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西
晋
南方:
北方:
三
国
魏
蜀
吴
东晋
十六国并存
宋
齐
梁
陈
581年
(鲜卑族)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隋
北朝
589年
南朝
西魏
温故知新
第一课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壹
隋朝建立与统一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我是杨坚,是北周的______,历史
上把我称为_______。_____年,我建立了_____,年号开皇,都城就在
______。八年后(_____年),我
灭掉了____,完成了统一大业。
外戚
隋文帝
581
隋朝
长安
589
陈朝
开皇之治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隋的统一
建康
南京
长安
西安
长
江
河
黄
渤
海
东
海
海
南
北
周
陈
隋
隋灭陈路线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东
隋朝统一有何意义?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措施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贰
开通大运河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开通大运河
时间
概况
作用
605年起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二、开通大运河
中心洛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江都
长安
邗沟
隋朝大运河
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如何正确看待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利: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南北交通
弊: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否定
肯定
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有关?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
隋炀帝
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人才选拔
王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文章一塌糊涂 ,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推荐人:当地最高长官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
推荐人:无
结合课本思考,这两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朝谁能入朝为官?为什么?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出身的官员
上学的孩童
皇帝
我通过科举打败了权贵子弟,不再因为出身低微而被排挤在官场之外!我终于可以大展才干为国家效力啦!
通过科举选出来的官员都十分有学识,而且对朕非常衷心,利于朕掌控朝廷,甚好!甚好!
自从村里二狗子考科举当了官,十里八乡都把读书当成了改变命运的道路,现在到处都开始修学校、劝读书啦!
讨论:科举制有哪些积极影响?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出身的官员
上学的孩童
皇帝
我通过科举打败了权贵子弟,不再因为出身低微而被排挤在官场之外!我终于可以大展才干为国家效力啦!
通过科举选出来的官员都十分有学识,而且对朕非常衷心,利于朕掌控朝廷,甚好!甚好!
自从村里二狗子考科举当了官,十里八乡都把读书当成了改变命运的道路,现在到处都开始修学校、劝读书啦!
讨论:科举制有哪些积极影响?
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3)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4)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肆
隋朝灭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隋朝灭亡?
材料: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年号)民役简表
时间 大事 民役数量(包括力役和兵役)
605年三月 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月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612年正月 远征高丽 三百多万人
四、隋朝灭亡
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直接原因: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四、隋朝灭亡
相同点:
1、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4年,隋持续了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启示:成由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建立与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
科举制度
隋朝灭亡
概况:
统一意义:
目的:
概况:
581年,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重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创立标志: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创立
影响:
才学;公平;教育发展
评价: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全长2700多千米
根本原因:
隋炀帝残暴统治
考情观察室
1.他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治国,锐意革新,缔造“开皇之治”,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根据下图可知,隋朝完成了( )
A.中央集权 B.民族融合 C.专制强化 D.国家统一
A
D
考情观察室
3.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正式诞生在(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4.《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的统一 B.隋朝的灭亡
C.开创科举制度 D.隋炀帝的暴政
3.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正式诞生在(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4.《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的统一 B.隋朝的灭亡
C.开创科举制度 D.隋炀帝的暴政
B
D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