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短文两篇——不甚求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短文两篇——不甚求解》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3 14:58: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4.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爱读书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和名言警句,理解文章的思路。
2.教学难点:学习文中使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两篇文章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2.学习并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培养“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培根的《谈读书》,聆听了培根对读书的高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短文两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看马南邨对“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解。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马南邨(1912—1966),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44年初,他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主要作品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
(2)写作背景
教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了指导。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3)文体知识
教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议论文知识
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
什么叫驳论文?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就是驳论文。
驳论可以是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也可以是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
批驳的方法:
直接批驳:驳论点:抓住对方论点中的错误直接批驳。
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中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
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逻辑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间接批驳——驳立结合
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摆出对方的论点(树靶),然后针对对方的论点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射靶)。
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在批驳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1. 作者是如何批驳别人的观点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先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2.作者在批驳对方论点、树立自己论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学生2:举例论证。举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实质。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例子,证明“不求甚解”比“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1.“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
学生2: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
教师总结: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哪几层意思?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应承认自己“不求甚解”。
学生2: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于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教师补充:“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4.《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学生: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
《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目的,以及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
六、课堂小结
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不求甚解》一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反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读书不求甚解是可取的,有助于我们广泛阅读,广泛吸取知识。但学习中切不可“不求甚解”,做事流于表面,走马观花。
3.我们一起明晰本文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细腻详实的道理论证和正反两面的举例论证。
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地分析。如第8段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此外,本文还列举了正反两面的事例来论证观点,如第5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介绍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经验。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课余时间收集、摘录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
2.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1)“见风使舵”新解;
(2)“班门弄斧”新解;
(3)“滥竽充数”新解。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突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注重让学生了解阅读议论性文章的一般策略。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取文中的关键句,把握语意,划分层次,学习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突破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整理内容论证结构和局部论证思路的方式,明确语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最后运用讨论探究的方式,通过对比阅读,把握《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短文在内容、论述角度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
【课后预习】
1.利用工具书疏通《山水画意境》的重点字词句,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意境?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