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逸,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八佾)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孔子说: “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旧时指读书人。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一日:一旦,表假设。
归仁:归,称许、赞许。仁,即仁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从事,照着去做。
颜渊问什么是“仁”。先生说:“克制自己的私心,使一切复归到礼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的私心,使一切复归到礼,天下就称许为“仁”了。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它的条目。”先生说:“不合乎礼不要看,不合乎礼不要听,不合乎礼不要说,不合乎礼不要动。”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愿意实践这几句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e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事:通“侍”,侍奉。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小学 “与“大学”
“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大学”指古代的一种学制,与小学相对。如《白虎通义》:“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孔子开班教学,从事的正是“大学”之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根本原则了。
文本探究
一、何为“三纲”
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朱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根本原则了。
“三纲”之间的关系
明明德
完善自我,改进自我
(对己修身)
亲民
推己及人,德化万民
(对外治人)
止于至善
人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国家治理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教化手段
目的、根本
明明德是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要求,关键在“自明”,亲民是不断革新、去恶向善的教化过程,止于至善是追求的根本目的,这三个纲领循序递进,构成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
它既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此三者上下一贯,可以说是构成大学之道的三个要则。
第一段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
第二句连用五个“而后”,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明确了“知止”的目标后,才会“定、静、安、虑、得”。
第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每件事情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文本探究
二、何为“八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译文:古代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 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致知
格物
弘德天下
推究原理
获得知识
意念真诚
端正内心
修养自身
管理家庭
治理国家
1.何为“八目”?其具体所指?
大
学
八
目
理清关系
“修身” 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根本与关键。修身的方法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修身的目的是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二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
“齐家” 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平天下”是“齐家” 的延伸。“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外用之道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道德主体修为的最高境界。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致知
格物
2.思考“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 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目的
根本
(内修)
(外治)
独善其身
兼善天下
方法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相互关联、不能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意义: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
“三纲”、 “八目”的关系
大学之道
止定静安虑得
八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步骤
目标
三纲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目的
方法
人
生
进
修
阶
梯
内
圣
外
王
止于至善
明明德
亲民
★治国
★齐家
★修身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
★平天下
内圣(修己)
外王(治人)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三纲八目
止 定 静
安 虑 得
步骤
目标
方法
目的
人生
进修阶梯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