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牡丹汗》,感受歌曲的风格,理解歌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能通过对歌曲的旋律、歌词等要素的分析,理解维吾尔族歌曲的风格特征与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歌曲,通过对旋律、歌词等要素的分析,体验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理解歌曲所蕴含的哲理:选择朋友要慎重,对待爱情要专一。
【难点】
探究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与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演唱《送我一支玫瑰花》《玛依拉》和《掀起你的盖头来》,并提问:以上都是什么民族的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以上都是维吾尔族民歌,风格热情,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顺势揭示课题《牡丹汗》。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速度如何?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速度为中速,给人真挚、情感充沛的感觉,民族风味浓郁,具有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由什么乐器伴奏?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手鼓和弹布尔的图片并总结:歌曲由手鼓和弹布尔伴奏,手鼓是维吾尔族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打击乐器,弹布尔是维吾尔族的弹拨乐器,声音铿锵、独特,很悦耳,经常用在家宴中与手鼓等乐器为歌舞伴奏。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出示维吾尔族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绵延、明朗大方。
2.教师出示维吾尔族人民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图,分析其辽阔广袤、山川绵延起伏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旋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再次感受歌曲,教师请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旋律线。
学生自由展示。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像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地方一样,绵延广阔,大方明朗。
4.教师请学生结合教材再次聆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歌词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词分为正句和衬词,正句和衬词分别有四句,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味。
5.教师追问,正句的歌词运用了语文中的哪种写作手法?有何哲理?
学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词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智慧,歌词道出了两个道理,其一是选择朋友要慎重,其二对待爱情要专一。
6.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师以新疆民歌为主题,请学生欣赏歌曲《送我一支玫瑰花》,并分组讨论其风格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歌曲《送我一支玫瑰花》也是一首充满西域风情的爱情歌曲,风格浓郁,表现了对心上人的真挚情感。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歌曲的风格特征,教师呼吁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赏析不同民族的歌曲。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的维吾尔族歌曲,自行鉴赏,再次体会其风格特点。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