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易卜生戏剧作品
话剧
玩偶之家
A DOLL`S HOUSE
“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一个人。”
目录
知识储备—戏剧常识
01
戏剧大师—走近作者
02
戏剧要素—赏鉴文本
03
知识储备—戏剧常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01
戏剧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01
02
戏剧特点
戏剧文学具有其它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要供舞台演出,要受多方面的制约,便产生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般特点:
一是时间、空间的集中性
二是尖锐的矛盾冲突
三是语言个性化
“三一律”
1
地点一致(戏剧中的动作应发生在同一地点)
2
时间一致(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3
情节一致(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1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2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1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2
戏剧分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戏剧分类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
戏剧的要素
戏剧冲突、
人物、
语言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的要素有四点:
文学要素
即剧本。尤其是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和戏剧语言。
音乐要素
包括戏曲、歌剧中的唱腔、曲子;还包括音乐伴奏和音响效果。
美术要素
包括舞台美术设计、布景、灯光。
舞蹈要素
包括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舞蹈设计。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01
把握戏剧冲突
02
揣摩人物语言
03
欣赏人物形象
04
探究舞台说明
戏剧大师—易卜生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2
一、走近作者
莫里哀:法国戏剧作家,代表作《伪君子》《悭吝人》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人,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和最著名的作家。一生共写剧本26部。代表作《玩偶之家》(1879) ,其他剧作《觊觎王位的人》《社会支柱》《国民公敌》 《海上夫人》等。
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二、社会问题剧:
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
A
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讨论又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
B
三、易卜生对中国的影响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他的短篇小说《伤逝》中,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
1
2
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 ,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曹禺《北京人》、茅盾《虹》也不同程度低受到《玩偶之家》的影响。
《新青年》曾出版“易卜生专号”,胡适推崇并介绍过“易卜生主义”;甚至一些有志于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青年,如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之易卜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3
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
4
四、《玩偶之家》
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戏剧要素—鉴赏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3
教学活动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发展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概述文章内容
发现借据之前
发现借据之后
(看第一封信)
借据问题解决
(看第二封信)
信
娜拉是家庭的女主人,她天真活泼、善良聪明,拥有美丽的相貌和可人的身段。在幼年时,她有父亲呵护,长大后,她嫁给了自己深爱的海茂尔。
多年前,为了给丈夫治病并且不使病重的父亲担忧,她伪造父亲的签名向科洛克斯泰借钱,因此触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当科洛克斯泰将被娜拉的丈夫海尔茂辞退时,娜拉受到了科洛克斯泰的威胁。面对深爱自己的妻子为拯救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海尔茂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担当,对娜拉由原先的甜言蜜语转变为恶言相向。在发现危机解除后,海尔茂的态度又迅速转变为假惺惺的安慰。
目睹自己深爱的丈夫面对危机时的丑恶嘴脸,娜拉幡然觉悟,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毅然出走。
海尔茂
娜拉
阮克医生
柯洛克斯泰
林丹太太
夫妻
同学(现为同事)
同 学
昔日恋人
老朋友
教学活动三—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在不同的阶段,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有何变化?关于海尔茂的动作有哪些舞台说明?说明了海尔茂怎样的形象特点?
发现借据之前
称呼、语言
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
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舞台说明
(动作)
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声音放低些搂着她……
柔情蜜意 深情款款
时间
性格特征
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
犯罪的人下贱女人……
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真是可恶极了……
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
……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
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
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称呼、语言
发现借据之后(看第一封信)
拉住她惊慌倒退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吓了一跳……
舞台说明
(动作)
恶毒冷酷 自私怯懦
时间
性格特征
时间
性格特征
借据问题解决(看第二封信)
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
我的好娜拉……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只要你老老实实……
称呼、语言:
把信抢过来慌忙拆信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舞台说明
(动作)
自私虚伪 假仁假义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表面上:
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
他冷酷、自私、虚伪、专制、怯懦。
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宠物对待,不尊重娜拉,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培养的男权范本
Gurame Presentation Template
娜拉形象分析
娜拉的语言有何变化?你最欣赏她的哪句话?为什么?她是个怎样的人?
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
你做的事情都不错
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
一个人如果到了非死不可……
现在你可以看信了
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
(满不在乎)玩偶老婆、玩偶女儿…你不配教育我……我会努力去吸取…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
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穿外套、戴帽子、拿起手提包、)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你的戒指……
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痛苦不安
伤心绝望
清醒冷静
思考:既然娜拉不会因为假签名事件而受到惩罚,海尔荗也最终宽恕她了,那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认清了海尔茂的本质
01
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她一心爱着海尔茂,不为阮克对自己的痴情所动;她为了所爱的人不惜做出违反法律的事,甚至可以为之牺牲名誉和生命;她渴望得到丈夫同样的真爱,为了这份真爱,她“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但是,柯洛克斯泰的信让她清醒地看到,丈夫并不是真的爱自已,她没有等到“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
02
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她没有人格和尊严,只是丈夫的“玩偶”。为了获得人格尊严和平等地位,她决定离开家庭。
03
①美丽可爱,优雅迷人。
②追求理想的爱情,甘愿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生命。
③善良,富有同情心。老朋友阮克病危前来诀别,她的询问委婉含蓄,不忍心直接发问,用“下次化装跳舞会咱们俩应该打扮成什么”“祝你安眠”等言语和给阮克点烟的行动,给予这位自己的爱慕者以情感的慰藉;她对海尔茂说的“想着快死的朋友,你还有心肠陪我 ”这句话,也流露出对阮克将死的同情与伤感。
④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当她在丈夫无情的咒骂和侮辱中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玩偶”地位后,开始清醒,并对当时的法律、宗教等产生质疑,并果断、坚毅地迈出家门,告别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娜拉形象分析:
教学活动四—归纳艺术特色,把握戏剧冲突
1、本文为了充分揭示海尔茂的本性,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
3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
2
运用“突转”的手法。
1
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4
2、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本质。阅读《玩偶之家》整个剧本,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矛盾冲突,并对这些矛盾冲突进行分类,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请记录在下表之中
矛盾冲突的类型 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人与内心的矛盾冲突
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类型 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人与他 人的矛 盾冲突
人与内 心的矛 盾冲突
人与环 境的矛 盾冲突
娜拉与海尔茂:这两个主人公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围绕着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权利、地位而展开的。
娜拉与柯洛克斯泰:娜拉用假的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以此作为威胁,让娜拉说服海尔茂不要将自己辞退。
娜拉与阮克医生:爱对方与不被对方爱之间的矛盾。
林丹太太与柯洛克斯泰:旧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当娜拉受到柯洛克斯泰的要挟时,她既害怕事情真相被丈夫知晓,又盼望着奇迹的发生,相信海尔茂为了自己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
阮克大夫想向娜拉表明自己的爱慕之意,又害怕失去自己与娜拉的友谊。
娜拉一方面阻挠海尔茂看信,另一反面又期待着海尔茂看到信后主动承担责任。她爱海尔茂,爱自己的孩子,不舍得放弃和离开他们,但又先打算跳水自杀,最后离家出走。
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是大风呼啸的圣诞节前后,这种寒冷的自然环境与娜拉对开启新生活的期盼构成了矛盾冲突。
娜拉与一个男权思想盛行的时代的矛盾冲突。体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灾。海尔茂就是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束缚。
有人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文的核心冲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全剧的中心冲突发生在海尔茂和娜拉之间,起因是一张借据。这张借据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凸显剧作的思想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假若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
A
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
B
对主题的呈现的作用。这个冲突通过普通家庭夫妻关系的不平等引发的家庭矛盾,以小见大地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附庸地位,凸显了呼吁社会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让女性的尊严受到保障的思想主题。
C
戏剧冲突有何特点?
戏剧冲突尖锐激烈。海尔茂自私自利,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娜拉追求妇女解放,不安于“玩偶”地位,于是双方发生了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高度集中。在剧中,作者把海尔茂和娜拉的冲突安排在一个地点(家中)、围绕一件事(借据事件)而展开,戏剧冲突高度集中。
戏剧冲突紧张曲折。在剧中,海尔茂“变色龙”般的变化,娜拉性格、情感的前后变化,构成了紧张曲折的戏剧冲突,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 中,对19世纪女性的地位有清晰的描述:
B
男人弄刀舞枪,女人缝制衣裳;
C
男人用脑思考,女人用心体量;
D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惟命是听;
E
若不是这样,一切都将陷入混乱。
A
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家中操持;
教学活动四 分析文章主旨,思考现实意义
胡适《易卜生主义》(1918) :
“娜拉出走象征她精神的觉醒,即有了个人意志,并懂得为自己负责。如果精神觉醒了,走与不走,就无关紧要了。”
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
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
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首先我是一个人,不是玩偶。她的宣告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
作业
200年前,易卜生以娜拉离家前的一声门响结束了全篇,宣告了娜拉的觉醒。然而鲁迅等人的“娜拉走后的结局将怎样”问题的提出又带给了我们无数沉思。鲁迅曾说过娜拉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请你以“娜拉走后……”为题,为本剧设计一个结尾。
02
在中外名著中,有很多著名的女性人物,比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简爱》中简爱、《德伯家的苔丝》的的苔丝、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这些女性与娜拉相比有何不同 请谈谈你们他们中某个女性的看法。
01
易卜生名言
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
01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02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03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04
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地只靠自己站着的人。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