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木兰诗》类文阅读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⑴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⑵。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⑶。上高堂,行取殿下堂⑷,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⑸,暮得水来归。手为错⑹,足下无菲⑺。怆怆⑻履霜,中多蒺藜⑼。拔断蒺藜肠肉⑽中,怆欲悲。泪下渫渫⑾,清涕累累。冬无复襦⑿,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⒀,助我者少,啖⒁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较计⒂。
[注]⑴遇:通“偶”,偶然。⑵行贾(gǔ):往来经商,去做下贱的事。⑶视马:照顾马匹。⑷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取,通“趋”,快步走。殿,高大的房屋,即上句的高堂。殿下堂,指高堂下的另一房屋。这两句是说叫孤儿做些家务事,一会儿上高堂,一会儿下高堂,就这样上下奔走。⑸行汲:出去打水。⑹手为错:错,一种较粗糙的磨刀石。这句的意思是手裂得简直成了粗糙的磨刀石。⑺菲:草鞋。⑻怆怆:悲伤的样子。⑼蒺藜(jí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上,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开黄色小花,果皮有尖刺。⑽肠肉:这里指小腿肚子的肉。⑾渫渫:水波连续的样子,这里是指泪落不断的样子。⑿复襦(rú):短夹袄。⒀反覆:翻倒。⒁啖:吃。⒂较计:即计较,纠纷的意思。
鉴赏要点
《孤儿行》与《木兰诗》都采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木兰诗》详细地叙述了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凯旋归家的故事情节;而《孤儿行》详细叙述了兄嫂是如何虐待孤儿的,略写周围人的自私。本诗叙事性极强,可与课文的叙事手法作比较阅读。
问题探究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使我朝行汲( ) 怆怆履霜( )
泪下渫渫( ) 啖瓜者多(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孤子遇生
(2)行取殿下堂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兄嫂令我行贾
(2)手为错
4.本诗中写了哪几件事反映孤儿的“苦”
附:参考答案
1.jí chuàng xiè dàn
2.(1)“遇”通“偶”。(2)“取”通“趋”。
3.(1)古义:经商;今义:姓氏。(2)古义:一种较粗糙的磨刀石;今义:不正确的。
4.两件事:一是兄嫂的虐待,一是翻车时的无助。5.略(可以围绕对孤儿的同情来写,也可以用自己现在的生活环境和孤儿的相对照,写自己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了解对偶、顶真、互文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研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妙处。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美国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动画片导入课。
2、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3、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注意听准读音,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拍等。
2、朗读比赛
3、疏通文意。
1)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明确:A、这两句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得胜归来。
B、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C、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分析修辞职手法。分别是:互文、对偶、顶真)
2)比一比,看谁先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找的最快最多的获胜。
4、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还乡团聚、比喻赞美)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喜欢木兰,因为从_____的句子,我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学生回答)
明确:
木兰是一位勤劳、善良、淳朴、孝顺、坚强、勇敢、机智的古代巾帼女英雄,她不慕名利,热爱亲人、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和平。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四、本诗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
( 分析:诗歌的主题不在于表现主人公克敌建功、征战沙场,而在于表现木兰深明大义、温柔孝顺、勤劳善良、勇敢坚强、不慕名利、热爱亲人、热爱和平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小结: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的情节都是详写,而第四段“十年征战”是略写。这样安排能突击中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五、拓展延伸
1、历史上不仅有花木兰这一个巾帼英雄,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明确:如居里夫人终生追求对于科学的探索,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刘胡兰面对屠刀无所畏惧;穆桂英,佘老太君等杨门女将;王昭君出塞;秋瑾为了推翻清朝政府而牺牲;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诗歌风格刚健质朴、语言凝练生动,让我们在欣赏中体味木兰婉的女儿情怀、豪迈的英雄气慨,更让我们明白,性别不是成功的障碍,只要有自信,就能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七、布置作业(下面各题任选一题)
1、奔赴战场途中的想法(心理描写)
2、扩充诗中战争场景(场景描写
3、以“心目中的花木兰”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思考。
附板书: 木 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坚强、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4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词》之后,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要求:注意听准读音,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拍等。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听录音朗读课文
这首诗大多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
要求:
1.读准字音
2.处理好语速和节奏
3. 把握情感
朗读节奏示例: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默读并借助注解了解课文大意,同学们也可以互相合作,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
将军和壮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胜利归来。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对偶)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顶真)
找一找
排比
顶真
互文
对偶
概括1-6自然段的意思。(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1、停机叹息
2、代父从军
3、奔赴战场
4、十年征战
5、还朝辞官
6、还家团聚
7、比喻赞美
花木兰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你特别欣赏她的哪一点?请结合诗中的描述,用下面的句式来发表你的意见。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我喜欢木兰,因为从“ ”句子,我看到了她是 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
木兰是一位勤劳、善良、淳朴、孝顺、坚强、勇敢、机智的古代巾帼女英雄,她不慕名利,热爱亲人、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和平。
本诗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
1、停机叹息
2、代父从军
3、出征准备
征途跋涉
4、十年征战
5、辞官还乡
6、合家欢聚
7、比喻赞美
(详)
(略)
(详)
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拓展延伸
1、历史上不独有花木兰这一个巾帼英雄,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1、补充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想法(心理描写)
2、扩充诗中战争场景(场景描写)
3、以“心目中的花木兰”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思考。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木兰诗》2004—2013中考阅读试题一网打尽:3个试题
1【2013湖北省荆州市】二、古诗文阅读(24分)
【2013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013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13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说符》)
注:①[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 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6.(2分)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C.然足下卜之鬼乎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7.(2分)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
A.皆次当行(行:行军) 会天大雨(会:恰逢)
B.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怜之(怜:爱戴)
C.念鬼(念: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D.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
8.(2分)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9.(2分)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10.(2分)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11.(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知之。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3.(8分)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流淌着数不清的正能量。“出淤泥而不染, ① ”,透出的是品性高洁的正能量;“ ② ,不汲汲于富贵”,传递的是淡泊名利的正能量;“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到的是济世情怀; “ ④ ,后天下之乐而乐”,听到的是忧乐心语;“人有悲欢离合, ⑤ ”,安慰了多少离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 ”,鼓励了多少后辈!“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 ”,是重新扬起的希望;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 ”,是以死明志的决心。让我们诵读经典,滋养人生,传承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2013答案】6.D 7.B 8.C 9. C 10.A
11.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12.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吗?
13.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不戚戚于贫贱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 ⑤月有阴晴圆缺 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留取丹心照汗青
2.2011聊城市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策勋十二转 ②当户理红妆
6.第①段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2分)
7.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2句)
答案:5.①记功 ②窗户
6.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激烈悲壮。
7.“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3【广西百色市】三(二)古诗词鉴赏(4分)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⑴我们使用的许多成语都出自古代名篇,例如 就出自《木兰诗》。(1分)
⑵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请结合节选部分的诗句分析这一手法。(3分)
泼墨如水:
惜墨如金:
【答案】15.⑴扑朔迷离(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⑵泼墨如水:“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具体描写战前的紧张和忙碌;或“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具体写出紧张的战争氛围和木兰的思亲之情。
惜墨如金:“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