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 分 : 1 0 0 分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3 分 )
一刹那(chà shà) 浙江(zhè zhé) 重荷(hè hé)
臀部(tún diàn) 几簇(cù zú) 漆黑(qī xī)
二、辨字组词。 ( 4 分 )
努( ) 源( ) 栏( ) 浙( )
怒( ) 原( ) 烂( ) 渐( )
三、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4分)
精神: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②宗旨,主要的意义;
③ 活跃,有生气;④英俊,相貌、身材好。
1.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 )
2.我们不但要有雄心、有胆识,还要有实干精神。 ( )
3.这次会议的精神要迅速传达下去。 ( )
4.这个人长得真精神。 ( )
四、选词填空。 ( 4 分 )
光亮 光 芒 亮 光
1.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 ),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2.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 )的了。
因为 ……所以 …… 即使……也…… 虽然 ……但是 ……
3. ( )工人提着汽油灯,( )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4. (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
1.我喜欢梅花,更喜欢梅花自强不息的精神。(用加点词语造句)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用加点词语造
句)
3.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
4.太阳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红色。(仿写一
个含有多个动词的句子)
5.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估计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修改病句)
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6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这句话中, 一个“ ”字,让读者知道了作者是逆流而上。(1分)
2.句子用了两组反义词:“ ”——“ ”和“ ”—— “ ”,写出了溪流( )的特点。(填序号)(5分)
①奔流而下,时快时慢 ②缓缓流淌,声音响亮 ③宽窄不一,缓急不一
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7分)
1. 《海上日出》的作者是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这两句话中“ ”写出了“我”平时看日出的时间,“ ”写出了“我”看日出的地点。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文,作者按照 的顺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及产生的感受。由“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可以知道作者的观察地点是 ,其中“ ”一词写出了作者是从下往上观看,这叫 (仰视 俯视)。
八、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14分)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 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 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 一条青 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洞内的景物有 、 、 、 。(4分)
2.内洞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打“ √ ”。(2分)
A. 亮( ) B.黑( ) C.大( ) D. 小( ) E.奇( )
3.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也将它们比作什么吗 (4分)
第一种: 第二种:
4.把画“ ”的句子改为“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很值得观赏。”好不好 为什么 (4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8分)
鼎湖山听泉
①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②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 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 上走树愈密,绿荫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③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
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④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
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 )、( )、(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⑤ 朦胧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
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④自然段括号里。(填序号)(3分)
A. 辨识 B. 品味 C.聆听 D. 倾听
2.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作者的游览路线:
肇庆市→ ( )→ ( )。(3分)
3.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鼎湖山树的浓密,与题目中的
“听泉”有什么联系 (4分)
4.下列对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各种不同的泉声。
B.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各种不同的泉声比作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很生动形象。
C.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泉声的气势,朗读时节奏要快。
5.你是怎么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5分)
十、习作。(30分)
给远方的好友写一封信,介绍家乡的一两处风景名胜。注意抓住景 物特点来写,书信的格式正确,还要注意语言生动具体,中心突出。字数不少于350字。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shà zhé hé dàn zú xī
二、努力 源头 栏杆 浙江
愤怒 原来 灿烂 逐渐
三、1.③ 2.① 3.② 4.④
四、1.光芒2 . 光亮3 . 即使 也4 . 虽然 但是
五、1.示例:我喜欢春天的花香,更喜欢冬天的飘雪。
2.示例: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也 会迎难而上。
3.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4.示例:早晨我来到教室,放下书包,拿出书 大声地朗读起课文来。
5.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六、1.迎 2 . 宽 窄 缓 急 ③
七、1.巴金天还没有大亮船上 2.游览 洞口 抬头 仰视
八、1.黄 龙 青 龙 石 钟 乳 石 笋
2.B(√) E(√)
3.倒挂蝙蝠 海龟探针
4.不好。原句用“即使……也…… ”这组关联词 强调了这些石钟乳、石笋就算不被具体比作 什么也值得观赏,是为了表现石钟乳和石笋 自身就很吸引人,改后就失去这层含义了。
九、1.C A B
2.游览去庆云寺的路上庆云寺
3.描写树木的浓密, 一是衬托泉声,景美声脆;二 是树木这么浓密正是得益于泉水的滋养、孕 育,进一步写出泉水的蓬勃生机。
4.C
5.示例:从“蓬勃生机的清泉”“汩汩地流进了我 的心田”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清泉是富有 生机活力的,作者陶醉在清纯悦耳的泉声 中,表达出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热爱。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