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复兴之路的时代书写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在兰考县就有这么一棵树,“焦桐”。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焦裕禄的故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激趣导入
文体知识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社论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等),但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就是它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功能。因此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才会把社论喻为“报纸的心脏”。
社论
复兴之路的时代书写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革命战争年代,民族英雄以浴血奋战谱写历史;和平建设时期,时代模范用无悔奉献书写未来。今天,我们将通过通讯来了解那些被载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的故事,走近那些用奉献与担当诠释民族精神的时代楷模。
学习活动一:品读人物,走近时代楷模
“以事写人”和“以言见人”是人物通讯常用的写作手法。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明确文章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记录了人物哪些个性语言,从中总结人物精神,并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立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焦裕禄同志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引子 初到兰考就忙于了解情况,观察灾情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目标坚定,不畏艰难 赞扬了焦裕禄乐观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引子 初到兰考就忙于了解情况,观察灾情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目标坚定,不畏艰难 赞扬了焦裕禄乐观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赞扬了焦裕禄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引子 初到兰考就忙于了解情况,观察灾情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目标坚定,不畏艰难 赞扬了焦裕禄乐观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赞扬了焦裕禄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抗洪救灾 正面塑形:“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赞扬了焦裕禄在抗灾斗争中英雄气概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引子 初到兰考就忙于了解情况,观察灾情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目标坚定,不畏艰难 赞扬了焦裕禄乐观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赞扬了焦裕禄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抗洪救灾 正面塑形:“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赞扬了焦裕禄在抗灾斗争中英雄气概
他心里装着群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身患肝癌,但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工作 正面塑形:“病是个欺软怕硬......”“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谈你们的情况吧......” 热爱群众,不惧病痛 赞扬了焦裕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引子 初到兰考就忙于了解情况,观察灾情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目标坚定,不畏艰难 赞扬了焦裕禄乐观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赞扬了焦裕禄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抗洪救灾 正面塑形:“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赞扬了焦裕禄在抗灾斗争中英雄气概
他心里装着群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身患肝癌,但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工作 正面塑形:“病是个欺软怕硬......”“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谈你们的情况吧......” 热爱群众,不惧病痛 赞扬了焦裕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活着我没有治好风沙,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患癌住院但依旧关心兰考人 正面塑形:”你回去对县委同志说......””活着我没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赞扬了焦裕禄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
段落结构 具体事件 个性语言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引子 初到兰考就忙于了解情况,观察灾情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目标坚定,不畏艰难 赞扬了焦裕禄乐观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赞扬了焦裕禄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抗洪救灾 正面塑形:“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赞扬了焦裕禄在抗灾斗争中英雄气概
他心里装着群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身患肝癌,但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工作 正面塑形:“病是个欺软怕硬......”“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谈你们的情况吧......” 热爱群众,不惧病痛 赞扬了焦裕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活着我没有治好风沙,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患癌住院但依旧关心兰考人 正面塑形:”你回去对县委同志说......””活着我没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赞扬了焦裕禄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兰考人民 侧面衬形:“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赞扬了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崇高品德
学习活动二:探析事件,鉴賞语言魅力
阅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一文,梳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挖掘典型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意义,找出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观点和情感,尝试归纳写作特色。学习成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概述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概述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 用大量数据直观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成效 党中央的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基层党组织、党员和人民在疫情狙击中的贡献 (二)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概述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 用大量数据直观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成效 党中央的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基层党组织、党员和人民在疫情狙击中的贡献 (二) 武汉“长江巨屏”连续推出主题灯光秀表达谢意;指出武汉保卫战动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概述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 用大量数据直观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成效 党中央的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基层党组织、党员和人民在疫情狙击中的贡献 (二) 武汉“长江巨屏”连续推出主题灯光秀表达谢意;指出武汉保卫战动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三) 呈现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的剪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当代国人的精神品格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概述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 用大量数据直观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成效 党中央的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基层党组织、党员和人民在疫情狙击中的贡献 (二) 武汉“长江巨屏”连续推出主题灯光秀表达谢意;指出武汉保卫战动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三) 呈现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的剪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当代国人的精神品格 (四)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疫情患者数字清零;4月4日上午10时,举国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诠释党中央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同胞用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佑苍生,担起民族未来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引子: 概述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 用大量数据直观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成效 党中央的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基层党组织、党员和人民在疫情狙击中的贡献 (二) 武汉“长江巨屏”连续推出主题灯光秀表达谢意;指出武汉保卫战动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三) 呈现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的剪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当代国人的精神品格 (四)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疫情患者数字清零;4月4日上午10时,举国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诠释党中央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同胞用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佑苍生,担起民族未来 (五)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实践,总结科学防治的重要性;肯定中医药对抗击疫情的重要贡献 疫情防控知识得以普及,人民日常习惯得以改变,科学理性的声音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六) 反思抗疫经验教训,提出改变的方向与措施。 为战胜疫情,实现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指明道路。
(七) (八)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六) 反思抗疫经验教训,提出改变的方向与措施。 为战胜疫情,实现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指明道路。
(七) 报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形势,总结中国为全球抗疫做出的贡献。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 (八)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六) 反思抗疫经验教训,提出改变的方向与措施。 为战胜疫情,实现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指明道路。
(七) 报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形势,总结中国为全球抗疫做出的贡献。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 (八) 描绘新冠疫情中逐步恢复的中国图景,回望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磨难历史,展望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能在百年磨难的历史中不断前行是因为中华民族一直拥有不断奋斗的力量。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剖析事件原因或意义 写作特色
(六) 反思抗疫经验教训,提出改变的方向与措施。 为战胜疫情,实现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指明道路。 大处着眼,小事入手;站在全局的高度将回顾与总结、叙事与思考融为一体;采用概括式叙述的方式,挖掘典型事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全文视野宏阔、思辨深刻。
(七) 报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形势,总结中国为全球抗疫做出的贡献。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 (八) 描绘新冠疫情中逐步恢复的中国图景,回望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磨难历史,展望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能在百年磨难的历史中不断前行是因为中华民族一直拥有不断奋斗的力量。
3-6从灾难意义、执政理念、抗疫方法、经验总结等方面总结抗疫胜利原因。
7将抗疫视野从国内转向全球视野,写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以及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8回望过去,当下,展望未来。
1-2 从国家力量,制度层面总结抗疫胜利的原因。
写作思路
多角度
多层次
全局高度
立体报道
文章思路结构:文章属于纵横交错式的复式结构。
文章思路结构:文章属于纵横交错式的复式结构。
小结:本文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全面、立体地、多角度、多层次综合报道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活动三:比较异同,探究特色表达
比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以这两篇为例概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的异同。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概念定义
报道主体
写作重点
写作特色
相同之处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概念定义 是一种对人物事迹和经历进行具体形象报道的新闻通讯类型 是一种对一些典型或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新闻通讯
报道主体 一般多以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具有突出贡献的正面人物为主 一般多以典型事件或先进单位为主
写作重点 重在写人,把人放在突出的位置,一般多写人物个像 重在记事,但也在记事中写人,并且多写人物群像
写作特色 抓住典型事件表现人物;通过典型细节把人物形象表现得充实、立体;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品格 完整并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也可以概括性叙述事件,或突出描写事件片段
相同之处 同属新闻,且具备新闻的基本属性——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内容都涉及人和事;写作目的与功用都是为了记录与传播 阅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参照下表,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每个部分取一个小标题。
学习活动一:初读文本,理清思路
段落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小标题
引子: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一、“我们挺过来了!”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三、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的镜子
四、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
五、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六、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七、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八、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
段落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理由) 小标题
引子: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一、“我们挺过来了!”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三、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的镜子
四、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
从领导力、动员力、执行力三个角度阐述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抗疫的“主心骨”
以具体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引经据典,高度赞美了中国人民在抗疫期间所展现的永恒不灭的精神品格
选取典型的人物事迹赞美抗疫期间创造生命奇迹的新时代中国脊梁
回顾抗疫,高唱凯歌
——获胜总结
制度优势,八方支援
——胜利保障
中华更韧,民族更强
——灾难意义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执政理念
段落结构 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件 小标题
五、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六、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七、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八、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
说明了坚持“科学防治”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压舱石”
总结、反思抗疫的经验和教训
论述了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及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
以“重焕生机的中国”与历史上屈辱的中国进行对比,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在深重的苦难与磨砺中汲取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前进,照应题目,揭示主旨
理性抗疫,科学防治
——疫情防控
正视问题,守正补弱
——抗疫反思
全球抗疫,同担风雨
——大国担当
新生中国,扬帆远航
——展望未来
3-6从灾难意义、执政理念、抗疫方法、经验总结等方面总结抗疫胜利原因。
7将抗疫视野从国内转向全球视野,写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以及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8回望过去,当下,展望未来。
1-2 从国家力量,制度层面总结抗疫胜利的原因。
写作思路
多角度
多层次
全局高度
立体报道
文章思路结构:文章属于纵横交错式的复式结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这篇通讯采用了大量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请你把这些语句诵读出来,并谈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
学习活动二:赏析语言,探究情感
这篇通讯采用了大量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写作手法
1.全景视角,立体式的内容呈现
2.材料丰富,数据翔实
3.语言生动隽永,富有表现力
(1)引用诗文,意蕴深厚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3)运用整句,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主旨小结
文章全面客观立体的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的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表现出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同时,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
任务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都展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英雄人物和时代品格。但前者聚焦于焦裕禄这一时代英雄,后者则着力展现在党中央号召下的抗疫人物群像。请同学们圈画出两篇文章中刻画英雄个像或群像的语句,并完成表格。
学习活动三:比较阅读,明晰异同
选取事例 语言与手法
人物个像
人物群像
选取事例 语言与手法
人物个像 甫到兰考,视察灾情,谈计划诉愿景 语言描写、以言见人
站在激流中忍着肝痛绘制洪水流向图;强忍肝痛听取工作汇报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侧面描写、语言描写
风雨夜布置救援工作;雪天送粮,走访困难贫农 语言描写、环境描写
侧面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群像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跨时间、空间的概括性描述,列地点明成效
钟南山院士的感慨、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28岁药师宋英杰等抗疫英雄 简洁陈列事迹,结合凝练的议论、抒情性语言
武汉人民、白衣战士、无数普通人等 略去姓名,合并共性
任务二:比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以这两篇为例概括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异同。
学习活动三:比较阅读,明异同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概念定义
报道主体
写作重点
写作特色
相同之处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概念定义 是一种对人物事迹和经历进行具体形象报道的新闻通讯类型 是一种对一些典型或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新闻通讯类型
报道主体 一般以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具有突出贡献的正面人物为主 一般多以典型事件或先进单位为主
写作重点 重在写人,把人物放在突出位置,一般多写人物个像 重在写事,但在记事中写人,并且多写人物群像
写作特色 抓住典型事件表现人物,通过典型细节把人物形象表现得充实、立体;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 完整并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也可以概括性叙述事件,或突出描写事件片段
相同之处 同属新闻,具备新闻的基本属性——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内容都涉及人和事;写作目的与功用都是为了记录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