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1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1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23 22: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作为起始课引入了在这一领域常用的工具——模型。科学家在进行此领域的研究时,也会把已知表达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得出新知,再通过实践观察验证新知。在课上通过制作模型帮助学生整理已掌握的知识,并希望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应用到后续的各个主题研究中,从而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相关科学知识。
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对地球与宇宙空间领域内容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
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和交流,有综合考虑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
难点:能用模型准确表达解释自己所了解的地球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一份。
小组:
地球结构模型:直径7cm的泡沫半圆球、两种颜色的橡皮泥
海陆分布模型:直径为25cm的泡沫球(标注东西半球以及赤道)、 绿色陆地轮廓贴纸
地球自转模型:直径为25cm的泡沫球半球2个、竹签45cm一根
【教学过程】
聚焦
大家在课前已经对与地球有关的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展示截取的学生问卷个别典型)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为了便于研究,老师将这些与地球相关的知识和问题分类整理(将学生记录单中的地球知识以及问题进行分类罗列)请学生对知识进行补充或者回答提出的问题。
大家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观点我们目前无法判断对错。科学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初步的模型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观察验证,我们是否也可以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知识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呢?
揭题:我们的地球模型
探索
(一)交流与地球相关的材料
我们收集了这么多有关地球的知识和问题,他们都能用制作模型的方法来验证吗?
学生排除一些不适合做成模型的问题以及知识。
看来有些问题用模型解释不了,那我们今天就先来研究这些模型能够表达的知识。我们能做什么类型的地球模型?表达地球的什么知识
预设:可以做解释地球结构的结构模型、展现海陆分布的海陆分布模型、演示地球自转的自转模型。
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一些与这些模型相关的资料,老师对几个同学进行了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模型选一组学生播放他的资料介绍视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
(二)制作模型
介绍材料
地球结构模型:直径7cm泡沫半球代表地核、两色橡皮泥
海陆分布模型:直径25cm泡沫球(标注东西半球以及赤道)、绿色大陆轮廓贴纸贴纸
地球自转模型:直径25cm的泡沫半圆球2个、竹签45cm1根
温馨提示:
仔细阅读相关材料后再开始制作。
如果你的资料不能够帮助你完成制作可以求助老师的锦囊
制作完成后认真完成记录单第1和第2部分并整理材料
学生活动(12分钟)
三、研讨
(一)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每种模型选择一个学生在展台上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用模型解释科学知识,其他学生观察模型并进行补充和完善。
分享要点: (1)模型名称以及制作过程
边讲边演示模型能解释的科学知识
听了别人的汇报之后,你有什么要改进的吗?小组讨论2分钟完成记录单上第三部分。
请几个学生汇报(每种模型请1-2人)
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改进的方案,科学家和你们一样完成初步的模型之后,会对模型进行不断地升级迭代,加以修正使模型更科学,贴近事实。
对于这三组不同的模型,他们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展示三个模型的实物图片)
预设:相同点:都是球形的
不同点:每个模型解释的知识不同
今天制作的地球模型还是比较粗糙,它们只能帮我们解决一部分关于地球的知识,地球仪作为一个比较精密的地球模型,我们能不能从这个模型上获得更多知识呢?(播放地球仪视频)
地球仪能解释我们所有的问题吗?剩下的问题同学们在本单元后续的学习中会找到更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