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同步训练: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同步训练: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02 19:14:43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训练3 “蒸汽”的力量
一、选择题
1.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
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掠夺
B.中央集权、手工工场、圈地运动
C.海外贸易、殖民战争、手工工场
D.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
2.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3.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是英国人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5.史学家统计英国19世纪人口结构。(①农民②工人③资产阶级)下列哪一图表合乎史实
(  )
6.“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造就了巨大财富
B.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带来人性贪婪
7.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主要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 B.坚船利炮
C.物美价廉的商品 D.新式机器
8.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二、非选择题
9.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答案
1.D 2.C 3.D 4.D 5.B 6.B 7.C 8.B 
9.(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涵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训练2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一、选择题
1.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越海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2.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主要是因为荷兰 (  )
A.众多商船出入各地,贩运商品,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B.赢得了国家独立
C.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
D.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4.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
  年份国家   1570 1670 1780
甲 232 000 568 000 450 000
乙 51 000 260 000 1 000 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5.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中,排列正确的是 (  )
A.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6.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如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构词方式组成的地名。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7.“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材料所反映的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是 (  )
A.奴隶贸易 B.殖民掠夺
C.开办工厂 D.成立殖民贸易公司
8.“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 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掠夺了大量财富
C.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二、非选择题
9.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此,大国、强国的兴衰,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
材料一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材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是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能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
(2)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3)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
1.C 2.A 3.B 4.D 5.A 6.B 7.B 8.C 
9.(1)前者凭借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后者通过商业贸易。
(2)先进的政治制度,发达的工商业,海盗精神,优越的地理位置。
(3)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上的吸引力,军事实力,内部凝聚力等。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打破旧的价值观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训练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选择题
1.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上存在着五大区域文明。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欧洲文明特征的是
(  )
A.玛雅文明遗迹 B.狮身人面像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泰姬陵
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3.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向世界各地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B.将欧洲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C.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展资本主义
D.将基督教的教义传播到世界各地
4.在《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詹姆斯·络温指出美国教科书中最著名的谎言是哥伦布这个英雄形象的塑造。哥伦布之所以被描绘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英雄,是因为他 (  )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C.领导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
D.是美国立国建制的功臣
5.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
A.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道
B.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C.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6.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  )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
8.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非选择题
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放贷者和他的妻子(见下图)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要把黄金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四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有人认为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①~④所代表的航线,并说明其开辟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1.C 2.D 3.D 4.A 5.B 6.A 7.B 8.D 
9.(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黄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2)航线:①是1487~1488年迪亚士船队航行路线,②是1492~1493年哥伦布船队航行路线,③是1497年达·伽马船队航行路线,④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3)观点:正确。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引起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萌芽和发展;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训练4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  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3.下图为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2 0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该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4.2012年,中国石油价格的几次涨落牵动着许多国人的心。目前,石油化工已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100多年前,直接推动石油化学工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
A.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B.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
C.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5.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反映了上帝创世
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6.德国外长皮洛夫1889年在议会发表演说:“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该讲话表明 (  )
A.德国要争夺世界霸权
B.德国要继续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
C.德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D.德国放弃争夺殖民地
7.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8.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2)根据表格“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图”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答案
1.C 2.C 3.B 4.B 5.C 6.A 7.D 8.C 
9.(1)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2)帆船吨位数量逐渐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