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 《3. 出壳了》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 《3. 出壳了》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23 12: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讲人 时间 地点
记录人 课时 共 1 课时 课题 《出壳了》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在回忆、观察、想象中感受小动物破壳而出的瞬间,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二、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想象与构思,学习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的精彩瞬间,锻炼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和关爱生命的情感以及感受世间母爱的伟大,认识到人与动物都生活在爱中,被妈妈爱是无比的温暖,同学们同样要珍惜这份爱,要爱自己的妈妈,用爱心去对待家里人、同学、老师、班集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观察与想象小动物出壳时的生动情景二、教学难点表现不同小动物的特点以及妈妈见到孩子时的生动情景。
教学关注点 心理学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板书设计 《出壳了》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一)激情导入师:鸡妈妈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鸡妈妈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了变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看哪些宝宝出壳了?(出示教具:小鸡、小蛇、小乌龟、小狗、小鸭)生:小狗是胎生动物不是卵生的。(二)了解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的区别师:你可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孩子,宝贝真聪明,说对了,那你知道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吗?生:胎生的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是直接生出来,需要喝妈妈的奶水长大,是哺乳动物,而卵生的是先生出卵,然后再将卵孵化成小动物。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内容《出壳了》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一)小动物是怎样破壳而出的1.师:你们想不想看小动物是怎样破壳而出的?生:想!2.播放小乌龟出壳的视频,看!一个小生命就这样诞生了,刚才的小乌龟在出壳的时候它的爸爸妈妈帮它了吗?(生:没有)爸爸妈妈给了宝宝生命,但是要想来到这个世界宝宝还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从壳里钻出来。这样它们才能独立的生活下去。看了这个优秀宝宝出壳的视频,你想说什么?那么刚出壳的宝宝想些什么?又做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课件)小结: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在这过程中她们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与汗水,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妈妈。3.师:刚才我们看了小乌龟出壳的视频,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从壳里钻出来的感觉?(师配音、配乐,生做动作)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但是老师希望同学们保证教室的绝对安静,不说话,好,现在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的口令,轻轻地吸气,慢慢的呼气,现在请你想一想你是什么动物宝宝,你是鸡宝宝、鸭宝宝,还是什么宝宝呢?现在你们就要破壳而出了,你已经长得足够大了,蛋壳里的空间对你来说太小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你会怎么出来,你现在可以做出动作,是用嘴巴啄蛋壳,还是用你的四肢努力的挣扎去冲破蛋壳,努力,加油,坚持,哇!你们终于出壳了。好,现在请你慢慢地睁开眼睛,现在的你会想什么?做什么呢?
4.师:好不容易从壳里钻了出来,多么奇妙呀,如果能把这美妙的一刻画下来,那该多好啊!瞧!真有这么几位同学把它画了下来,一起看,你喜欢那幅作品,说说他们画了些什么?怎样画的?用了哪些颜色?生:回答三、艺术实践师:看了这么多小朋友的作品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了,好下面看一下艺术实践: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画出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高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高兴的情景。小画家们,动笔吧!(教师巡回辅导)四、作业展评师:请同学把作品张贴到前面的黑板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和感受。1.学生自评,互评。2.教师点评。师:同学们觉得我们今天的作品送给谁最合适,生:妈妈。师:是呀!妈妈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教学反思
《出壳了》这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也是一节美术课与心理课相融合的课。对于本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我,第一次讲这种课,找不准备课的方向,着实让我纠结了很久,好在我校有两位优秀的心理学专业辅导老师,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与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节课终于成型了……本课我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通过鸡妈妈孵化小动物,让孩子们猜哪些小动物出壳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了解哪些动物是卵生,哪些动物是胎生,并且知道卵生与胎生的区别,为他们在创作时提供了素材。本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回忆、观察与想象小动物出壳时的生动情景。因此,我利用视频让学生了解小乌龟出壳是多么的艰辛困难,来到这个世界后又是多么的激动开心,让学生充分想象小乌龟出壳后各阶段的动态及心情和来到这美丽的世界的情景,还有见到爸妈时的感受,充分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小动物出壳的生动场面,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爸爸妈妈给了宝宝生命,但是要想来到这个世界宝宝还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从壳里钻出来。这样它们才能独立的生活下去。紧接着,问学生看了这个优秀宝宝出壳的视频,你想说什么?那么刚出壳的宝宝想些什么?又做些什么?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各抒己见,说的都特别棒……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心理学环节,放音乐,我口述,让孩子们闭上眼,自己想象一下,是什么蛋壳宝宝,当蛋壳再也容不下你即将长大的身体时,你是如何破壳而出的,出来后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与伟大,同时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纷纷回答:妈妈,我爱你!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好喜欢你!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真真切切地从孩子们的嘴里说出来,表达了出来。 这样通过交流打开学生思路,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在感知的基础上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作业反映出这个环节的设置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通过课件欣赏学生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的小动物出壳的情景。使学生明确构图、遮挡、疏密关系、背景的表现方法,利用丰富的儿童语言讲解,使学生从色彩、构图、情趣三方面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 在学生们展示作品的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也参与其中一起互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有再次学习体验的机会,对以后的学习有进一步的提高。最后,问学生这幅画送给谁最合适,孩子们一致回答:妈妈,我接着进行再一次的心理疏导说,是呀!妈妈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今天,回家后你打算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说,捶背、干家务、洗洗脚等等,接着我便顺势总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将本课再一次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