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是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19世纪末,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卢作孚 C.侯德榜 D.荣德生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造船业为主 D.以制瓷业为主
4.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
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
5.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称“老爷” B.缠足 C.行握手礼 D.穿翎顶补服
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7.《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一书中写道:“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请问清末这位与众不同返乡办实业的状元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荣德生
8.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A.民主政治确立 B.纺织技术改进
C.社会生活变迁 D.开埠范围扩大
9.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
A.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B.交通通讯新变化
C.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 D.自由平等新风尚
10.近代著名外交官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只是握手。”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外交部官员地位降低
B.民国社会名流看不起官员
C.近代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D.近代以来社会风俗观念的变化
11.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12.1927,某学者描述上海街道:“时时的到街上去默察静望一下,见那塌车(人力运货车)与电车并行,轿子与汽车擦‘肩’过,短服革履的剪发女子与拖了长辫子、戴红结帽顶的老少拥拥挤挤地同在人群躜(向前冲)”由此可以看出上海( )
A.传统习俗仍居主流 B.交通状况混乱无序
C.社会已经全盘西化 D.社会习俗新旧杂糅
13.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以下两幅照片共同反映出近代中国( )
A.社会经济的繁荣 B.交通方式的变革 C.休闲方式的多样 D.社会生活的变化
14.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坐轮船、火车上新式学堂 ②使用数码相机照相
③看电影和报纸 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如图是中国某一时期政府倡导的社会生活习俗新风尚,最早可能出现于( )
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17.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B.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C.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1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20.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 )
A.重视服饰身份象征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D.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二、非选择题
2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由于内忧外患,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抗争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步产生】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掀起了一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发展受阻】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典型代表】
材料三 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许多民用企业,带动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顽强抗争】
材料四
——摘自互联网
(1)材料一中“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请举出此运动中“民用工业”的典型代表(一例即可)。“民用工业”是在哪一口号的影响下创办的?
(2)材料二中“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这个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命令恢复古代男子束发不留辫的习俗,从而掀起了以头发为外在表现的又一政治斗争。对于拒绝蓄发者,太平军则予以严惩。
(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蓄发令”出于什么方面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蓄发”斗争的结果如何?
材料二 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学幼童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的辫子,这使留美幼童大伤脑筋。有的幼童因此剪掉了辫子……辫子成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学幼童”与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据材料分析,部分留美幼童会怎样对待自己的辫子?
材料三 ……在维新派的心目中,辫发是一种落后的习俗,既不利于机器生产,又不利于执枪跨马,还会阻碍富国强兵之路,因此需要改良。这反映了他们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保国、保种的急切心情。
——《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3)据材料三,归纳维新派要求改良辫发的原因。
材料四 1911年冬春之际,剪辫风浪达到了高潮。清政府觉得已经无法抗拒,就于12月7日发布上谕:“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辫。”此令一出,不少清廷官员纷纷剪辫。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发式变化的认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受洋务运动影响)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后,哪两种性质的企业在中国的创办和发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大生纱厂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
1-5BAACC 6-10BBCDD 11-15DDDDC 16-20CBAAC
21、(1)洋务运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答出一个即可给);求富
(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张謇
(4)具有曲折性
22.(1)推翻清政府;失败。
(2)洋务运动时期;剪掉了辫子。
(3)不利于机器生产,也不利于执枪跨马,阻碍富国强兵之路。
(4)近代中国发式变化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而变化。
23、(1)类型:民用工业(洋务企业)近代民族工业(资本主义近代企业)
(2)主张:实业救国原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特点:发展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