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浏览作品精彩片断,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语言应用:结合资料,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思维能力:熟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主要内容,根据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审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内容 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我当时不管它们有用无用,都把它们收拾在-起。B.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C.虽然我收集了很多东西,我所缺少的东西但是很多。2、词语辨析“凄凉”和“凄惨”【相同】都有悲惨的意思。【区别】“凄凉”强调悲凉,程度较轻,多用于生活境遇、岁月、心情等。凄惨”强调惨,程度较重,多用于较大的遭遇、处境、情景、声音等。例句:远行的游子置身于异国他乡,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十分凄惨,读来令人潸然泪下。二、整体把握默读课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三、品读释疑(一)研读梗概部分1、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铺垫 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不惧危险,希望走遍天涯海角,这些都为他荒岛历险做了铺垫。2.第2自然段的问句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鲁滨逊对今后生活的担心,自然引起下文对鲁滨逊孤岛求生历险的介绍。3.第2自然段中“这种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你能联想到哪些与之相关的成语 “这种地方”指的是无名的、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的荒岛,它让我们联想到了荒无人烟、不毛之地等成语。4.令鲁滨逊感到一 丝安慰的是什么 在沉船上找到一些可以利用的生活物资;有一条狗和两只猫的陪伴。5.从鲁滨逊对容身之所的选择,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儿具体描写了鲁滨逊是如何为自己选择安身之处的。从他的选择条件中可以看出,他选择的地点有两个优势:一是条件宜居,二是便于请求救援。这表现出鲁滨逊遇事冷静、聪明能干的特点。6.鲁滨逊为了创造生存的条件做出了哪些努力 由此可见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了生存,他打猎、捕鱼、圈养山羊、种植麦子。由此可见鲁滨逊是一个靠智慧解决困难的人。7.第7自然段中,鲁滨逊面对恐惧是怎么做的 虽然恐惧,但是鲁滨逊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办法对付野人,保证自己的安全。8.鲁滨逊为什么会给这个野人起了“星期五”这样奇怪的名字呢 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为“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有关,从后文可以看出,他记得自己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上岸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研读课文节选部分阅读方法 第一人称概念: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效果: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直接抒发了……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一部分(1-7自然段)1.节选部分与“梗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节选部分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而“梗概"则采用第三人称概述主人公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的一些故事,使读者对小说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从鲁滨逊估计自己所在位置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鲁滨逊有着丰富的航海知识,能细心地根据自然现象推测时间和确定自己的位置。3.为什么说“不值什么钱”,但“却很有用” 因为对于身处绝境的鲁滨逊来说,这些东西能够维持生存和基本生活。4.请品析文中第4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5.第5自然段第1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收集了很多东西,引出下文还缺少的物品。谋篇布局 过渡句概念: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方法:①用小标题过渡;②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③用承上启下的段落过渡;④用关联词过渡;⑤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6.第6自然段第1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下面是围绕它进行展开的。“困难重重”表明工作难度之大。谋篇布局 中心句概念: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文章“中心句”。特点及作用:①在文章的开头起概括和总述作用;②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③在文章的末尾起归纳和总结作用;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寻找方法:①从题目中找;②从总起句中找;③从结尾中找;④从反复句中找;⑤从议论句中找;⑥从哲理性句子中找。7.第7自然段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反问句是鲁滨逊自我安慰的表现。鲁滨逊没有介意工作麻烦,而是把它当成消磨时光的乐趣,可见鲁滨逊在困难面前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第二部分(8-10自然段)8.第8自然段表明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认真考虑”表明相较流落荒岛之初的忧伤孤寂,这个时候已经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面对现实并客观分析自己的处境和生存条件。9.从记录中五个“没有”与六个“但是”可以看出什么 五个“没有”给人以绝望的感觉。表现了鲁滨逊的孤独寂寞、悲观失望,以及生存面临的巨大困难。六个“但是”,写出了鲁滨逊在困境中看到的希望,说明他是不幸中的万幸者,表明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10.“坏处”和“好处”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态的对比:想到坏处无奈,想到好处欣慰。鲁滨逊正是这样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处境,理智地面对现实,使自已能够知足安命,能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安慰和满足,从而创造了生存的奇迹。11.请谈谈你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已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从文中得到的启示。我们最需要的正是具备鲁滨逊那样的刻苦奋斗的精神,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不能被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厄运,挑战自我,就可以创造出超乎想象的奇迹来。只有这样,才能像伟大的鲁滨逊那样,成为一个胜利者。四、课文主旨这篇课文的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在孤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获救回到英国。节选部分主要写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阅读感悟:阳光总在风雨后。鲁滨逊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挫折与挑战,不要轻言放弃,摔倒了,爬起来;受了伤,不哭泣。只有扬起坚强、乐观的风帆,勇于拼搏,坚持不懈,才能铸就辉煌的人生。五、知识拓展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译文: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六、课后作业及课堂演练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