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登高》
——沉郁顿挫的人生
登高诗情感分析概括
一、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知人论世
杜甫:颇有政治抱负,可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是现实主义的高峰。
背景介绍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一片混乱。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涉世不深)《望岳》
(忧国忧民)
《丽人行》、《兵车行》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教材中给出的注释】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落木:落叶。
萧萧:草木摇落的样子。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啸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坠,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一生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停了消愁的酒杯。
揣摩意象,体会意境
风急:
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上的冷。
天高: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猿啸哀: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鸟飞回:
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落木】
为何杜甫用“落木”却不用“落叶”?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是“木”与“叶”的统一。
——摘自林庚《唐诗综论·说“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
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相对比,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注:当然,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
常:
作客:
多:
独:
苦:
恨:
停:
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客居他乡
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感叹因疾病困顿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宣泄的情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指远离故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百年”与“万里”、“无边”、“不尽”相照应,写出了诗人年事已高,在外漂泊的时间之久,在时间与空间上突出了诗人生命的渺小和孤独。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自安史之乱以来悲剧性的处境与心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失意。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潦倒新停浊酒杯】的链接材料
(一)
“时公以肺疾断酒,曰新停”。 ——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朱鹤龄语
(二)
既然“艰难”与“潦倒”构成对仗的关系,那么前者指国事艰难的窘况,这是毋庸置疑的;与之对应,后者应指个人生活境况的窘迫不堪,这才是顺理成章的。
生计潦倒、生活贫窘,整个诗句就释作: 杜甫因生活贫窘,没钱买酒而北然罢饮;倘若手里还有钱,那他绝不会顾及身患多病,笃定要沽酒独酌,借浊酒来消愁解闷的。——杨秋荣《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
【潦倒新停浊酒杯】的链接材料
九日(其一)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五首》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这组诗名为五首,著名的《登高》便创作在《九日五首》之后,因此《九日五首》是对《登高》的重要补充,合读可以帮助理解《登高》中曲折的含意。
探究手法,品出诗味
1、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本诗四联全都对仗,一二联写景,三四联抒情,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沉郁雄浑”的风格。
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品出诗味(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孤愁、思乡、年老、多病、忧国、怀才不遇等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