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A)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A)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23 16: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 2022-2023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至选择性必修二(新教材)。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西梧州(112°E,23.5°N)某建筑南墙屋檐上加装了电控遮阳板。电控遮阳板会自
动控制其仰角,当电控遮阳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则该日内遮阳板不再旋转。下图示意该
建筑及遮阳板结构。据此完成下面 1-2题。
1.该建筑南墙上的电控遮阳板与屋顶大致平行的日期是( )
A.3 月 22 日 B.6 月 22 日 C.9 月 23 日 D.12 月 22 日
2.秋分日从日出到日落,该建筑的四面墙体接收太阳光照最少的是( )
A.东墙 B.西墙 C.南墙 D.北墙
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易北河在下游形成深切河谷:后
逐渐演变为水流不断分汉又汇集的辨状河谷。目前,易北河下游河谷已经成为北海近岸海域
海底的水下峡谷,该处水下峡谷地层封闭性好。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
3-5题。
3.对易北河深切河谷演变为辩状河谷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地壳抬升 C.流水侵蚀 D.海水堆积
4.与深切河谷时期相比,辫状河谷时期易北河下游
A.含沙量大 B.堆积作用弱 C.水位较高 D.冰期较长
5.易北河水下峡谷最可能拥有丰富的( )
A.煤炭资源 B.油气资源 C.深海渔业资源 D.海盐资源
下图为 2022 年某日大洋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
6-7题。
6.此日,关于达尔文的天气最可能正确的( )
A.云层加厚,有连续性降水 B.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
C.风向为西北风,温和湿润 D.受下沉气流的影响,炎热干燥
7.图示季节,达尔文( )
A.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C.盛行西北风,高温多雨 D.受信风和沿岸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城,
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业产业结
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下图为 2008~2020年绵阳市产业结构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 8-10题。
8.2008~2020 年绵阳市( )
A.产业结构逐渐失衡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降低
C.第二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D.第三产业占比波动增加
9.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枯竭 B.重点发展电子产业 C.缺少科技人才 D.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10.提高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可以( )
A.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B.降低农业生产投入
C.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D.改善城市规模结构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除了农作物生
长期的灌溉,每年在 10月初到 11月初作物收割后,还要进行一次秋后灌溉,是该灌区一年
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下图为该地区
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 11-12题。
11.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
A.3-4 月 B.5-6 月 C.7-8 月 D.10-11 月
12.该地区进行秋后灌溉的主要目的是( )
①提高空气湿度,减轻荒漠化②增加土壤湿度,利于作物越冬
③淋洗地表盐分,减轻盐碱化④提高土壤水分,利于春季播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红石滩”景观,是指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
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
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海拔范围。郁闭植被一般指乔
木、灌木等对地面能形成遮蔽的原生态植被。据此完成下面 13-15题。
13.导致贡嘎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东、西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养分 C.光照 D.地表坡度
14.推测“红石滩”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①炎热干燥②矿物丰富③低温潮湿④风力强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是由于( )
A.海拔较高,焚风效应强 B.位于干热谷附近,干燥度高
C.人烟稀少,干扰破坏少 D.岩浆活动强,多火山灰
第Ⅱ卷
二、解答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共 55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6年 12月 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
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 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 5省 30个地
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
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激发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郑州将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
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的范围。
(1)说明郑州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6 分)
(2)简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6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
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 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10 月至次年 3 月发生频
率低。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下图为北大西洋
7 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描述北大西洋 7 月份海雾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3 分)
(2)从洋流的角度,说明 M 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2 分)
(3)M 海域 7 月盛行西南风,是该海域海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M 海域 7 月西南风的
成因及其对海雾形成的影响。(6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大九湖地处湖北神农架,海拔 1770~1800m,9个较浅的子湖海拔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最
终由落水洞汇入地下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
全的关键地区。为促进湖泊水体交换,净化湖水水质,该地区人工开挖了连通若干子湖的渠
道。下图示意大九湖流域水系。
(1)渠道开通之前,大九湖夏季常爆发有害藻类,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 分)
(2)指出渠道开通后,湖泊面积缩小最明显的湖泊序号,并从水量平衡的角度说明理由。(4
分)
(3)简述为避免大九湖萎缩应采取的措施。(6 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夷平面是在地壳稳定时期,山地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起伏和缓的准平原。天山山
脉隆起后,逐渐形成天山古夷平面,该古夷平面因海拔高度不同被分为高、中、低三级夷平
面。三级夷平面广泛存在于现代天山,但由于外力破坏程度不同(流水作用比冰川作用对夷
平面的破坏更显著),夷平面保存状况各不相同。下图为天山西段地形剖面及三级夷平面示
意图。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指出天山古夷平面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4 分)
(2)从内力作用角度,据图推测天山古夷平面演变为三级夷平面的过程。(6 分)
(3)说出天山西段高级夷平面和其余两级夷平面保存状况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 分)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C B B C D B C
11 12 13 14 15
B D A B C
16.【答案】(1)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省会城市,经
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
(2)郑州市是区域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拉动周边
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发挥
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
17.【答案】(1)南北区域差异大;中高纬度(或北部)频率高于中低纬度(或南部),中高
纬海区西部高于东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为频率高值区。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
雾高发区。
(3)成因:北大西洋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M 海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北部(或受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南风。影响:西南风将中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带到冷海面上,形
成海雾。
18.【答案】(1)海拔较高,夏季光照较强,利于藻类生长;湖水较浅,底泥释放的营养盐易
被带到表层,浮游植物可获得陆源和底源双重营养补给;水体流动性弱,营养盐易聚集,藻
类生存环境稳定。
(2)湖泊序号:1 号湖泊。
理由:地处湖群上游,海拔最高,未能通过连通渠道获得地表径流补给,反而加大了径流流
出。
(3)在适当的位置建立水闸调控;保护植被,减轻土壤侵蚀;及时打捞淤泥和死亡的藻类;
控制流域内人类活动的规模,推行生态移民。
19.【答案】(1)天山隆起后,地壳长期比较稳定;削高填低的外力作用显著
(2)受内力挤压影响,天山古夷平面存在多个断裂带;后受内力进一步挤压,断块出现差异
抬升,因拾升幅度不同形成三级夷平面(抬升强度较大的断块上升幅度大,形成高级夷平面;
抬升强度较小的断块上升幅度小,形成低级夷平面;抬升幅度适中的断块形成中级夷平面)。
(3)高级夷平面比其余两级夷平面保存更完好高级夷平面海拔较高,气候严寒,外力作用以
冰川和风化作用为主,破坏相对较弱,夷平面保存完好;中、低级夷平面海拔相对较低,山
地降水与冰雪融水较多,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和风化作用为主,侵蚀、切割强烈,对夷平面
的破坏更为显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