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训练2 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
一、选择题
1.1900年成立的英国工党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是 ( )
①自由资产阶级 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③工人阶级上层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马克思曾经指出:两党制,无非是资产阶级“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即被另一只手抓住”。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 )
A.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B.两党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
C.形式上是两党,实质上是一党
D.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轮流执政
3.在如今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状况,史称“驴象之争”。那么,开创两大政党轮流治理国家新局面的是 ( )
A.林肯 B.华盛顿
C.格罗夫·克利夫兰 D.肯尼迪
4.德意志帝国时期,政党难以对施政方针产生很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和小企业的盛行
B.政党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C.政党之间相互制约和摩擦
D.政体的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5.19世纪中叶以后,意大利没有形成规范的政党制度,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B.曾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落后
D.世界工业垄断地位丧失
6.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建设推动了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积极作用是 ( )
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推动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执政党对权力的滥用 ④人民群众的某些要求可以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主党和共和党从来没有遇到过强大的对手。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重要的第三党,如1968年美国独立党候选人获得了全部选票的13.5%;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作为独立候选人竞选也未能获得成功。今年的独立候选人拉尔夫德尔也宣布退出了竞选。
——《民主党、共和党一直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舞台》
材料二 2000年大选,布什、戈尔相持不下,在佛罗里达展开激烈的计票战。最后由最高法院裁决,终止佛罗里达的重新计票,把布什送进了白宫。无怪许多人开玩笑说,布什不是选出来的,是最高法院任命的。
材料三 2008年总统梦落空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决定自行吸收1 310万美元的竞选债务。她在向选委会申报的资料中,打消了她在竞选期间,自掏腰包垫付的竞选花费。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也曾经在2008年11月3日花费在广告上的钱大致超过奥巴马
1 000万美元。
材料四 共和党3天时间就在15个关键州造访了400万户居民,打了900万个电话。民主党一方也不甘示弱,宣称已经在全美为总统候选人打了2 350万个电话,敲了超过800万扇门,为了能在大选日把更多自己的支持者拉出来投票,两班人马纷纷宣传自己,而且还推出了照看孩子和搭便车等免费服务,吸引选民投票。
请回答:
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近几十年总统大选
年份 总统 党派
2009~2013 奥巴马 民主党
2001~2009 小布什 共和党
1993~2001 克林顿 民主党
1989~1993 布什 共和党
1981~1989 里根 共和党
1977~1981 卡特 民主党
材料二
驴象之争 总统大选跷跷板 经济问题
材料三 美国早期的议员麦迪逊则认为:“没有哪个自由国家不存在党派,因为党派是自由的必然产物。”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政治中的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漫画与材料三所反映的美国政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B 2.B 3.C 4.D 5.D 6.D
7.材料一:民主党、共和党一直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舞台。
材料二:分权制衡的原则无处不在。
材料三:政治选举与金钱政治。
材料四:两党制衡有利于人民部分利益的实现。
8.(1)长期以来,美国实行两党制,民主党与共和党交替上台执政。
(2)美国允许多个政党存在,标榜“自由”,其中最主要的是民主党与共和党,并交替上台执政,虽然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攻击,但其本质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训练3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 )
①封建残余大量存在 ②农民反抗斗争激烈 ③西学东渐潮流的冲击 ④民主政治基本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揭开自由民权运动序幕的是 ( )
A.《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上呈天皇,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B.立志社、爱国公党等自由民权团体纷纷成立
C.伊藤博文遍访欧洲,考察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
D.“枢密院”与议会和内阁形成鼎立之势
3.下列有关日本著名政治家板垣退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曾经参加过明治维新运动
B.要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权利
C.自由民权运动的坚定领导者
D.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
4.根据1889年的日本天皇御赐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作为行政机关的内阁与日本议会之间的关系是 ( )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内阁对天皇负责,与议会无关
C.内阁对议会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D.议会对内阁负责,内阁有权解散议会
5.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派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6.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请完成:
(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日本两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特点。
(2)这部日本宪法与其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右翼势力有何关系?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立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察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1882~1883年,受天皇政府委派,伊藤博文遍访欧洲,考察各国的宪法和政治制度。 ——《人民版·选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2)指出明治时代的日本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说明日本向西方学习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何意义?
答案
1.A 2.A 3.C 4.C 5.A 6.C
7.(1)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君主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元首,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日本:名义上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却规定天皇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或解散议会等实权;众议院由选举产生,对选举权又做出种种限制;议会拥有立法权,却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内阁只对天皇负责;在天皇身边设立“枢密院”,名义上是咨询机构,却拥有最高决策权,与议会和内阁形成鼎立之势。
(2)《大日本帝国宪法》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其保守性显而易见。而这正是后来日本右翼势力泛滥的历史根源。
8.(1)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有效的实地考察;政府部门鼓励、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向西方的学习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技术人才;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未全盘西化,在精神上将神道定为国教,以确立天皇的崇高地位。
(2)推动了日本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状态,为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3)成果: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于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意义:标志着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日本基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是亚洲的第一部宪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训练1 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英国《阿斯奎斯法案》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遭到了上院的坚决反对
B.强化了下院的政治权力
C.主要内容涉及财政法案
D.有利于政治民主的发展
2.欧美民主政治扩大的背景是 (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相对稳定 ②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③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民主运动 ④资产阶级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历史现象与美国的“进步运动”没有关系的是 ( )
①《进步与贫困》的出版 ②《城市之羞》的出版 ③反对托拉斯不法行为的运动 ④市政改革中提出“还政于民”的口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劳动阶级争取普选权斗争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
①意大利 ②比利时 ③奥地利 ④葡萄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在1893年的五一节示威游行中提出了“争取普选权”口号的国家是 ( )
A.比利时 B.奥地利 C.法国 D.德国
6. 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民主的扩大 ( )
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②发挥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③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实质上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在英国,用金钱贿赂选民的腐败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在1880年的议会选举中,麦克尔斯菲和桑贵克两城市的选民大约有半数有接受贿赂等不法行为。为纠正这种弊端,国会于1883年通过了《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它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正当使用范围,要求由一名合法的选举工作人员负责选举费用的使用,他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全部账目,该法还明确了哪些行为属于违法之列,规定对违法者进行罚款、监禁、剥夺政治权利7年等惩罚办法。这虽然不可能根除选举中的腐败现象,但以后的舞弊行为确实明显减少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是在什么背景下通过的?
(2)《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有何积极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1.A 2.D 3.D 4.B 5.B 6.A
7.(1)19世纪末,英国用金钱贿赂选民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国会通过了《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
(2)《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举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使议会下院的议员更为广泛地代表民意。
8.(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
(2)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3)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即可,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