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归类等方式识记“挪、尽”等12个生字。指导书写“纺、织、编”三个生字,初步学会左窄右宽汉字的书写方法。
2.借助图片和关键词语,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习联系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尝试用联结线勾画词语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分组、归类等方式识记“挪、尽”等12个生字。指导书写“纺、织、编”三个生字,初步学会左窄右宽汉字的书写方法。
2.学习联系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尝试用联结线勾画词语之间的联系。
难点:
学习联系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尝试用联结线勾画词语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生字卡片、板贴、吸铁石。
【过程预设】
板块一:游戏导入 揭示课题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进行对对子游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文与最后一对对子有关,你们想学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只小毛虫,学习有关它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板块二:读好字词 整体感知,
学习活动一: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小毛虫变成蝴蝶,中间还经历了哪个阶段?
(一)分组、归类认读生字
1.认读词语,发现规律
(1)出示四组带拼音词语:
尽管如此 尽心竭力
仿佛 任何 纺织
(2)指名读、齐读并正音。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别的?
发现规律:第一组多音字,第二组是同偏旁的词语(积累三组类似的词)。
(3)积累同偏旁的其他词语:
虫 蜘蛛 蚂蚁 蝴蝶
扌 拍打 指挥 拥抱
ロ 呼唤 呼喊 吵嚷
(4)小结:同偏旁的词一般情况下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或者相关的,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平时可以多多积累哦。
(二)分送词语,了解内容,
1.出示三组有关小毛虫三个阶段的词语:
可怜 挪动
抽丝 编织
灵巧 挣脱
(1)齐读词语。
(2)你能将这三组词语送到对应的图片下方吗?请生送词语。
2.借助图片和关键词语,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开始,这只 ,接着 ,最后 。
(1)挑选词语补充句子,根据提示练说主要内容
(2)指名说。
板块三:联系下文 感知形象
(过渡语:让我们先一起走近这只可怜的小毛虫)
(一)聚焦词句,理解“可怜”的毛虫
1.你觉得怎么样是可怜?
2.对了,别人有的你没有,别人会的你不会,这就叫可怜。
出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1)对比朗读。
(2)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们看到了一只可怜的小毛虫?
(3)边交流,边板贴。作者用了哪些词将小毛虫不会的这些事串起来的?引导发现“既……也……更……”这个关联词。
(4)你能将叫小毛虫的可怜读出来吗?
(5)总结示范:像这样划出句子,再圈出关键词并打上联结线的方法就叫联系下文。
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写小毛虫可怜的内容,请你们拿起笔,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让你感觉小毛虫很可怜的句子。
(1)交流反馈。
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2)根据字面意思,借助图片,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3)你能将小毛虫这种可怜、艰难的样子读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走进“灵巧”的蝴蝶
学习活动二:(5分钟)
1.默读第7自然段, 用“_____、 、 ”的联结符号,标记出体现蝴蝶灵巧的地方。
2.同桌讨论圈画的理由。
1.请同学们也先圈出蝴蝶的灵巧,然后默读课文,用上老师的这些联结符号,标记体现蝴蝶灵巧的地方。
2.请用上“既……也……更……”说说灵巧的蝴蝶会做什么?
3.分角色对比朗读,再次回味。
板块四:观察发现 写好生字
(一)通过儿歌复现生字
化蝶歌
小小毛虫真可怜,
抽丝纺织编成茧。
挣脱茧子化蝴蝶,
飘然而起飞不见。
(二)指导书写 “纺、织、编”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纺、织、编”这三个字,发现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引导发现共同点:1.都是 “纟” 2.都是左窄右宽3.三个字中“丿”都撇到“纟”下方。不同点:右边部分高度不同。
2.师范写“编”。
3.生练写(提醒写字姿势),师生共同评价。
评价标准:书写顿笔☆ 结构正确☆ 笔画位置☆ 干净美观☆
4.同桌互评。
【阅读推荐】
小朋友们课后还可以看看《丑小鸭》,这也是一个有关改变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毛虫
可怜 挪动 抽丝 编织 灵巧 挣脱
小毛虫 茧 蝴蝶
联系下文
可怜 ? 灵巧
既 不会唱 轻盈的翅膀
也 不会跑 愉快地舞动
更 不会飞 飘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