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2.4作品鉴赏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2.4作品鉴赏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24 10:0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辽阔的草原》,感受、体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2、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之间密切的关系,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3、学唱几首民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以蒙古族《辽阔的草原》为欣赏重点,在聆听、延长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的民歌风格。
2、能主动分析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并能学会对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判断。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关注少数民族民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原因作适当研究。
教学过程:
二、导入
腾格尔《天堂》
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绚丽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耀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每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上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也各有特点。这种独特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独特的民族风。
我记得有句诗曾这样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描写了哪一个民族的美景?读到这首诗歌,我们会想起绵垣千里,牛羊满地的蒙古大草原,以及在大草原上生活的勤劳勇敢的蒙古人。
说到蒙古族同学们会想到些什么?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洁白的哈达。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1.你们知道它的民风民俗吗?(比如平时的生活习惯、节日、活动之类)
(1)、洁白的蒙古包(2)、马奶酒与手扒肉(3)、草原“那达慕”(4)、成吉思汗陵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
2.骑马、射箭、摔跤被称为“男儿三艺”。
3.马头琴:是蒙古人民的代表性乐器,
4.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辽阔的草原》
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蒙古族的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这首歌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金牌。这首歌借喻草原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生活不够一帆风顺的惆怅之情。
1、聆听音乐:
播放《辽阔的草原》
感受蒙古长调音乐的特点、以及音乐所表达的草原气息。
我们欣赏了两首蒙古族的长调音乐,请同学们说一说长调音乐的特点:
曲调悠长,起伏较大,节拍自由,节奏宽广、音乐具有辽阔豪放的草原气息。
蒙古族的民歌除了长调之外还有短调歌曲。
《嘎达梅林》。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也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还有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吉祥三宝》。这个留给同学们自己去欣赏
短调民歌的特点。
结构较紧凑,节奏整齐,句副较窄,字多腔少,叙述性特征。简单哼唱《吉祥三宝》。
三、藏族导入:
与蒙古族一样,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的民族是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
你知道藏族的民风民俗吗?
“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藏语:扎西德勒是藏族人表示欢迎、祝福吉祥的话,一般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藏族的歌舞音乐:锅庄、弦子、囊玛及典型乐器:扎木聂
《宗巴朗松》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宗巴朗松》,这是流传在西藏的一种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
聆听音乐:
播放《宗巴朗松》
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充实、提高自己,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我们一起回顾还有哪些大家非常熟悉的藏族歌曲。如才旦卓玛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索朗旺姆演唱的《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等。
三、请大家听一段音乐。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曲名是?
《达坂城的姑娘》,随着这首歌曲《达坂城的姑娘》我们来到了新疆。亚克西,新疆维吾尔族语是“好”的意思。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从亚克西开始。这首歌曲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整理的歌曲,
《牡丹汗》
接下来再欣赏一首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爱情歌曲、劳动歌曲、习俗歌曲是其代表性体裁。其中爱情歌曲是维吾尔族民歌的
主体。
聆听音乐:
播放《牡丹汗》
感受音乐风格特征
风格: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跳跃,节奏明快舞蹈性强。节奏具有维吾尔舞蹈的韵律。
歌舞时常用伴奏乐器:手鼓、都达尔、和热瓦甫。手鼓是维吾尔族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把维吾尔族音乐的灵魂节奏,表现得很完美;手鼓的鼓点以切分节奏为主。
随乐而动
欣赏歌曲《欢乐地跳吧》,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能突出民族特色,又能表达自己的欢快的心情。
维吾尔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主要聚集在天山山脉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维吾尔族风俗民情
a.服饰:
1)鲜艳的纱裙子;2)新疆小帽;3)小姑娘:长辫子;小伙子:八字胡
b.生活习性:
1)食物:以手抓饭为主食,喜欢吃烤全羊等;2)土特产:无花果、哈密瓜、
葡萄干等;3)宗教:伊斯兰教;4)药材:天山雪莲,罗布麻等。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独特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音乐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舞蹈性极强。
总结:
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