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谣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对黄河大合唱有所了解,知道作品的创作背景。
2、通过欣赏《黄水谣》,能把握情感和表现意义。
3、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愫和创新能力,能积极参与课堂表现自我。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听赏和体验,在音乐中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
2、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展现自我。
课前准备:多媒体、琴、各种小乐器、贴纸、小黑板等
学生座位:采取分组的形式,分成三组(便于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堂口号(代替上课问好语):
师:(音乐课堂) 生:(展我才艺亮我风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课堂常见、简单的乐器(大鼓、小军鼓、小堂鼓、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不同的乐器发声效果不同,演奏时表达的情绪也有所不同。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情绪:
黑板贴纸展示: 第一种:抒情(亲切的)
第二种:义愤(恨怒的)
第三种:低沉(凄惨的)
请同学们根据平常对这些乐器的了解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几种乐器演奏,尝试表达其中的一种情绪。(三种情绪采取抽签的形式)
生:学生展示
师:总结,对学生的表演点评,多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参与课堂并使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性、参与性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师: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聆听黄河的一段故事,请同学们细细感受音乐情绪的起伏,听听这段音乐当中哪一段与你们组演奏的情绪比较接近呢?
二、欣赏
1、初听《黄水谣》
一边听,一边播放幻灯片(幻灯片内容设计:第一部分:黄河边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当地人们生活融洽;第二部分:鬼子进入黄河一带,百姓生活遭到破坏;第三部分: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设计意图】借助幻灯片,边看图片边听《黄水谣》,学生更容易感受作品情绪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刚聆听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段的情绪跟你们刚刚演奏的情绪比较接近呢?
2、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a、作者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曾赴巴黎研习音乐,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b、《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创作于一九三九年三月,这是冼星海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作品共有八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曲》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本课欣赏到的是第四乐章《黄水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能更好的了解作品和理解作品意境。
3、分段听赏《黄水谣》
A段:细听第一段音乐,听后谈谈感受:假设此时此刻你站在黄河边会呈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小黑板板书:
听后请选择:( )
a.黄河两岸景色凄凉
b. 黄河奔流,两岸人民生活其乐融融。
c.黄河两岸人民不团结。
B段:细听第二段音乐,听后说说B段与A段对比情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C段:注意对比A段音乐旋律和情绪上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
小黑板板书:
听后请选择:( )a.两段旋律基本相同,情绪相同。
b.两段旋律前部分相同,后部分发生变化,深沉
地诉说这空前的灾难,但又充满着希望和抗争的激情。
c. 两段旋律完全不相同,情绪也发生很大变化。
师总结:C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但此段描述的黄河景象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又充满着希望和抗争的激情。
【设计意图】分段听赏,感受音乐的层层发展和表现意义,其中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会音乐。
4、听赏全曲,注意感受各段的变化。
三、体验与表现
1、分组设计表演
表演设计建议:(三组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表演设计的段落)
A段:“麦苗儿肥,豆花儿香”----黄河奔流的动态队形及村姑们的歌表演。
B段:“自从鬼子来”----鬼子兵上场,烧杀掳掠,将张老三抓去当苦力。
C段: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扶老携幼,四处逃亡。
2、尝试指挥。
师:《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其中有2/4 与 4/4的拍号。前面我们学习了2/4 与 4/4挥拍手势,接下来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来指挥这首合唱,同学们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在指挥的时候鼓励大家有不同的处理。
(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正确的指挥姿势和面部表情的感染力。)
3、说给黄河。
师:近几十年来,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形势加剧,防洪水位逐年抬高。尤其是1987年以来,黄河来水量较小,主河槽淤积进一步加剧,即便是中常洪水也可能发生滚河、斜河和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如今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高声呼喊…… ,她在喊救命!她的生命受到了威胁!请你把想对黄河说的话写出来或者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来保卫黄河吧!
例1:黄河,母亲河:我想说……
例2:让我们……
可供学生选择的背景音乐:《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设计意图】此部分为活动环节,让学生合作、创新,充分展示自我。
四、本课小结
合唱的表现力非常强,气势磅礴,也极具感染力。这节课细听了《黄水谣》,我们知道了黄河大合唱的其它乐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其它乐章。相信其它乐章的作品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反思:本人从事音乐教学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的创新和个性发展,精心设计了音乐课的课堂口号(展我才艺,亮我风采!)并一直沿用,学生也爱上了这个朗朗上口带有激励性的口号。本节课设计为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学习,让学生一进课堂就参与课堂,课堂气氛较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的机会,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更好的了解和理解作品。作为一名男音乐教师,在亲和力方面与女教师相比总感有差距,特别是音乐课,学生期待与老师共唱共舞,所以在教学中我还一直在这方面下功夫,尝试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课上、课后互动。教学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日积月累,努力把握每一节课,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学会感悟、学习、获得快乐、得到展示是我努力的方向。
板书设计:
《黄水谣》
一、 试一试
各组选用乐器尝试表达其中一种情绪。
黑板贴纸: 第一种:抒情(亲切的)
第二种:义愤(恨怒的)
第三种:低沉(凄惨的)
二、 听一听
1、初听《黄水谣》
2、了解作品作者及背景
3、分段听
三、 演一演
1、分组设计表演
2、指挥《黄水谣》
3、说给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