(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这种镁盐是下列( )
A.MgCl2 B.Mg(OH)2 C.MgSO4 D.MgCO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如图表示海水盐分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
(2)海水盐分中氯元素是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
(3)该图所表示的是 。(填“符号”或“模型”)
三.实验题(共2小题)
3.镁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是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图:
(1)Mg(OH)2的物质类别为 (填“酸”、“碱”或“盐”);若试剂①为烧碱溶液,则生成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试剂①后,通过过滤、洗涤得到沉淀物Mg(OH)2,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仪器是 ,作用是 ,洗涤的作用是 。
(3)已知蒸发MgCl2溶液的过程中,MgCl2会与水反应生成Mg(OH)2和一种气体物质,该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的名称为 。
4.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钠和氯化镁,其分离、提纯过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其中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经过操作Ⅰ后滤液仍然浑浊,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氯化钠的一种用途 .
五.解答题(共5小题)
6.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从节约成本考虑).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请说出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
7.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科学家不断地对海洋进行探索。
(1)海水无法直接作为淡水利用,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①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
②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科学家深海潜航中可观测海底的“热液”与“冷泉”现象。“热液”是海水渗入地下,被熔岩加热后重返海底的活动,该海水中的丰富矿物在重返地表时遭遇冷水后沉积,沉积的主要原因是 。“冷泉”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海底天然气的逸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Ca2+、Mg2+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查.
(3)工业上从母液(含有氯化镁氯化钾等)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连云港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
(2)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
(3)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4)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物质X是 (填名称).
10.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包括MgCl2等。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2)贝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操作Ⅰ的名称是 ,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5)写出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这种镁盐是下列( )
A.MgCl2 B.Mg(OH)2 C.MgSO4 D.MgCO3
【解答】解: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海水中含有的镁盐主要是氯化镁,Mg(OH)2属于碱,MgCO3不溶于水,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如图表示海水盐分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Na ;
(2)海水盐分中氯元素是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
(3)该图所表示的是 模型 。(填“符号”或“模型”)
【解答】解:(1)由图可知,海水盐分中金属元素是钠、镁、钾、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占30.61%;
故答案是:Na;
(2)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所以海水盐分中氯元素是 非金属元素;
故答案是:非金属;
(3)这幅图属于模型,
故答案为:模型。
三.实验题(共2小题)
3.镁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是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图:
(1)Mg(OH)2的物质类别为 碱 (填“酸”、“碱”或“盐”);若试剂①为烧碱溶液,则生成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MgSO4+2NaOH=Mg(OH)2↓+Na2SO4 。
(2)加入试剂①后,通过过滤、洗涤得到沉淀物Mg(OH)2,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仪器是 玻璃棒 ,作用是 引流 ,洗涤的作用是 去除残留在固体表面的可溶性物质 。
(3)已知蒸发MgCl2溶液的过程中,MgCl2会与水反应生成Mg(OH)2和一种气体物质,该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的名称为 盐酸 。
【解答】解:(1)氢氧化镁含有氢氧根离子且含有金属离子,符合碱的定义;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
故答案为:碱;MgSO4+2NaOH=Mg(OH)2↓+Na2SO4。
(2)过滤还需要玻璃棒,进行引流,避免液体洒落;过滤主要分类固体不溶物和可溶性物质,刚过滤完毕,固体表面残留一部分可溶性物质,所以需要洗涤去除,保证过滤充分;
故答案为:玻璃棒;引流;去除残从留在固体表面的可溶性物质。
(3)氯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含有氯元素,而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则气体为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
故答案为:盐酸。
4.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
【解答】解:(1)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所以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过滤;漏斗;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四.推断题(共1小题)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钠和氯化镁,其分离、提纯过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其中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经过操作Ⅰ后滤液仍然浑浊,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滤纸破裂 .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
(3)写出氯化钠的一种用途 用作调味品 .
【解答】解:(1)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裂、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故填:过滤;引流;滤纸破裂.
(2)②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3)氯化钠可以用作调味品,可以用来制取纯碱等.
故填:用作调味品.
五.解答题(共5小题)
6.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NaOH溶液 (从节约成本考虑).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Mg(OH)2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Mg+Cl2↑; .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请说出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低 .
【解答】解:(1)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碱液以提供氢氧根,此处选择过量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目的是让所取海水中的氯化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故答案为:NaOH溶液;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是氢氧化镁;由题中可知反应产物,再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方程式.故答案为:Mg(OH)2;MgCl2Mg+Cl2↑;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低.故答案为: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低.
7.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科学家不断地对海洋进行探索。
(1)海水无法直接作为淡水利用,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①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过滤 操作相似;
②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科学家深海潜航中可观测海底的“热液”与“冷泉”现象。“热液”是海水渗入地下,被熔岩加热后重返海底的活动,该海水中的丰富矿物在重返地表时遭遇冷水后沉积,沉积的主要原因是 温度降低,矿物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 。“冷泉”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海底天然气的逸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解答】解:(1)①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即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相似。故填:过滤;
②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即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故填:增大;
(2)温度降低,矿物的溶解度减小,而海水中溶有丰富的矿物质,遭遇冷水后降温结晶析出,所以海水中的丰富矿物在重返地表时遭遇冷水后沉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故填:温度降低,矿物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CH4+2O2CO2+2H2O。
8.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溶解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填“仪器名称”),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Ca2+、Mg2+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肥皂水 进行检查.
(3)工业上从母液(含有氯化镁氯化钾等)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Mg(OH)2+2HCl═MgCl2+2H2O .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H2↑+Cl2↑ .
【解答】解:(1)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溶解;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故填:溶解;漏斗;出现较多固体.
(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故填:肥皂水.
(3)反应Ⅱ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故填:2NaCl+2H2O2NaOH+H2↑+Cl2↑.
9.连云港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溶解 .
(2)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填仪器名称).
(3)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量固体(或晶体) 时,停止加热.
(4)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物质X是 盐酸 (填名称).
【解答】解:(1)去除泥沙的步骤是:溶解:把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故填:溶解;
(2)该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等;故填:漏斗;
(3)蒸发结晶:将上述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故填:出现较多量固体(或晶体);
(4)反应Ⅱ将碱转化成了盐,应该加入酸;故填:盐酸.
10.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包括MgCl2等。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水(H2O) 。
(2)贝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CaO+CO2↑ 。
(3)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4)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 放热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5)写出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
(6)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 反应。
【解答】解:(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
(2)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3)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经过操作Ⅰ后,得到了粗盐和母液,所以操作Ⅰ是过滤,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5)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6)由题意可知,上述流程中煅烧石灰石、通电氯化镁得到了镁都发生了分解反应;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是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是:(1)水(H2O);(2)CaCO3CaO+CO2↑ (3)过滤,漏斗,引流;(4)放热;(5)Mg(OH)2+2HCl═MgCl2+2H2O;(6)置换。(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海底开采出的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2.同学们还记得天宫课堂上神奇的小水滴么?在天宫上它展现了自己神奇的力量。那么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改变了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 )
A.MgCl2 B.NaCl C.CaCl2 D.KI
4.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指可燃烧的冰
B.“晒盐”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
C.锰结核中含多种金属元素
D.可利用海水提取的铝盐制取金属铝
5.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
6.下列操作中可使海水淡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
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D.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8.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二.填空题(共1小题)
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利用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0.请从以下①O2②H2O③CO2④H2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助呼吸的气体 。
(2)有可燃性的气体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11.空气、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 。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该装置利用的能源为 。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海底开采出的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解答】解:A、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故A正确;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不是氯化钠,故B错误;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故C正确;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避免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2.同学们还记得天宫课堂上神奇的小水滴么?在天宫上它展现了自己神奇的力量。那么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改变了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
【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含有的化学物质远多于80种,故A错误;
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B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
D、水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水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 )
A.MgCl2 B.NaCl C.CaCl2 D.KI
【解答】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故选:B。
4.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指可燃烧的冰
B.“晒盐”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
C.锰结核中含多种金属元素
D.可利用海水提取的铝盐制取金属铝
【解答】解: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不是指可燃烧的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晒盐”采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晒盐”过程中氯化钠结晶析出,氯化钠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锰结核是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海水中铝元素含量很少,不能利用海水提取的铝盐制取金属铝,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
【解答】解:A、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故A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是利用风能,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得到粗盐,故B不符合题意;
C、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很小,所以“海水制镁”实现了镁元素的富集提纯,提纯后将氯化镁电解,故C不符合题意;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操作中可使海水淡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解答】解:A、沉淀,能使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而净水,不能使盐分沉降,不能淡化海水,故选项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C、吸附,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D、将海水蒸馏,能将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
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D.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价格高,氢氧化钙的价格低,所以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石灰乳,选项说法错误;
B.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选项说法错误;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铵、碳酸氢钠、水三种物质,还可能含有氯化钠、氨水等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解答】解: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正确;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正确;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沸点不同,错误;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根据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2)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利用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解答】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电解MgCl2生成金属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
(2)置换反应。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0.请从以下①O2②H2O③CO2④H2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助呼吸的气体 ① 。
(2)有可燃性的气体 ④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③ 。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 。
【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助呼吸的气体。
(2)氢气具有可燃性,是有可燃性的气体。
(3)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吸热,是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故答案为:
(1)①;
(2)④;
(3)③;
(4)②。
11.空气、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 提供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该装置利用的能源为 太阳能 。
【解答】解:(1)鱼呼吸需要氧气,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2)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②由图中海水淡化装置,海水受热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得到淡水,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
故答案为:
(1)提供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2)①C;②太阳能。(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关于海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
B.海水中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5%
C.直接电解海水可获得金属镁
D.可燃冰的开采与利用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K2SO4 C.H2O D.MgCl2
3.已知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海水可通过蒸发结晶获得粗盐和母液,且母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先通入氨气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D.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水是“生命之源”,钓鱼岛水域的海水及海洋资源是及其丰富的.
(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某渔民从钓鱼岛附近水域带回一瓶海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了大量泡沫,则该海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甲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乙中得到H2的试管是 (填“A”或“B”)
6.填空:
(1)用下列四种元素(O、H、Na、S)写化学式:酸 ,碱 。
(2)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 和 。
7.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提取镁的过程中,试剂A选用 ,由MgCl2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金属镁的用途有 (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8.2016年5月17日,中国海警派出了4艘海警舰船在钓鱼岛海域内巡航,宣示了我国对钓鱼岛不容置疑的主权.海洋争端主要原因在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填字母符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Ⅱ、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而仍广泛沿用的方法.海水晒盐的流程如图:
(1)图中①是 池.
(2)①中的溶液与贮水池中的溶液相比氯化钠的质量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下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母液中 (填“能”或“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9.海水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热传热介质。重水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V中所加试剂是 。
②写出由贝壳得到CaO的化学方程式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0.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的新型矿产资源是 ;
(2)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钴等金属的矿物.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锰元素的信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锰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
C.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D.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其分离、提纯过程如图2所示:
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工艺流程题(共1小题)
11.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的综合利用。
如图所示转化过程中,步骤Ⅰ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复分解”“分解”或“化合”,下同),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苦卤中含有MgCl2,为什么还要经历“MgCl2一Mg(OH)2一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海洋化学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关于海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
B.海水中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5%
C.直接电解海水可获得金属镁
D.可燃冰的开采与利用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解答】解: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B、海水中富含盐类,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5%,故正确;
C、海水中氯化镁含量较少,应先富集氯化镁,然后电解,故错误;
D、可燃冰开采过程中,如果甲烷气体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故错误。
故选:B。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K2SO4 C.H2O D.MgCl2
【解答】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故选:C。
3.已知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海水可通过蒸发结晶获得粗盐和母液,且母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解答】解:A、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钙反应,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不是CaCl2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海水可通过蒸发结晶获得粗盐和母液,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且母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在第④步中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先通入氨气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D.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
【解答】解:A、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先通入氨气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该选项说法正确;
B、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水、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铵等多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钙,不能加入氢氧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水是“生命之源”,钓鱼岛水域的海水及海洋资源是及其丰富的.
(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
(2)某渔民从钓鱼岛附近水域带回一瓶海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了大量泡沫,则该海水属于 软水 (填“硬水”或“软水”).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甲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有 AB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乙中得到H2的试管是 A (填“A”或“B”)
【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2)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软水;
(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分子质量与种类不变,故选:AB;
②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所以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填:变大;
(4)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试管A中是氢气;故填:A.
6.填空:
(1)用下列四种元素(O、H、Na、S)写化学式:酸 H2SO4 ,碱 NaOH 。
(2)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2H2O 。
(3)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 膜法 和 热法 。
【解答】解:(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硫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2SO4;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钠属于碱,其化学式为:NaOH;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3)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故答案为:(1)H2SO4;NaOH;
(2)H2SO4+2NaOH=Na2SO4+2H2O.
(3)膜法;热法。
7.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提取镁的过程中,试剂A选用 氢氧化钠溶液 ,由MgCl2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Mg+Cl2↑ ,金属镁的用途有 制烟花和照明弹(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解答】解:氯化镁与试剂A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试剂A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由MgCl2制取镁,同时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Mg+Cl2↑。
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金属镁的用途有可以制烟花和照明弹(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氢氧化钠溶液;MgClMg+Cl2↑;制烟花和照明弹(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8.2016年5月17日,中国海警派出了4艘海警舰船在钓鱼岛海域内巡航,宣示了我国对钓鱼岛不容置疑的主权.海洋争端主要原因在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Na (填元素符号).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B (填字母符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Ⅱ、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而仍广泛沿用的方法.海水晒盐的流程如图:
(1)图中①是 蒸发 池.
(2)①中的溶液与贮水池中的溶液相比氯化钠的质量 不变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下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变大 ,母液中 不能 (填“能”或“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解答】解:Ⅰ(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故填:Na.
(2)蒸馏法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可以用来淡化海水.
故填:B.
(3)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填:CH4+2O2CO2+2H2O.
Ⅱ(1)图中①是蒸发池.
(2)①中的溶液与贮水池中的溶液相比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母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故填:蒸发;不变;变大;不能.
9.海水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热传热介质。重水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 。
(3)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V中所加试剂是 盐酸 。
②写出由贝壳得到CaO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
【解答】解:(1)过滤、吸附、沉降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色素及异味,不能除去海水中氯化钠等可溶性杂质,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得到淡水,故选:D。
(2)重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①步骤V将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所加试剂是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②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得到CaO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故答案为:
(1)D;
(2)20%;
(3)①盐酸;②CaCO3CaO+CO2↑。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0.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的新型矿产资源是 可燃冰 ;
(2)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钴等金属的矿物.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锰元素的信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锰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
C.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D.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其分离、提纯过程如图2所示:
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
【解答】解:(1)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矿产资源,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故答案为:可燃冰;
(2)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氢氧化镁是一种碱,能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五.工艺流程题(共1小题)
11.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的综合利用。
如图所示转化过程中,步骤Ⅰ发生的反应属于 复分解 反应(选填“复分解”“分解”或“化合”,下同),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苦卤中含有MgCl2,为什么还要经历“MgCl2一Mg(OH)2一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富集氯化镁,得到纯净的氯化镁 。
【解答】解:步骤Ⅰ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属于复分解反应,步骤Ⅲ发生的反应是通电时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步骤Ⅱ中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苦卤中含有MgCl2,还要经历“MgCl2一Mg(OH)2一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富集氯化镁,得到纯净的氯化镁。
故答案为:复分解;分解;Mg(OH)2+2HCl=MgCl2+2H2O;富集氯化镁,得到纯净的氯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