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客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在帝国主义、封疆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挣扎和抗争,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
C.二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具有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后等特点
2.“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3.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
4.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5.清末民初,江苏南通人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毅然弃官从商,创办大批近代企业,成为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下列企业,属于张謇创办的是( )
A.大生纱厂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6.如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②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③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骞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9.“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然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兴国之梦”分别是( )
A.张謇 实业救国 B.康有为 变法图强
C.孙中山 民主共和 D.陈独秀 民主科学
10.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内容可以放进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实业教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②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辫子③图片:《申报》报道京张铁路通车④文件:《论持久战》《双十协定》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从八国联军侵华到日军侵华期间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如图是其曲折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内战
D.辛亥革命的爆发
14.(2022·江西宜春·八年级期末)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变化表明上海( )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D.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15.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两种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对甲乙线及导致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甲线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政策调整
B.乙线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甲线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政策调整
D.乙线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6.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C.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17.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
A.天地中华一英才,抚今追昔有恩来 B.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18.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垦牧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金厂等产业,还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这体现出张謇主张(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B.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D.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下图为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我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进入了“黄金时代”
C.签订条约,外国的企业都撤出中国
D.在这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二、非选择题
21.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民生之本。
材料一
时期 清朝雍正年间 19世纪70年代
内容 各地奏请开矿,清廷下达“严行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允许利用私人资本创办采矿等民用工业,由朝廷委派官员管理,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雍正年间和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在矿业政策上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进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之先河。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摘编自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近代企业对中国经济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阶段 发展概况
1895-1898年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了对商办企业的限制,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中,张謇多方筹募资本得以开办
1898-1914年 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大生纱厂逐渐获利
1914-19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货进口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纱厂进入黄金时期
1921-19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商品倾销,大生企业相继停产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大生纱厂创办和发展的因素。材料四
近代企业家 部分事迹
张謇 张謇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兴办了图书馆、博物苑、体育场、医院等设施;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等慈善机构
卢作孚 卢作孚作为一个拥有巨大资产的公司总经理,他没有一文钱股票。他身兼数职,却只拿一份工资,其他薪津收入全部捐献给公司或科学教育事业。他生活俭朴,平时与员工穿同样的粗布衣服
范旭东 1938年,范旭东在食盐厂开工大会上致词;只要祖国存在一天,吾们努力苦干一天…为了中国的制盐工厂,绝不屈服于敌人的炸弹。同时为了培养长期抗战的力量,本公司拿出剩余的力量贡献祖国
(4)依据材料四,概括近代民族企业家的精神。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0年的《北京条约》重申了西方外交代表驻扎中国京城的权利,此后就需要设立一个外交机构来统筹办理外交事务。接纳外国使节、分配使团馆舍、交付赔款、开放新口岸和一大堆与新的条约义务相关的其他问题。
材料二:在这场战争中,中方并没有将所有船舰都动员起来作战,只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与日方交战,南洋舰队以及另外两支舰队则保持“中立”,以图自保。日本人动员了21艘舰船,其中9艘是1889年以后建造的,时速可达23海里。北洋舰队在1888年正式成立时有舰船25艘,但是中国船只的时速仅达15或16海里。
——以上材料均出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清朝政府曾竭力阻止外国人在中国修铁路。后来有些洋务派官僚主张办铁路。光绪七年(1881年), 李鸿章办的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在英国人帮助下修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后延到天津,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东延到山海关和关外的绥中,这是在中日战争 前北方的唯一的一条铁路。帝国主义以贷款形式为清朝政府修筑铁路(1898年至1900年这三年内有四次铁路借款,总额为一亿三千七百多万元),附有种种条件。修筑某一条铁路就是控制了这条铁路以至控制了沿线地区。由于修筑铁路,帝国主义的势力就从我国沿海港口深入到广大内地。帝国主义从投资修筑铁路本身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
(1)根据材料一可以了解、这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2)根据材料一中条约的此款内容,清政府之后设立的外交机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找出此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两点)
(4)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
(5)根据材料三回答,清朝晚期修筑铁路的情况如何?(从清政府和帝国主义两个角度回答)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近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中国的产业工人在1913年只有60多万人,到“五四”之前,达到了200多万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并于五四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必将产生其政治的代表。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3~1920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材料二 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独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时代特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答案
1-5DCBCA 6-10ABAAA 11-15DDAAB 16-20DDCDC
21、(1)变化:由限制开矿、政府控制到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等。
(2)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创办了新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等。
(3)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帝国主义在战争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写出两项即可)
(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勤俭节约、爱国情怀等。(写出两项即可)
22.(1)第二次鸦片战争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没有将所有船舰都动员起来作战;日本军队的实力强
(4)甲午中日战争
(5)清政府:清政府从竭力阻止外国人在中国修铁路,后来有些洋务派官僚主张办铁路;修建的铁路是在外国人的帮助下完成,修建的铁路不多;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以贷款形式为清朝政府修筑铁路;列强控制了所修的这条铁路以至控制了沿线地区;铁路的修建使帝国主义的势力就从我国沿海港口深入到广大内地;帝国主义从投资修筑铁路本身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23、(1)状况: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工人总数增加。
(2)变化: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从独立斗争到国民革命;原因: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等。
(3)示例: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是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