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3 07: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培优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汽车尾气含有的下列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碳氢化合物
2.实验室中某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
A.用水冲洗 B.用扇子扇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嘴吹灭
3.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雪花”飞舞
B.升奥运五环旗
C.点燃奥运圣火
D.放飞和平鸽
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H2O
B.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C.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它能供人呼吸作用
5.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给就“绿水青山”新画卷。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地沟油”可以用来制取燃料
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D.出门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泄露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7.“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燃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氧气燃烧,引燃酒精灯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8.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结论正确的是
A.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
C.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9.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 B.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
C.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发的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发光
11.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含量过高易导致酸雨
B.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化石燃料
C.煤炭只有作燃料这一种用途
D.氢能是资源广、没污染、热值高的理想能源
12.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准备】在完成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后按图所示装配仪器和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干燥管内充满了N2,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步骤】
①打开K1,打开K2,从a端通入O2;
②关闭K1,打开K2,点燃酒精灯;
③关闭K1,关闭K2,熄灭酒精灯,直到干燥管冷却至室温;
④维持上一步骤操作不变,点燃酒精灯。
下列实验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4.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茵消毒的方法是______;
(2)近年来,河池市部分县、区已开始使用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今年3月,四川省发生了一起重大森林火灾,这场火灾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从燃烧条件分析,发生火灾时树木是______;消防官兵扑灭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17.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______、天然气和石油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今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的颗粒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会增加PM2.5排放的是______;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减少清洁工人的工作量
B.为方便出门兜风,彰显经济实力,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3)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我们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至少写两种);
(4)燃料的合理利用,首先就是要让燃料充分燃烧,请解释下列让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中所依据的原理:①将煤制成蜂窝煤______;②用扇子扇煤炉火______;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18.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物质之一,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纸质图书档案失火的主要原因。
(2)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CO和CO2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微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19.二氧化碳灭火已有百年历史。二氧化碳能加压液化装入钢制灭火器中,对这一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灭火是再将二氧化碳喷出,有_____和_____的作用。扑救电器火灾是,如果电压超过600伏,切记要先_____在灭火。
20.水是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化学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水中起火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白磷能燃烧是因为:
①白磷是可燃物。
②白磷与______接触。
③温度达到了白磷的_______。
(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实验都用到红磷或白磷,请回答相关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1能够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2中,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其作用是______;引燃红磷前称得的质量为m1。若引燃红磷待锥形瓶冷却后松开橡皮塞,称得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m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
(4)实验3中,红磷燃烧过程中未夹紧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
23.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SO2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SO2的质量表示)。
浓度级别 SO2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SO2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一定含量碘(I2)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SO2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此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是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1) 吸附 煮沸
(2)CH4+2O2CO2+2H2O
(3)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17. 煤 AB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鼓入大量的氧气或空气 B
18.(1)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以隔绝氧气;
灭火时直接汽化为气体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
(2) 元素种类 分子构成不同
19. 压强增大,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小 降温 隔绝氧气(或空气) 切断电源
20. 吸附 煮沸 氧气 着火点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1. a B 五氧化二磷 加热 隔绝氧气
2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小于 偏大
23.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碘的质量2.54mg,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64mg,再除以二得0.32mg/m3,因此为二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