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运用借助图片、做动作等形式读准并理解“尽管、尽心竭力、可怜、挪动、笨拙”等词语,会写“纺、织、编”三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抓住“挪动”等关键词句感受小毛虫的可怜和笨拙,初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圈划关键词句整体感知小毛虫经历的变化,并学会借助图示和关键词句复述小毛虫变成茧。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单 老师:PPT、板贴、生字卡片
【过程预设】
【课前谈话】
创设情境:昆虫音乐会
1.PPT出示《昆虫音乐会》
先出示昆虫鸣叫声,再出示昆虫图片;
2.学习“生机勃勃”
引出课文句子:是啊,(出示课文句子)大大小小的……
请学生读句子:请你把它放回句子中,读出生机勃勃。
3.引出课题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里,有一条小毛虫,它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这节课就跟老师一起走进这节课。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一: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初读要求:
在学习这个有意思的故事之前,老师有两个小要求,大家仔细听。
学习活动一:
1.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认一认:把课文生字读一读。
3.想一想: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二)集中识字,扫清障碍
1.学习 任何、仿佛;挪动、挣脱;可怜、愉快
学生说发现,借助偏旁理解词语
2.学习多音字“尽”
出示生字卡片:尽管 尽心竭力
(1)师讲解读音,每个词教读两遍
(2)两个词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板块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找出变化,给图片排序
(二)认识名称,
你能看着这个板书,连起来说说看,小毛虫有哪些变化呢?
(三)初次串讲
用上“先……然后……最后……”讲一讲
板块三: 走进小毛虫,感受“可怜”和“笨拙”
(一)感受“可怜”
自由读1.2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1.学习“可怜”
(1)出示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怜是一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呀?
(2)你从哪里读出可怜?
预设1: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指导朗读,读好“既、也、更”。
2.小结学习方法
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可怜的意思,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个好办法。
(二)感受“笨拙”
小毛虫除了可怜,它还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
1.学习“挪动”
(1)出示生字卡片,教读。
(2)做动作,理解“挪动”
(3)感受小毛虫的“挪动”
(4)理解“九牛二虎之力”、“一点点”
你从哪个词看出来它的不轻松(九牛二虎之力、一点点),这是多大的力气啊?
出示句子: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理解“笨拙”
出示生字卡片:笨拙
认读后联系上下文理解
板块四:借助提示,讲讲故事
(一)默读课文,找关键语句
学习活动三:
默读3.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毛虫的想法,用波浪线画出它的做法。
(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1.师举例子,小学生该做的事情?
2.请生自由举例子,讲述自己的理解
3.理解小毛虫“应该做的事情”,板贴“抽丝纺织”
4.借助图片理解“茧屋”,板贴“茧屋”
(三)理解“尽心竭力”
1.学生自由说什么叫尽心竭力(就是很努力的)
2.联系上下文,小毛虫是怎么尽心竭力的呀(一刻也没有迟疑……)
3.串联全文,理解“尽心竭力”。
(四)尝试借助关键词句和图示,复述故事
1.自主练习
2.指名讲一讲
板块五:复现生字,指导书写
(一)儿歌复现,指导书写
1.出示儿歌,拍手朗读
小毛虫,真神奇。
不怕吃苦不心急,
抽丝纺织最要紧,
编织茧屋它最行,它最行!
2.指导书写“纺、织、编”
(1)解字义
说绞丝旁的字理:甲骨文像一小束丝拧在一起的样子。那一提是拧的时候打的结,千万不能忘了。
(2)说字形:绞丝旁可有礼貌了,它跟其他字组合的时候还会避让呢。写字的时候注意穿插避让
(3)师范写“编”字
(3)写字,适时提醒写字姿势
(4)交流反馈,星级评价。字写正确一颗星,左右结构安排恰当一颗星,穿插避让一颗星。
3.总结:这节课我们跟着小毛虫一起变成了茧,还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小学生该做的事情。
【板书设计】
小毛虫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毛虫(图) 茧(图) 蝴蝶(图)
可怜 抽丝纺织
笨拙 茧屋
九牛二虎 尽心竭力
挪动
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