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类文阅读
李大钊成为母校学生崇拜偶像
“七一”前夕,记者来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母校、被称为“大学生摇篮”的唐山一中采访,欣喜地看到李大钊依然是这所学校学生崇拜的偶像。
从绿树掩映的李大钊塑像、庄严肃穆的李大钊事迹陈列馆,到朝气蓬勃的“李大钊班”,一中校园处处能感受到革命先驱的影响。据了解,每年李大钊诞辰日、就义日和五四青年节,师生们都自发举行纪念活动。李大钊的文章《青春》和他写下的不朽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学校历届毕业生临别赠言引用最多的名篇、名言。一中原政教处上任、全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路金声说:“大钊精神铸就了一中之魂,大钊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
李大钊为什么受到敬仰 曾花费一年时间制作李大钊故居模型的张艳同学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李大钊光明磊落,心地无私,生活俭朴,诲人不倦,是中国人的光辉典范。”为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并热爱李大钊,唐山一中做了几方面的工作:利用本校丰富的德育资源,整修开放了“李大钊事迹陈列馆”,编写了《李大钊文选》(中学生读本);在乐亭县李大钊故乡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寻访大钊革命足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成立全国唯一的由中学师生组成的李大钊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每年成人仪式上宣读李大钊的名篇《青春》,使学生明白肩头担负的责任;在学生中开展“大钊校友新形象”大讨论,大张旗鼓地表彰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之星”;命名唐山一中“李大钊班”,原冀东老领导、由李大钊介绍入黄埔军校的李运昌同志亲自为“李大钊班”授旗。作为全校最优秀的班集体,在“李大钊班”学习被一中学生视为最高荣誉。高二“李大钊班”薛欣同学告诉记者:“我们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一光荣集体。”
唐山一中的前身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立的永平中学堂。90年前,16岁的李大钊考入这所学校,立下了为中华而奋斗的决心。而今,这所学校已成为河北省四所窗口学校之一,高考升学率在全省160多所重点中学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大钊母校,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好,更要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唐山一中校长兼党委书记李和平说。由崇拜李大钊,到学习李大钊,唐山一中学生学党史、党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蔚然成风,25%的人写了入党申请书。如今,这所学校已发展学生党员41人,业余党校送走五期共1 000多名学生。以学长李大钊为榜样,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成为这些未来大学生的共同心愿。日前,唐山一中高三学生举行了隆重的18岁成年人仪式,600多学生诵读了李大钊震撼世人的“青春宣言”,庄严地宣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鉴赏要点
跨越时空隧道,感受李大钊的今日风采,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昔日的李大钊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问题探究
1.李大钊为什么会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 可用文中一人物的语言作答。
2.在你的学校所在地,有哪些丰富的教育资源
3.你知道李大钊的哪些名言 至少说出一句。
4.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句,即李大钊的“青春宣言”的理解。
附:参考答案
1.示例:李大钊光明磊落,心地无私,生活俭朴,诲人不倦,是中国人的光辉典范。
2.略
3.略
4.这是为祖国和人民全心全意奉献的精神的体现,让青春为祖国而燃烧,让生命的价值在奉献中闪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要点:
1、反复朗读,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1组)
逼狭(xiá) 崎岖(qíqū) 阻抑(yì) 迷惘(wáng)
2:解释下列生词
(1)逼狭:狭窄。 (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3)阻抑:阻挡、抑制。
(4)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5)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3、课文作者和背景介绍
本文作者 ,字 、河北乐亭人,选自《 》。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 。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在大革命后期的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时值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虽然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着实丰富。
背景补充: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垂头丧气,悲观失望,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站出来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4: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
(1):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如果要鼓励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
明确:明快、雄健、节奏要鲜明、洪亮、磅礴激越的情感,铿锵有力。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的精(“雄健的国民”)
(2)、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的段意。(2组)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第五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
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3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2:当时我们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呢?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学习要点
1、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铿有力,生动形象而富有说服力,这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下列形象找到本体,并体会它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组)
①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 )
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 )
③崎岖险阻的道路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 )
④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 )
⑤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 )
⑥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 )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 )
作者意在激发起国民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让雄健的国民们勇敢、执着的向前拯救危亡的国家。言语中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
师小结比喻的作用:运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丰富了文字的含义和作品的意蕴。
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5组)
明确:不能调换,它们有因果关系:艰难的国运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骑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唯有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3: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明确:“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②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4: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6组)
明确: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5: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7组)
明确:中华民族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观。适逢其会,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千载不遇的好时机。具有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为了建造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就会满怀豪情,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
(三) 品读课文,尝试解决学习要点
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8组)
四:迁移提高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9组)
明确: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四、反馈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试说明第一段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
明确:起总领的作用,点明本文的中心。
2、“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当时正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的最艰难的时期。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号召中国国民拿出雄健的精神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民族振兴的必胜信念和乐观精神。
4、你认为扬子江和黄河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勇往直前的精神。
5、“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有什么意味?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流露了一种不怕艰难困苦,为民族振兴而勇敢战斗的牺牲精神。
6、评价一下,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简练、形象,含义深刻,有鼓动性,催人奋进。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学生版)
班级 学生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一、预习导学
1:掌握加点字的读音
逼狭( ) 崎岖( ) 阻抑( ) 迷惘( )
2:解释下列生词
(1)逼狭:
(2)崎岖:
(3)阻抑:
(4)回环曲折:
(5)亦复如是:
3、课文作者和背景介绍
本文作者 ,字 、河北乐亭人,选自《 》。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 。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在大革命后期的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时值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虽然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着实丰富。
背景补充: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垂头丧气,悲观失望,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站出来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4: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
(1):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如果要鼓励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
5、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
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
2:当时我们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呢?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学习要点
1: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铿有力,生动形象而富有说服力,这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下列形象找到本体,并体会它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①长江大河 ( )
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 )
③崎岖险阻的道路 ( )
④扬子江、黄河 ( )
⑤浩浩荡荡 ( )
⑥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 )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 )
作者意在:
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3: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4: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5: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学习要点
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四:迁移提高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四、反馈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试说明第一段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
2、“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你认为扬子江和黄河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
5、“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有什么意味?谈谈你的理解。
6、评价一下,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
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先生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中的时候,创造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艰难的国运
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学者、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
《口占一绝》
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大的胜利。
诗歌大意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背 景 资 料
读一读,写一写
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x i á
形容十分狭窄。
q qū
山路高低不平,形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
y
阻止,抑制。
qū
曲折环绕。
也是如此。 亦,也。
听读课文,并归纳各段大意。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谈“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
第五段,用扬子江、黄河精神高度概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战斗风貌,号召民众以雄健精神,用顽强斗争创造未来。
(人类)历史道路
民族生命进程
人类历史生活
中华民族史路
中华民族精神
艰难国运
雄健精神
壮美趣味
雄健国民
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第四节开头的一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
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
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是艰难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
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有过这种“有趣味”的经历吗?为什么说“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
“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自主、探究
一、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比喻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增强了说理的透彻性、情感的生动性、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丰富了起来。
艰难的国运
雄健的国民
雄健的精神
林则徐
鸦片战争
李大钊
五四时期
北伐战争
叶挺
刘胡兰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董存瑞
黄继光
抗美援朝
文革时期
张志新
人民群众
无名英雄
无私奉献、顽强拼搏
英勇无畏
一往直前
老师小结:
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这雄健精神就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 为什么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作业:
1、 搜集爱国故事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名人名言。
2、 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