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芬兰颂》爱国情感,体会其民族精神,愿意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
2、能够通过聆听、对比、讨论讨论等方法赏析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
3、能够知道交响诗、民族乐派等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音乐要素及作品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赏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部交响乐作品《芬兰颂》。问:芬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你们对它了解多少? 2、从作品的标题上看这是一部表现什么主题的作品? 1、回答问题,了解芬兰的相关知识。 2、回答问题,明确作品的主题 情景铺设,激发学生兴趣。 3’
新课 教学 (一)作家 作品 简介西贝柳斯和民族乐派。 了解作曲家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 认识作曲家西贝柳斯,了解民族乐派,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为初步听赏作品做准备 3’
初步感受作品 简介交响诗,呈现完整作品。请同学们联系背景感受作曲这部令沙皇感到万分恐惧的作品。 学生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认真聆听作品,发挥想象,引发思考。 联系,分享感受,研究探讨 10’
深入鉴赏作品 1、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交流感受。 2、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主线,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梳理作品主线。 分享感受,促进学生交流。 梳理作品主线。 4’
出示板书,和学生一起就以下主题进行探讨、赏析。 1、播放音乐片段 这两段音乐给你的更具体的感受是怎样的?这种感受作曲家是通过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出来的? 学生谈感受:残暴、压抑、苦闷等,并从音乐要素方面鉴赏作品。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20’
2、听音乐和学生一起探讨“斗争”部分音乐是以什么样的音乐开始的?这样的旋律、节奏、再用这样有感染力的乐器演奏,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听音乐,和老师一起从作品背景、音乐要素等方面探讨音乐中体现的芬兰人的粗犷、顽强、坚定的民族性格。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3、这部作品中的“颂”又是怎么体现的?听音乐,和学生一起探讨“颂歌”主题 (1)这段旋律后来被填上了歌词在芬兰人民中传唱。观看视频,指挥家郑小瑛对这段旋律的评价。 (2)和学生一起视唱主题 (3)继续播放视频,欣赏结尾部分音乐。 学生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探讨 (1)学生看视频,感受这一颂歌主题,感受芬兰人面对外侮的坚强不屈和面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2)学生视唱主题,从旋律中感受热爱和祝福之情。 学生感受作品结尾部分的庄严辉煌。 视听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课堂小结 学生和老师一起小结这部作品的魅力:芬兰这个在北极圈内的小国,但是由于西贝柳斯的这首芬兰颂表现了芬兰人民反抗强敌,反抗压迫,憧憬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而是这个国家经常被世人提及,和称颂。 5’
教学反思:
1、优点: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和教学校果看能够体现初中音乐教学和高中音乐教学的明显区别,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了音乐鉴赏的目的。
2、不足:
(1)导入的教学环节可以再精简,对芬兰历史和地理安排的时间有些长,同时对于芬兰地理的知识的介绍出现口误。
(2)学生演唱“颂歌主题”时,时间有些仓促,演唱不够扎实。
(3)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口头语“那么”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