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1、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四位弟子各自志向及各自性格。
3、思考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说法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4、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壹
知人论世,初入课文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作者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作品简介
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lún
j n
xī
sh n
yú
kēng
xiàng
yí
guàn
kuì
sì
zhuàn
shè
bì
wú
r n
字音认读
疏通文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在尊长近旁陪坐
有的人
宾语前置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你们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平时
因为
比
你们
同“已”,停止
子路: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即后文中的由;
曾点:字皙,又称曾晳,即后文中的点;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即后文中的求;
公西华: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即后文中的赤。
冉有
子路
曾皙
公西华
疏通文意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他,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夹处
接续
饥荒
治理
等到
形作名,勇气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千乘之国,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只好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微笑
疏通文意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于计量土地。
或者
富足
至于
等待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你怎么样 "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胜任
疏通文意
天子或诸侯供奉祖先的场所
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或者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名作动,穿礼服,戴礼帽。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晳,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才能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名作动,弹奏
疏通文意
通“稀”
形容声音响亮
放下
起身
动作名,才能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叹息说道:“我赞成曾皙的说法啊!”
通“暮”
疏通文意
已经
男子20岁行冠礼
未成年男子
在
名作动,吹风
叹息的样子
赞成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何笑仲由?”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
名作动,跟在后面
疏通文意
治理
谦让
因此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放置句首表语气
疏通文意
不是…,又是…
谁
通“欤”,语气助词,表疑问
怎见得
形作名,小、大相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孔子评志
划分层次
叁
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任务一:完成表格,分析揣摩人物形象。
人物 神态动作 志向 形象 孔子态度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率尔
有勇知方
轻率、急切
足民
宗庙会同,为小相
舍瑟而作
自信、谦虚
好学知礼
持重洒脱
哂之
与之
莫春者…
咏而归
子路:勇;方
冉有:足民
公西华:礼乐
曾皙:礼乐治世
不能调换。这番“侍坐”层层递进,呈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与愿景。
思考2:四位弟子的话,可以调换顺序吗?
思考3:孔子为何赞同曾皙的观点?
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天人和谐的美好图景,暗含着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符合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当即表示赞同。
孔子的主要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希望在“礼崩乐坏”的现实里恢复周礼。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0余次,“礼”出现了70余次。治国以礼,祭祀以礼,庆曲以礼,修身以礼,处事以礼。学习的是礼,尊崇的是礼,维护的是礼,践行的是礼。
思考4:概括孔子的形象特点。
1、侍坐 哂之 鼓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教学民主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③运用对话和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简练含蓄,生动形象。
思考5:概括本文艺术特色。
①紧扣人物性格特点,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②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蔓不枝,表现力较强。
肆
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总结主旨
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伍
夯实基础,当堂巩固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果
至于
或者
1、如
一词多义
或者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2、尔
你们
…的样子,相当于“然”。
…的样子,相当于“然”。
你
一词多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何伤乎
3、乎
比
夹处
与
在
语气词 表反问“呢”
一词多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加之以师旅
(3)以俟君子
4、以
介词 ,因为
介词 ,用
连词 ,而
一词多义
如会同,端章甫
浴乎沂,风乎舞雩
三子者出,曾皙后
鼓瑟希
可使有勇
赤也为之小
名作动,穿礼服,戴礼帽
名作动,吹风
名作动,走在后面
名作动,弹奏
形作名,勇气
形作名,小的方面
词类活用
不吾知也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风乎舞雩
可使有勇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
特殊句式
陆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