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4 10:24: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文章思路清晰,描写细腻、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明白“知音”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大的阅读量,有一些文言文的阅读基础,有一定的自学自悟能力,但毕竟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在感受音乐之美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引导、点拨,加深对“知音”一词的正确理解,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善哉乎、巍巍乎”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以及已有的文言基础,读懂课文内容。
3.凭借语言、展开想象,感知“知音”深情,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展开想象,感知“知音”深情,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2.理解课题“鼓”的意思,了解“琴”以及出处。
【设计意图:聊“知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故事描述,对古琴的了解为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律之美
1.出示自学要求,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善哉乎/古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古琴,汤汤乎/若流水”指导朗读。
3.重点指导:“以为世无足复为古琴者”朗读、划分节奏。
【设计意图: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合作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节奏,读出韵味。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欣赏乐曲,初识知音之情
1.欣赏乐曲,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初识“知音”之情。
3.“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列子· 汤问》
四、创设情境,感悟知音深情
1.了解“伯牙”和“锺子期”的身份。
2.品读语句,更加深刻认识什么是“知音”。
3.了解文言文结构的精妙。
4.说一说:伯牙抱琴站在锺子期面前会说什么?
5.回顾积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朗读、想象中感知“知音”深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艺术魅力。】
五、拓展链接,传承知音文化
出示“资料袋”诗句,了解“知音”文化。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喜
知音
锺子期听之 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