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黄水谣》的出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自如演唱能力、对歌唱声音的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歌唱表现能力。
(3)通过全面理解、掌握歌曲《黄水谣》的思想内涵,感受音乐带给大家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对歌曲《黄水谣》的音乐要素作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演唱,师生讨论互评,对出现的动态差异作分析研究,紧紧围绕歌曲的思想内涵,运用声情并茂的演唱来完整、准确地表现歌曲,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1)热身练习(全体学生参与):
适度的原地放松;
打“嘟噜”音练习:要求气息吸到肺的底部,即深呼吸,在横膈膜力量的支持下,连续不断地把音打出来。
声音碰气练习:发“啊”音,要求喉位放低,声带向下挡住气息发出上滑音“啊”,力度逐渐加强,以达到声音有气息支持为目的。
(2)发声练习(根据歌唱能力将学生分成A、B两组)
顿音练习(全体学生):
要求:膈肌有弹性,气息灵活,保持喉咙的吸气时的空间状态。
气息流动练习(全体学生):
要求: 声音要连贯而统一,膈肌的对抗点始终保持,并作动感的运动,下巴松弛,软腭微微提起,气息流畅涌动。音域: C1-g2
音域拉宽练习1(A组学生)
要求:气息要吸得深,一贯到底,中间不换气,情绪要饱满,声音的共鸣状态始终保持一致,为后面演唱《黄水谣》作准备。音域: C1-a2
音域拉宽练习2(B组学生)
要求:气息要吸得深一些,中间不换气,情绪要饱满,声音要流动自如,为后面演唱《渔光曲》作准备。
2.课堂体验、讨论和演练阶段
(1)体验
播放《黄水谣》和《渔光曲》两首女声独唱歌曲的视频1-2遍,体验两首歌曲的音乐带来怎样的听觉感受,感受歌唱家是怎样通过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涵的,两首作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
① 选题:从上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黄水谣》的创作背景),提前到网上查找资料,与大家共享;还可以自己添加主题,供大家讨论。
② 合作:AB两组分组讨论,也可根据自己兴趣参与交互讨论
③ 重点讨论主题二,其中重中之重是最后两项内容的讨论,对音乐要素在作品中如何运用,并与作品的思想内涵产生怎样的关联,发动学生各抒己见;对怎样来演唱、表现这两首歌曲,启发学生将自己渗入到作品的情感体验中,用合理贴切的方式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主题一:
《黄水谣》 《渔光曲》
年代 1939年 1934年
出 处 《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 电影《渔光曲》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冼星海回国听到青年诗人光未然朗诵的《黄河吟》,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 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化界陷于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中,而下层社会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词曲作者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作词:安娥
作曲:任光
思想感情 作品以宏伟的气势,寄黄河以抒民族伟大情怀,在当时鼓舞了亿万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寇入侵的决心,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巨作。 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
主题二:
《黄水谣》 《渔光曲》
速 度 第一乐段:中速稍慢;第二乐段:缓慢;第三乐段:缓慢,平稳 第一乐段:中速稍慢;第二乐段:稍快;第三乐段:稍慢
力 度 第一乐段:中弱,抒情;第二乐段:中强,悲愤;第三乐段:中弱,悲凉 全曲力度起伏不大,以中强为宜
节 奏 宽广而沉重 平稳,长音较多(三拍加一拍),且有规律
节 拍 2/4拍 4/4拍
调 式 宫调式 宫调式
旋 法 音调朴素、悲痛,音域跨度大(十三度),且起伏不定 音调平稳、悲凉,音域跨度不大(九度),下行音调多,凄苦辛酸
曲 式 歌谣式带再现的三段体 不带再现的三段体
音乐要素与作品所表达
思想感情的关系 关系紧密,音乐要素的表达全部为歌曲的情感服务 关系紧密,音乐要素的表达全部为歌曲的情感服务
你认为应用怎样的情绪
和声音
来表现这首歌曲 气息要沉稳,情绪要激动,感情要强烈,注意三段不同感彩的变化,把曲中的顿音、轻响、速度和演唱延长等唱的准确充分,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怒控诉。 气息要深沉,情绪激动但不外露,感情哀怨而压抑,在三段较统一的情感色彩下有控制地歌唱。
(3)演练
① 分A、B两组分别集体演唱这两首歌曲,教师在歌唱技巧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面提出共性要求,同时针对两首作品的不同之处提出不同要求,如:演唱《渔光曲》时气息要深沉冗长,情感不张扬,全曲可用基本一致的忧伤情绪演唱,只需注意乐句的起伏;而演唱《黄水谣》时气息要沉稳,情绪要激动,感情要强烈,把曲中的顿音、轻响、速度和演唱延长等唱的准确充分,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怒控诉,每个乐段的情绪变化较大,要用不同的感情来表达,第一乐段抒情、亲切,第二乐段悲痛、仇恨,第三乐段平稳、低沉,三个乐段声音表现的的色彩要有变化。
② 各组推荐1-2名学生现场演唱,学生现场讨论和互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根据不同学生,从各个角度指出优缺点,如:姿态、气息、咬字、喉头位置、表情、声音的表现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归纳总结,与学生共同探讨怎样通过调整以上的歌唱状态,来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要求学生做现场改进,并提出需要所有学生共同注意和改进的地方。A、B两组学生每生都反复演练和体验,直到根据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来用心演唱,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3.布置作业阶段
(1)加强课后训练: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演唱练习。
(2)到网上查找、欣赏不同歌唱家对这两首歌曲的不同演绎,反复聆听,体会演唱技巧和不同演唱风格。
(3)每生写一篇声乐学习心得体会,以下主题可供选择:对声乐课的感悟、欣赏歌唱家演唱后的体会、对这两首歌曲更深层次的理解等,也可自设主题,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