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作品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15.31+作品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23 15: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两个音乐主题,感受旋律、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俄罗斯音乐的特点,领会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通过鉴赏分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3、认识俄罗斯民族乐派格林卡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
1、学会听辨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俄罗斯婚礼和舞曲两个音乐主题。
2、鉴赏作品,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了解格林卡的音乐创作特点。
【教学难度】
变奏手法的认识以及变奏乐句的听辨。
【教学道具】
手风琴、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手风琴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出今天的课题《俄罗斯民族风情》。
师:同学们,陈老师先用这件乐器给大家演奏一段音乐,请大家仔细聆听并思考演奏乐器和乐曲片段都是来自哪个国家?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
生:聆听思考并回答。
师:介绍演奏的乐器和乐曲。
生:回答主题出现几次
简要介绍俄罗斯民族音乐概况和影响,并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鉴赏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一)介绍作品创作背景。
(二)聆听俄罗斯婚礼主题(A)、感知乐器音色不同、了解音乐发展方法——变奏,并用模唱模仿音色变化。
1、初感婚礼歌曲主题
师:教师播放婚礼歌曲主题片段。
生:感受速度、情绪,展开音乐联想。
师:介绍主题来源,解说音乐画面。
2、哼唱主题,感受音乐要素。
师:同学们,我们来哼唱旋律,感受音乐。
生:模唱
3、完整聆听婚礼歌曲主题旋律,感受音乐发展方法。
师:播放音乐,并提问主题出现几次,每次的音色是否一样。
生:聆听并回答
师:提问四次不同的乐器音色
生:回答
师:介绍创作手法——变奏
4、模唱四次不同音色,感受音乐创作手法。
师:同学们,你们会有什么声音去模仿这四件不同的乐器音色去表现呢?
生:思考并模唱。
教学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音色听辨、模仿引导学生感受变奏的创作特点,通过演唱俄罗斯婚礼主题,感知其淳朴之美。
(三)聆听卡玛琳斯卡亚舞蹈主题(B),感知音乐画面,认识俄罗斯民族乐器三角琴,并用强弱的律动模仿声音的远近。
1、聆听主题,感知音乐要素,想象音乐画面。
师:播放音乐,并提问乐曲情绪。
生:听音乐,并思考想象。
2、观看音乐场景视频,律动模仿声音远近。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描写的场景是市集,假设你是作曲家,如何用律动来模仿声音的远近。
生:回答并律动。
3、完整聆听舞曲主题音乐,并思考主题出现次数。
师:播放并提问。
生:讨论并回答。
4、思考主题模仿的乐器,认识俄罗斯民族乐器三角琴。
师:这段主题音乐作曲家是在模仿俄罗斯的民族乐器,我们聆听三件乐器音色,猜猜看作曲家模仿的是哪种乐器声音。
生:聆听观看,并讨论回答。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第二主题;通过律动引导学生感受作曲家创作手法的特点;通过乐器辨识,让学生认识俄罗斯民族乐器,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
(四)揭示音乐结构,认识双主题变奏。
1、根据音乐故事情节,联系两个主题音乐,学生自我编排乐曲结构。
2、教师揭示音乐结构为ABAB,讲解双主题变奏。
(五)完整聆听乐曲,了解作曲家
1、完整聆听全曲,并做相应律动
2、讲述并做乐段对比
3、了解作曲家,作品影响
三、课堂小结
这部作品展示运用的民间素材,吸收民间音乐和西方交响音乐相结合的创作实践。民族的音乐是世界的音乐。今天我们欣赏了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乐曲,了解俄罗斯的音乐传统。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关注我国的传统音乐,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