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幻想交响曲》第二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标题音乐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能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标题音乐及浪漫主义流派风格的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中后期音乐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人评价他“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开创了音乐表达的新领域,并对19世纪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个角度上说,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对18世纪新古典主义与理性时代的反叛。主要表现在,浪漫主义音乐家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传统,强调自由表达主观的情感。他们致力于开阔人们的视野,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体验。浪漫主义时期最突出的音乐家包括舒伯特、肖邦、柏辽兹、斯美塔那、柴科夫斯基、瓦格纳,等等。可以说,浪漫主义运动影响了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艺术领域。
在浪漫主义时期,所有的艺术家都怀有“艺术统一”的观念。诗人希望创作出具有音乐性的诗歌,而作曲家则渴望写出富有诗意的旋律。因为音乐与文学紧密相连,所以标题音乐特别突出。这个时期的音乐家,如柏辽兹、舒曼、李斯特与瓦格纳,都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标题音乐。
一、什么是标题音乐?
所谓标题音乐,就是与故事、诗歌、观念或场景相关的器乐音乐。非音乐因素通常通过题目或对作品的解释评注来说明,这种题目或注释就被称为“标题”。我们刚才听到的第六(田园)交响曲由五个乐章前都有标题,分别是:(1)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2)在溪边、(3)欢乐的农民集会、(4)暴风雨和(5)牧人的歌。
一首标题音乐作品可以表达情感、人物、特定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如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激动的声音描绘了两个敌对家族之间的势不两立;温柔的旋律传达出年轻人的一往情深;丧礼进行曲则暗示了这对恋人悲惨的命运。而,斯美塔那的管弦乐作品《沃尔塔瓦河》歌颂了捷克主要的河流,通过音乐唤起人们的想象:潺潺的流水、狩猎的场景、乡村的婚礼和飞溅的浪花。
在演奏方式上,大部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都是为钢琴或交响乐团而作。所以,标题音乐主要包括:标题交响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音诗)以及戏剧配乐。
我们今天主要讲其中的标题交响曲。
标题交响曲是由数个乐章构成的作品,是一个有标题的交响曲。通常,每个乐章都有一个标题。接下来我们要解读一部经典作品,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浪漫主义时期艺术家们提出的“艺术合一”的观点,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标题交响乐,它就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二、柏辽兹和他的《幻想交响曲》
埃克托·柏辽兹(1803~1869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内科医生,将他送到巴黎学习医学,但是柏辽兹认为解剖室充满恐惧,让父母震惊的是他放弃了医学而投身于音乐。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一天到晚沉浸在歌剧院和作曲中。他又一个彻头彻尾的、没有半点妥协的浪漫主义者。他与众不同的交响曲,充满戏剧性张力的器乐合奏,以及文学性十足的标题音乐等创作,让他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锋导火线,管弦乐形式的独创者。一身散发着浪漫性格的柏辽兹,不仅矛盾还经常不拘形式打破法统,以几近病态的姿态行走乐坛。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作品,1830年首演。我们算一下,那个时候贝多芬才去世了三年,舒伯特刚去世两年。所以时间接得很近,1830年上演这样一个作品,我相信当时的人听了都会吓一大跳,因为这个作品太奇怪了,奇怪在哪儿呢?
首先,是它的构思。这部作品的构思荒诞不经,它完全是一个个人的心理体验的叙事。我们了解到,作曲家爱上了一个女演员,追求不成,他就喝毒药,喝了毒药以后没死成,却产生了梦境,然后,他就把他的梦境写成了音乐。历史上哪个人会从这个角度写音乐,所以说它彻底地改变了音乐艺术的性质。最好的作品,或者说最伟大的作品,它从某种意义上都重新规范艺术。就是说你听了这个作品,你对整个艺术会有全新的认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就有这样的分量。
其次,在写作上,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的规范彻底被抛弃了。变成了五个乐章,分别是:(1)梦幻与热情(2)舞会(3)田野景色(4)赴刑进行曲(5)妖魔夜宴之梦。在5个乐章的总谱前面,作者都针对其音乐内容做了一些具体的解释。他完全是按照文学构思在写音乐,以至于让你感觉到他要把歌剧写进纯音乐,写进交响曲。所以这个交响曲在很多时候听上去像歌剧配乐,因为它带有很强烈的画面感和叙事意图。不像舒曼那种模模糊糊的具有诗意的标题音乐,他实际上很少用音乐去叙事。所以说用音乐真正进行叙事的第一个人是柏辽兹。
再次,突破了音乐语言的各个方面。柏辽兹动用了非常庞大的一个乐队,《幻想交响曲》配器里面有很多精彩之处,原来从来没有人发现过的效果,都是在这个交响曲里头首次出现的。包括很多乐器的使用,还有模仿,这些独特的这种用法都是柏辽兹首创。所以他在配器历史上有很独特的地位。从柏辽兹开始,配器成为艺术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在以前,配器不是作曲艺术的一个必备的东西。所以说,音色在《幻想交响曲》中得到空前的重视。
浪漫主义很有趣,它逼迫音乐去表达,把它逼迫到极限,但是他并不说出他最后要说出的那个东西。在浪漫主义的理想里面,纯音乐依然是最高的,就包括像柏辽兹这样的人,你看他好像把音乐文学化了,但是毕竟音乐不是文学。对于《幻想交响曲》而言,文学内容几乎就是音乐的一个部分。而对于有些作曲家,比如说李斯特,如果你不了解他的文学内容,就听他的纯音乐本身也可以理解的,但是柏辽兹的不可以。听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一定要知道音乐的标题内容,它的标题内容就是音乐的一个部分。
三、欣赏
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曾如此写道:
“一位极度敏感又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年轻作曲家,正处在一段无望的爱情的深深的痛苦中,因此服用了鸦片。然而鸦片的药效无法致命,却让他进入各种各样古怪的幻觉中。他脑中闪过的激动、情感和记忆,都转变为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挚爱的女子,变成一段旋律,不断再现的主题(固定乐思)萦绕在他脑海中。”
这段话,一方面概括了这部交响曲的戏剧性情节;另一方面也告诉观众:这部交响曲将由一个固定乐思贯穿全曲。也就是说,这个固定乐思代表了柏辽兹的恋人形象,或者说代表了作品主人公对他的恋人的思念。
(听固定乐思)
这段固定乐思听起来的效果用柏辽兹的话来说就是:热情洋溢同时又高贵羞怯。
这段旋律出现在交响曲的五个乐章中,并且统一了对比性的插部,在柏辽兹的时代,这种在交响乐的每个乐章都再现同样的主题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主题在每个乐章中都有所改变,例如在第二乐章《舞会》中主题变换为华尔兹,第三乐章《田园风光》中,主题旋律与激烈的对旋律互为背景。
我们接下来就来解读其中的第二乐章。
作者的解说简单而明确:
“在一个喧哗而华丽的的节日盛宴的舞会上,艺术家遇见了他的恋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她的形象总是萦绕着他,使他内心很不平静。”
(欣赏音乐)
这是一个舞会场景。这个舞会是写恋人的,是说主人公梦幻他到一个舞会上去。所以整个乐章是描写舞会,大家要注意这个舞会的中段实际上是最奇特的。第一段是一个圆舞曲,用了两个竖琴,原来不大这样用的,很明显是一个五光十色的舞会。但是听它的中段。这个中段里出现了恋人的主题,是固定乐思。所以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舞会,是一个表达了主人公在这个舞会的主观感受的场景。这个舞会尽管表面上是五光十色,很快乐,但是主人公的内心在流血,因为他看见他的恋人在跟别人跳舞。如果这个乐章仅仅是个圆舞曲,就没什么了不起,关键就是这个中间。在这段音乐中,我们听见主人公在哭泣,心里很不高兴,于是就加深了音乐的心理维度。
《幻想交响曲》应该说最独特的是它最后两个乐章。第一乐章、第二乐章还有慢板乐章都还是受制于古典规范的,我们听上去那个古典的交响曲的影子还在。但是后头两个乐章完完全全是独特的,古典主义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我们下面听一下第四乐章《行刑进行曲》。就是他梦见他自己被送上断头台。这是一个乐器色彩的大展览,特别是铜管,还有木管,音色非常尖厉。关于进行曲,我们知道原来是一个表现正面形象的体裁,特别在贝多芬手里。一般的进行曲都是趾高气扬的表现,所谓豪迈的正面形象。但是在这里,柏辽兹用反讽的手法运用进
行曲,以后极深刻地影响了马勒。进行曲在这里是一个妖魔鬼怪的进行曲,因为他是做梦自己
被推到断头台上,这样的一个行进过程,很阴森的音乐,这个色彩是前所未有的。
(欣赏片段)
这里描写了阴间的地狱般的景象。这段进行曲演奏得太美了。应该再吹得再刺耳、再尖厉一点。因为这段音乐不是正面的描画,尽管它很嘹亮,但是它显然属于刽子手。刽子手要把主人公推上断头台的那个情景。后头还有杀他的那种哭喊,音乐里头都有。这是很自然主义的一种音响,所以我们知道后来理查·施特劳斯都是从这里受到启发,可见柏辽兹对以后的影响非常深远。
《幻想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妖魔夜宴之舞》,一开始描写地狱的情景。然后,描写他情人的变形,用了一个小单簧管,非常刺耳的一种音响。我们先来听一段。
(欣赏片段)
所以音色在他的手里变成一种独特的、很重要的表现工具了。可以说,浪漫主义以后的交响曲一个受惠于他,还有一个当然是贝多芬。贝多芬是最正宗的来源。但是柏辽兹开创了另外一个先河,使得以后的马勒、李斯特、理查·施特劳斯成为可能。
1830年,柏辽兹赢得了“罗马大奖”,因此可以获得在罗马学习两年的资助,柏辽兹从罗马回到巴黎后,他终于遇见他曾经苦苦追求的史密森并与她结婚。在她参加了《幻想交响曲》的一场演出,并意识到曲中描述的正是自己之后,仅仅几年的时间,他们还是分开了。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但凡有才华的人都是有怪癖的,史密森也许是不能容忍这种病态的怪癖才离开的吧
在柏辽兹之前,虽然也出现过标题性的交响乐作品,如: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等。但真正意义上的标题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则是第一部。通过这部作品,柏辽兹确立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交响曲的主要特点:一是用音乐的形象来表现诗与文学的构思;二是结合文艺因素,使音乐的画面更加清晰、情节更加具体,作品的结果更趋于戏剧化;三是突破了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传统结构,创造了固定乐思的创作手法。这些,都是柏辽兹对发展音乐文化的重要贡献。
法国浪漫主义的精华,可以说集中在文学家雨果、画家德拉罗瓦和作曲家柏辽兹三个人的身上。他们三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他们的作品中,糅合着种种矛盾的因素,其中有豪迈的精神和革命的激情,也有艺术家个人孤寂心绪和种种空幻的奇想。具体到柏辽兹,除了他的《幻想交响曲》,还有他在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十年中的《希腊革命》大合唱,1830年七月革命中的管弦乐《马赛曲》,以匈牙利革命歌曲为素材的《拉科齐进行曲》,《罗马狂欢节序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等作品和《配器法》、《现代乐器法和管弦乐法》等论著都是柏辽兹对发展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重要贡献。
在浪漫主义艺术风起云涌的时代,柏辽兹作为激进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歌剧艺术和交响乐艺术领域的时代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整整一代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