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战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左丘明所著。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
记载了东周前期 240 多年间各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发生一些事件。
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
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简介
艺术特色
西晋贺循: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左绣》:“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
今人:“《左传》善于叙事,往往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将头绪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生动传神。
基础知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缒:缒(zhuì) 氾:氾南(fàn)
瑕:瑕疵(xiá) 暇:空暇(xiá)
戍:戍边(shù) 阙:阙秦(quē)
逢:逢孙(póng)阕:上阕(què)
昳:昳丽(yì) 佚:佚之狐(yì)
簿:对簿公堂(bù)
共:共其乏困(gōng)
秦伯说:说,通“悦”, 高兴。 共其乏困: 共,通“供”, 供给。 何厌之有 :厌,通“餍”, 满足。 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 。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 何有厌?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 (于)氾南 敢以(之)烦执事
1
2
3
4
文本解读
围郑
退师
师退
图有链接
受命
一、围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思考:晋文公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吗
争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秦晋之好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经常兵戎相见,但又彼此通婚联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晋文公)。而后,晋文公又让太子姬娶秦国公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晋之无理
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後为国患。”郑君不听。
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贰于楚也
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郑文公与晋国请罪求和,晋郑结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这样的驻军方式
为烛之武离间分化工作提供可能
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已被秦晋占领
说明秦晋联军来势凶猛进展迅速
秦晋联军分别从两个方面包围郑国
暗示郑国危在旦夕
联合行动,两国大军却不驻扎在一起
暗示秦晋两国貌合神离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二、受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三国地图
点击三角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三、退师(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夜、缒
兵临城下,形势危急
时间
地点
方式
1
2
烛之武不想让晋国人知道自己去见秦穆公,以保证行动隐蔽性,显示其过人之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
杨孙戍之,乃还。
三、退师(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四、师退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页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结合本文内容写一副对联。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
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三寸巧舌力换狂澜息国难,
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