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魏 徵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作为谏官的魏征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以“诤臣”(诤,即谏诤之意,指直言敢谏)称之,所言多被太宗采纳。因此,唐太宗和魏征向来被视作“明君诤臣”的典范。唐太宗既器重他,又忌惮他。他一生上书二百多次,达数万言。
谏 :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总称。
解题
“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资治通鉴》卷一〇九二)
“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新唐书 · 魏征传》)
下令修建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淮州,狩于济源。
太宗凭什么甘愿接受这些建议?
十思的理想蓝图: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
——苏洵《谏论上》
利诱
第一段分析
(1)作者希望国君明白什么?做到什么?
明确:希望唐太宗明白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尤其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作为大臣如果开门见山,直接讲出,唐太宗未必能马上接受。作者是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树木:求长需固本
水流:欲远需浚源
国家:安邦需积德
固根本 求木长
浚泉源 使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源不深 望流远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总结:反复强调人君
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
第二段分析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赏析:抽象概括历代普遍规律: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赏析: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恭俭下人。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这一句是对段首“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这一问题的总结性的回答。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
总结:从历史教训入手,进一步说明君王厚积德义的重要性。
第三段分析
总结:指出君王厚积德义具体做法,即做到“十思”,从而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古文观止》点评
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德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魏公十思之论,剀(kǎi)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mógào,君臣谋议政事的文体)并传。
魏征的谏议中你认为今人最值得铭记的有哪些?联系实际,说说理由。
人臣进言固当直切无隐,人君纳谏尤当虚怀悦从,若勉听其言后复厌弃其人,则人怀顾忌不敢尽言矣。每阅唐李世民、魏徵之事,叹君臣遇合之际,千古为难,魏徵对李世民之言‘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尝思忠良原无二理,唯在仁君善处之,以成其始终耳。
——康熙
圣君良臣 互相成就
“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
“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
忠臣?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