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4 21: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大象的耳朵》教学活动设计(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材 )
教学课时:2课时
文本教学解读: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告诉学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8自然段)采用反复的情节,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发展,描述小动物们的质疑,以及大象因为小动物们的话而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
第二部分(第9至第13自然段)讲大象让自己耳朵竖起来却遇到了麻烦,从而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全文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呢?是大象在实践中感悟到的,一味听从别人的看法,不仅会给自己造成苦恼,还会带来很多麻烦。由此及彼,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能够自己借助音节朗读课文,同时他们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也能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东西,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字理,结合语境等方式来认识本课“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理解“耷拉”等词语,会正确书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语气词和问句读好小动物们的对话,学习运用语气词进行想象说话,演读故事。
3.借助想象续编故事,并在拓展阅读故事中,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认识本课“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理解“耷拉”等词语,会正确书写8个字。
2.抓住语气词和问句读好小动物们的对话,学习运用语气词进行想象说话。
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需要通过多次实践尝试才能实现的。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言语交际的表达的经验。唯有遇到新的言语经验,冲破他原有的言语经验,才能够建构新的言语经验,发展他的言语能力,指向能力的培养。我的语文课堂就是抓住新鲜的言语材料,基于学生原有的言语经验,在冲击比较连接当中,打破学生原有的言语结构,发展他的言语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学习活动一:看信息,猜动物
1.孩子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
2.依次出示动物身体的部位特点短语词条—(猜动物)
全身白 长耳朵 短尾巴(兔子)
尖尖角 长胡须 爱吃青草(山羊)
四条腿 大耳朵 长鼻子(大象)
学习活动二:初读文,识字词
(一)初读文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写课题。
2、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孩子们打开课本86页,去读读课文吧!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地方,需要大家帮助呢?
这么自信呀,课文中有个句子可难读了, 谁来挑战一下?
教学难读的句子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1)指名读
预设生1读:看来,这耳朵眼儿有点难哦!跟着老师来,别慌,眼儿轻轻带过 跟读眼儿,耳朵眼儿
(2)开火车读
(3)齐读。
我们再把它放到句子中去,谁来试试看?
(二)识字词
1、出示图片“烦”,猜猜这是什么字?
你怎么猜出来的?
出示“烦”的字源解说:左边是个火,表示热,右边的页表示头,头脑发热如火烧,很不舒服。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啊!
2、学生组词
3、出示词语,积累词语
烦躁 烦恼 心烦意乱
4、现在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相信你会读的很好。齐读。
学习活动三:找变化,提问题
1、课文中大象的耳朵到底什么样子呢?请你们在去课文中找一找。
2、聚焦第一小节: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这儿有个多音字,需要我们注意。
重点指导“扇”多音字,出示4组词语
扇子 扇呀扇 风扇 扇动翅膀
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
表示东西的时候读第四声。
(2)学习 “耷拉”,引导说话
这个句子里边还有一个新词,出示“耷拉”一起读
明白它的意思吗?
做做耷拉的动作。
(出示图片)
小狗耷拉着——
小鸟耷拉着——
(3)再读句子
3、大象的这对大耳朵总是耷拉着,故事当中他的耳朵还会出现了几次变化呢!
学习任务一:
1、两人合作,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大象耳朵几次变化的句子。
2、读读找到的句子,想想大象的耳朵有什么变化,请圈一圈词语。
交流反馈: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1)指名读句子。
反馈交流,出示板书词条:
耷拉着 撑起来 放了下来
(2)看着这个变化的过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大象的耳朵本来是耷拉着,为什么要撑起来?
学习活动四:读问句,演故事
(一)抓语气词,读问句
1、学习任务二:
(1)默读第1——8小节,找一找,圈一圈哪些小动物来说大象的耳朵了。
(2)用波浪线画一画小动物说的话。
交流,板贴:兔子 小羊 小鹿 小马 老鼠
2、读问句
(1)读读小动物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是怎么耷拉着的呢?
预设1:都是问句。都是问大象耳朵怎么耷拉着。
谁能来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
评价:小尾巴翘起来了,真好。
预设2:都有表示问的语气词
指导抓住语气词朗读问句。
(二)用词语,想象说
1、小兔和小羊很奇怪,其他小动物也很好奇,他们会怎么说呢?你们能不能也选用语气词来问一问大象呢?
啊 啦 哇 吗 呀 吧
( )说:“ ?”
同桌互说——指名说
(三)创情境,演一演
1、如果你是大象,听着大家的话,会觉得怎样?
请你加上表情动作来读读大象的话。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2、分角色,演一演
学习任务三:
四人一组,一人当大象,其他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物角色,合作演一演对话。
小组展示,进行评议。
学习活动五:念儿歌,写生字
1、念儿歌,巩固生字:
大象耳朵像扇子,
成天耷拉令人奇,
忙用竹竿将耳竖
虫子飞进把舞跳,
吵得大象痛又烦,
又把耳朵放下来。
2、学写生字:
仔细观察:扇和痛两个生字的异同点,提醒注意的地方。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
4、展示评星,再临写一个。
第二课时
学习活动一:复习词语,一讲故事
1、复习字词
2、看板书,讲一讲大象放下耳朵的过程。
学习活动二:体会心烦,再讲故事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象为什么把耳朵竖起来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又让大象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呢?请默读课文9-13自然段。
(1)预设1: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大象觉得很麻烦)
预设2: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2)想象,体会“大象又头痛,又心烦”的心情:
大象刚想睡觉的时候,蚊子飞来了,钻进大象的耳朵里,把它当作 ,大象被吵的无法入睡。
小蜻蜓飞走了,大象刚想睡觉,小苍蝇又飞来了,他在大象的耳朵里 。
2、角色换位:大象大象,虫子们老在你的耳朵眼儿里跳舞,你觉得怎么样?
板贴:头痛 心烦
你想说什么?
3、经过这次折腾,大象终于明白了:
朗读句子:
“我是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4、看板书,再讲故事
你能再次看着黑板上的词卡,把故事讲完整吗?
学习活动三: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大象把自己的耳朵放下来后,谁看见了?又会说什么呢?
大象又会怎么说?请你展开想象,把故事继续编下去。
大象把耳朵放下来了。
( )问:“ ?”
大象说:“ 。”
2、看来大象是真的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引读:“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学习活动四:拓展阅读,深入明理
1、阅读故事《小猫剃胡子》,说说小猫为什么剃胡子。
2、小猫听了别人的话,剃了胡子,捉不到老鼠。如果你是猫妈妈,会对它说什么?
再读句子: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板块五:识字字形,学写生字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会写的2个生字,跟随老师书空。
2.学写生字:慢、遇、兔、安、根、最,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提醒注意的地方。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
4.展示评星。再临写一个
大象的耳朵
板书设计: 撑起来
? ?
耷拉着 放下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怎样依据低段儿童的学情,努力追寻识字课堂的情趣化,识字学习的自主化,在扎实高效的课堂中习得语言呢?
一、目标集中,板块鲜明
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识记生字,积累语言,基于这一主要目标,本课教学为2课时,每个课时以个四板块推进学习活动,第一课时:(一)看信息,猜动物;(2)初读文,识字词;(3)找变化,提问题;(4)读问句,演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一讲故事;(二)体会心烦,再讲故事;(三)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四)拓展阅读,深入明理;(五)识字字形,学写生字。无论是哪一板块的学习活动设计,都是围绕识记生字,在多形式的朗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每一个环节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猜谜助力,情趣识字
依据本课的教材特点,看图猜谜导入,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强弱。二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学时,我运用随文识字的办法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能使课堂增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学以致用,发展语言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积累运用。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读文之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从最开始的引导学生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大象说的话,读好小动物们对话中的问句;以读、演的方式,走进故事中的角色,大象的内心不安。再到后面的续编故事,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