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你有一个好朋友,他在别的学校读高中。
他上了高中后,看见班上有的同学穿名牌,用着手机也是大几千那种,而且身边还有一堆朋友围着。你那来自贫困家庭的好朋友自卑,但有很羡慕他的同学有这么多人追捧。
于是,没有钱的他偷偷跟别人借钱装扮自己,穿名牌,用名贵东西,终于他也有很多朋友追捧了。但他很快发现,这样的生活吃不消,维持这样的生活需要钱,借来的钱也需要还,而且他很怕自己一旦恢复原状,自己也没朋友了。
目前的他很烦恼,请你写一封信帮助他走出烦恼的牢笼。
课前作业
学《老子》四章,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从而帮助这一位朋友。
《老子》四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的思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谈宇宙问题。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构成的?
第二个层次谈政治问题,谈社会问题。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理想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生活?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秩序来生活?
第三个层次:谈人生智慧。谈为人处世,人生哲学。
阅读第一层次:疏通文意
十一章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 )共( )一毂( ),当( )其无,有车之( )用( )。埏( )埴( )以为( )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 )户( )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之以为利,无( )之以为用。
十一章
译文:
三十根车轮上木条共用一根车毂,当车毂中间是虚空的时候,车轮才有车轮的功用。揉和黏土,用黏土做成器皿,当器具中间虚空的时候,器皿才有器皿的功用。开凿门和窗,用门窗来建造房屋,当房子有了门窗四壁内的虚空的时候,房屋才有房屋的功用。所以,“有”是人从事活动的凭借,供人利用,而“无”发挥了人们所希求的作用。
文本探究
问:第十一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一个什么道理?
举例论证
车子
器皿
居室
三十辐共一毂
埏埴以为器
凿户牖以为室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和“无” 的相对性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0章)。
文本探究
问: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
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阅读第二层次:把握作者思想观点
谈“无”的功用,阐述了“有”和“无”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章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观察社会发展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机联系。
事物存在着对立面:美凡、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彼此相反,又互相依存。掌握了万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规律,便能在相反事物中获得力量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十一章
老子论述“有”“无”的关系,道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在对“有”“无”的认识上,明显更强调突出“无”的作用。请问为什么?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看到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
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大家都看得到的东西,老子不强调。他强调的是他认为应该提醒人们的点。
这也是我们读《老子》特别要注意的,有些东西很重要,老子不怎么说,不代表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大家都熟悉,都注意到,就没必要讲。老子强调的都是大家忽略的部分,提出来希望大家关注到这一部分,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
十一章
阅读第三层次:从“无”触发——联系生活实践,
思考看懂“无”的意义何在
无
实物中的
虚空部分
虚空,装东西。如果满了,就装不进任何东西。
触发
空杯心态,忌满
无形,看不见,却能决定看得见的功用发挥
触发
信号看不见,决定手机的功能。
空气看不见,决定动植物的生死。
人品看不见,决定这个人是否值得深交。
……
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得见“有”,更要关注到“有”背后的“无”。
意识到,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自己意识的显化。
请利用今天所学所悟,把之前写给朋友的信修改。
小结
十一章
世界的底层逻辑: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
我们的意识思维决定了我们的一举一动,过去的思考和行为模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如果,你对今天的自己不满意,请把能量(精力和金钱)多花在“看不见”上,投资大脑,提升认知,时间会塑造你。
阅读第一层次:疏通文意
二十四章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企( )者不立( ),跨( )者不行( ),自见( )者不明( ),自是( )者不彰( ),自伐( )者无功( ),自矜( )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 )行( ),物( )或( )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二十四章
译文:
踮起脚跟站,反而站立不久;迈着大步跨越,反而不能走不远。自逞自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尊自大的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企者、跨者
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
违背规律
急于求成
本 质
恶 果
根 源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有道者不处
余食赘行
令人厌恶
举例排比
比喻论证
文本探究
问:第二十四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
阅读第二层次:把握作者思想观点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
文本探究
问:本章中老子列举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行为,他们都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招致了失败),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企者、跨者——用脚尖站立,跨大步行走,违背自然规律。急躁冒进,急于功利。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以自我为中心,是轻浮、急躁的表现,不够谦虚,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
“有道者顺应自然规律,不会彰显自我”
文本启示
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急躁、不冒进、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那么我们就是一个顺应“道”、合乎“德”的人。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
希言,不言也。希就是无声,自然即道体。真正的“道”总是自然运行而勿须多“言”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在道的控制下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不言之教”是老子道学的核心学说。不言之教就是无为的一种表现,老子说无为所带来的的好处,天下很少人能到得到。
身教重于言教,话太多了,老是教化、训导别人,反而会起负面的作用。老师,家长,国家领导人都如此,做一个好榜样,上行下效。
很多人对老子的无为误解,总觉得是消极的躺平,其实并不是。当你刻意去有为,不做这些“无为”的事,其实很难真正有为。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学的“无中生有”,有无其实可以相互转化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
小人:一般人,平民。
榜样的“不言之教”应该像风一样,一般人就像草一样,风向哪个吹,他们就跟随风而倒。
飘风骤雨是什么?天地发脾气了。
天地的作用再大,也是依“道”而行,它也无法让飘风、骤雨持续得更久些,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老子在这并不是为了陈述某个自然界的规律,而是为了提示出“道”的客观性、永恒性,并进而提示人也应该以“天道”为榜样,遵循“道”的原则,顺应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自然而然地生活着。
二十四章
四种表现: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结论: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日常生活现象: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急躁冒进,急功近利(有为、争先)没有好结果,是因为了违背自然规律(道)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释义: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自尊自大,所以才能长久。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回归大道。
司马迁评价项羽:自矜功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奥运会中的竞走项目,它采取的竞赛姿势要求较多,特别容易被罚犯规,许多运动员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其具体要求,违反了规则,反而导致欲速则不达。
二十四章
阅读第三层次:联想与迁移
人都有虚荣心和功利上进心,好高争先,都想在竞争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急功近利,积极展示自己,急于把自己尽快地推销出去,所以争着抢着展示自己,恃才冒进,张扬自己,甚至不择手段。岂不知,这样积极的结果也许适得其反。真正的智慧的人是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才出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试想,一个虚荣心强烈,处处争锋争先,不肯退让,不肯吃亏,盛气凌人,总想在人前抢尽风头的人,怎么会不招致别人的厌恶呢?针对他的羡慕忌妒恨,也由此产生了。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 )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不亡( )者寿。
能揣度别人心思、能摸清别人心理的叫做智巧,能够了解自己的才叫高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有毅力的。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译文:
文本探究
问:第三十三章用了什么论证手法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对偶排比
层层递进
自知、自胜
自足、强行
加强自我修养
应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知晓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不狂妄自负;同时坚定生活信念,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
文本探究
问: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
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阅读第二层次:把握作者思想观点
本章阐述自我修养的几重境界。老子以人我对比之法,来说明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人生要寻找的,其实也是自己。
世人修智,圣人修明。
老子通常将人的智慧分成两个层次:“智”和“明”,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了解称作“智”,对自身心灵的明了称作“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内。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
之所以一个人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要难得多。
首先是因为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一个人的智慧正像是一盏灯一样,能够照到房间的各个角落,却偏偏照不到灯身下的一小块地方,人们俗称之为“灯下黑”。或者就像镜子一样,能照万物,却偏偏照不到自身。
其次,一个人对于自己总是有所偏爱的,即使将目光投射到自己身上,也往往带有浓重的主观成分,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加分”,美化自己。
人一旦面对自身,便总是习惯将自己往好的方面归类,哪怕这是多么的不客观。这也就不难理解一个人哪怕是多么无能,只要有人吹捧他能干,他便会真的相信。而同样,哪怕是他多么无能,只要有人说他无能,他便会立刻火冒三丈,并且绝对发自内心地认为别人在歪曲事实。
老子的智慧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中,便是一句话,在用智慧分析外物的同时,别忘了也让智慧的光芒照亮自己,要客观地看待自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在一个人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两种超越:
一种是对他人的超越,另一种就是对自己的超越。
超越他人是很难的,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才可以做到。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讲,超越他人是有着限度的,很可能有那么一天,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你会超越了所有的人。
到这时,你是否就无人可以超越了呢?并非如此,因为有这样一个人,你对他的超越是永远也不会完成的, 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取得永无止境的进步,才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而在现实当中,超越自己往往比超越他人更为艰难。
知足者富
欲望是无穷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懂知足的人,一生都是欲望的奴隶。
对于不知道满足的人来说,自己拥有得再多,也是一个穷人;而对于知足的人来说,自己即使拥有得很少,也会感到富有。
所以说,贫穷和富有,不仅取决于一种客观的标准,很多时候也会有一种主观的衡量。一个人如果虚静、除欲,不受外物的引诱,那这个人就是最富有的。
强行者有志
努力去实践,努力去行道,就要有很坚毅的意志力,不可动摇,这种人才真正有志气,才叫作强者。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很大一部分是活好自我。每个人这辈子来是为了尝试不同的生活,过不同的日子,不必羡慕别人。
当然,活好自我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自知、自胜、知足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在老子这里,这个根本性的原则,自然就是“道”。坚持自己的“道”,有所取舍,有所坚守。这样就不会迷失方向,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进步。一定会成功,并且能得长久。
触发:所有复杂的事物,背后都有简单的规律,而且越接近本质的东西,越简单。只有能够掌握本质的简单,才驾驭得了事物的各种复杂,这就是“不失其所”的智慧。
中国古人对人生成功的最高定义,不是当多大的官、赚多少钱、置办多少宅田,而是“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是用来形容鲁迅的,他的精神和思想永远留在人们心里。故而叫“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但领导者们却可以从老子这句话中得到启发,了解领导力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
优秀的领导者,不能乐于敲钟,而应该打造一个离开任何人都能有效运转的系统,这需要领导者把精力花在建立规则、流程、系统和文化上。
三十三章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自我进化”的能力,他们会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迭代自己,真正的智慧,是认识自己,“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不失其所”是一个人成长的五个层次,而且环环相扣。
其安( )易持( ),其未兆( )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 )易散( )。为( )之于未有,治( )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之,执( )者失( )之。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 )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 )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 )众人之所过( )。以辅( )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
译文:
事情安然未发生的死后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去谋划,脆弱的东西容易分开,微小的东西容易解散。在事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要作为,在还没有出现乱象时就处理好。合抱的大树,都是从细小的萌芽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也是一层一层的土积累起来的。想要走千里的路,就要从脚下一步一步走起。强为、妄为就会失败,执意把控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强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强执,所以不会失去。众人做事常常在快要接近成功的时候惨遭失败。在事情快要做完的时候还像一开始时候那样谨慎、慎重,就不会有失败。所以圣人所想的都是别人不愿意去想的,不把难得的货物看作珍贵;学别人不愿意学的,还原(可理解为复盘)别人所犯的错误。只是按照道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去做,而不敢妄为。
把握先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重视细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洞察先机
抓好细节
圣人无为
百姓慎终如始
总结
对比
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问:第六十四章中每一层之间有什么关系?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式?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文本探究
举例论证
六十四章
这章告诉我们,
一是我们做事情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懂得预防,懂得不好的事情在苗头出现的时候就把它解决掉;
二是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三是我们要“慎终如始”,不忘初心,善始善终,因为我们做事情经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结果功亏一篑,所以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同时引出“无为而治”的具体做法。
阅读第二层次:把握作者思想观点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说最有领导智慧的叫“太上”,他做到上无为而下有为,下面只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晏婴是齐国的宰相,有一次他出行,赶上发大水。洪水把齐国的桥梁给冲垮了,晏婴就把自己的船让给了灾民,大家都赞扬他,晏子太不得了,他这人太有爱心了。结果齐国有一高人就批评晏子,说晏子你这人失职,你作为齐国的宰相,连发大水能把桥冲断这个事你都没有预见出来,你都没有提前做防范,你失职。
真正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作为,该为的时候还是要有为,能未雨绸缪。
扁鹊是古代著名的四大医圣之一,有人问扁鹊说,扁鹊,你看你的名气也太大了,你是不是天下医术最高的?扁鹊说不是,我大哥我二哥比我的医术要高得多。这人觉得很奇怪,说他如果医术高怎么我连知道都不知道。扁鹊说,我大哥我二哥名气不大,是因为他们治病的方法。我大哥怎么治病的,人家还没病,他告诉人家怎么预防不得病,是不是“为之于未有”?不得病,当然这样的人没多少人感谢他,大家没有得病也不认为是他的功劳。实际上是预防为主——“为之于未有”。我二哥怎么治病呢?他医术稍差一点,他得看人有一点小病,马上就把他的病治好了,不让他酿成大病——“治之于未乱”。
我名气为什么大?找我来看病的人都是病得快死的了,我治了几个不就名满天下了,可实际上我大哥我二哥比我医术要高得多。
有一种无为是未雨绸缪,预见性强,提前避免很多坑,就不会出现紧急情况身先士卒,亲自上阵的情况。
六十四章
文本探究
明确:结论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问:《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做大事情一定是从容易事情,小事情一步步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所以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按照道德方式来作为叫无为,不按照道的方式叫妄为,强为。
量的积累还没达到,就像强行地发生质变,这就是急躁冒进。譬如揠苗助长,结果可想而知。执者失之,就像我们抓傻子,握得越紧,流出的越多,越想用力抓住,反而失去越快越多。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抛弃执念,不强为,不多为,有所不为。
六十四章
圣人想要的东西和一般人不一样,大家都想要“有”的东西,如金银珠宝,但圣人有无功利之心,他们在乎的是“无”,譬如人的精神财富。
一般人愿意学“有”,就是能直接带来实际利益的;但圣人愿意学的是“无”,不能直接带来实际利益,但是真正的智慧和学问,譬如道。
六十四章
明白了道,就能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追求的是一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就是无为。
概括三个层次
①对待不利之事,要洞察先机。及早扑灭。
②对待大事、要事,则要慎始如终,始终抓好细节。
③要根据不同性质、不同情况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先兆和细节,以避免坏事做大、好事难成。
文本小结
·第十一章:
辩证分析“有”和“无”的关系,强调“无”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
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第三十三章:
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
·第六十四章:
治事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妄加干预。
论道
修身
修身
治国
拓展探究
阅读《老子》四章,联系现实,谈谈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子思想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
(1)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这。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诫我们,要谨慎从事,做事要有恒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负,要有自知之明。
文本探究
《〈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 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② 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③ 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
④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
⑤ 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结束语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