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B)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23 18: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 2022-2023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地理(B)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 选择性必修一至选择性必修二(新教材)。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山东某地一幢住宅楼及某日正午时刻的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 1-3 题。
1.据图推断该住宅楼前阳台朝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此日该地的夜长最接近( )
A .11 小时 20 分 B .10 小时 40 分 C .13 小时 20 分 D .12 小时 40 分
3.该地某中学学生画的该日学校旗杆影子的轨迹, 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
验区”建立。结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完成下面 4-5 题。
4.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5.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主要价值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 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下图为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 C 处海区盐度较低,读图完成下面 6-8 题。
6 .M 洋流的性质和流向为( )
A.暖流,向南 B.寒流,向北 C.暖流,向北 D.寒流,向南
7 .M 海区和 A 海区的盐度高低及理由分别是( )
A .M 高,蒸发旺盛 B .M 低,降水多 C .A 高,蒸发旺盛 D .A 低,降水量小
8 .C 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高 B.密度大 C.降水较多 D.河流注入
2022 年工信部等 10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
国内制造业有序转移,同时希望将更多的制造业留在国内。据此完成下面 9-10 题。
9.中西部中小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首先是要( )
A.做好产业定位 B.培育科技人才 C.加大政策扶持 D.优化人居环境
10.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过程中将更多的制造业留在国内,可以( )
①避免产业空心化②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③保持完整工业体系④重构国内单循环发 展格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合通达性是指一点到区域内所有点的空间阻隔, 阻隔程度越低, 通达性越好。城市潜能 即城市的发展潜力,一般面积越大、人口越多、距离区域中心越近, 城市潜能越大。图示为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人口、交通网络及空间阻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11-13 题。
11.武汉城市圈中( )
A.孝感比天门提供的服务种类要少
C.城市体系中黄冈的服务范围最大
B.咸宁比黄石的服务等级要高
D.鄂州比仙桃的服务功能要多
12.下列城市间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孝感—鄂州 B.武汉 —天门 C.鄂州 — 咸宁 D.黄冈 —孝感
13.未来潜能最大的城市是( )
A.孝感 B.鄂州 C.黄冈 D.黄石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各垂直带上不同植被类型面积占比。读图, 完成下面 14-15 题。
14.该山脉可能为( )
A.天山 B.秦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15.海拔 1500-2000 米范围内,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灌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
第Ⅱ卷
二、解答题 :本大题包括 4 小题, 共 55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1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6 分)
2022 年 10 月 17 日,强冷空气再次南下影响到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同时,台风 “纳 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 18 日经过图示海域, 19 日开始迅速减弱直至消 亡。在其经过台湾附近时,给台湾东北部带来强风暴雨天气。下图为 2022 年 10 月 18 日 8
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
(1)推测 17 日到 18 日台风“纳沙”移动路径的形成原因。(6 分)
(2)说明 17 日到 19 日台风“纳沙”北部外围风力变化特点。并在下面的框格里画出台风气流运 动示意图。 (4 分)
(3)说明受台风“纳沙”的影响,台湾的东北部出现暴雨的原因。 (6 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9 分)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 地势 展宽、变缓,形成辫状水流,冰川融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 下图示意终碛堤与冰水扇位置及形态。
(1)指出终碛堤堆积物的主要特点。 (2 分)
(2)指出冰水扇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物粒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成因。 (4 分)
(3)简述冰水扇辫状水流的形成条件。 (3 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从一个农业大省变成工业大省,集齐了联合国定义的 41 个工业大 类, 是我国工业产值排行第二的省份, 也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 是地地道道的“工农 双修”。2018 年 1 月 3 日,山东被确定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将以前发展经济主要是靠土地、劳动力、资源之类的要素,
转化为依靠技术、知识、数据、信息这些新的要素。下图为山东省地理位置及交通图。
(1)分析山东省得以“工农双修”的优势条件。(6 分)
(2)列举“新旧动能转换”中“旧动能”产业和“新动能”产业。(4 分)
(3)简述“新旧动能转换”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 分)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一乌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干流总落差 2000 多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 成为盘活贵州省经济的命脉。
材料二下图为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示意图。
(1)材料二图中显示的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应注意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什么? (6 分)
(2)乌江流域开发的主要方向有哪些?(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6 分)
地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A C D A D A B
11 12 13 14 15
D A C B C
16.【答案】 (1)17 日到 18 日台风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北侧大陆有冷高压, 受冷空气南 下影响台风向南移动;北部的冷锋偏北风势力较强,受偏北风影响台风向南移动。
(2)17 日到 18 日台风北部外围风力不断增强, 18 日台风北部外围风力达到最强, 18 日到 19 日迅速减弱直至消亡。台风气流运动示意图如下:
(3)该季节台湾盛行东北风,东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水汽;湿润气流被台湾山脉 抬升,多地形雨;台湾东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盛行东北风,使东北风增强。
17.【答案】 (1)杂乱无章,棱角分明。
(2)颗粒粒径越来越小。冰川融水形成水流, 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
(3)地势展宽、变缓,流水侵蚀。
18.【答案】 (1)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平原面积广大;温带季风气候,且海洋性强;便利的 海运和陆路交通,便于与北京、天津、上海等联系, 拓宽市场; 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料 和产业基础;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农机、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等。
(2)“旧动能”产业:采矿;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煤炭;焦化;纺织; 水泥等。 “新动能”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化工; 新材料;新能源;新医疗(或 医养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智慧海洋产业(或现代海洋产业);现代高效农业; 现代金 融产业等。)
(3)培育新的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和升级; 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提高了资源(或经济要素) 的配 置效率;改善了环境质量,减轻了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
19.【答案】 (1)梯级开发。应注意避免水电工程建设造成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 破坏山
体的稳定结构, 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他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通过兴建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本地 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