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 《但愿人长久》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 《但愿人长久》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24 21: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中秋佳节我们大家都要放下手上的工作和家人团聚,相聚在一起团圆吃月饼。
音乐与诗
诗词与音乐的关系非同寻常,我国古代诗歌历来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或“以乐从诗”,或“以诗从乐”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用什么诗句来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的?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们今天欣赏的歌曲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初步聆听
歌曲用了怎样的速度、力度进行创作的,表达怎样
的情绪呢
速度:中速 力度:中弱
情绪:优美抒情,闲雅幽远
同学们了解苏轼嘛?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思念弟弟,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思考问题: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此时的苏轼是怎样过中秋的
从哪能看出来
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让我们来朗读歌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是不是一直在埋怨月亮呢
你觉得那一句是表达这个情绪的句子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现在让我们来再次聆听一遍。
思考下面问题:
1.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2.说一说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乐段:由前四个乐句构成,旋律舒展优美,节奏舒展平稳
第二乐段:由后四个乐句构成,旋律上行,节奏紧密
唱一唱:
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和情感
营造了“月圆之时孤单”的情景,有着对现实的无奈但又超然豁达之感。
现在让我们来再次聆听一遍。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
你听的出谁是谁唱的嘛?你认识她嘛?
同学们认识她嘛?
“邓丽君”是一个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绝对无法绕过的名字,有人曾经这样形容:“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邓丽君的歌声”。这句话,虽然显得无比豪横,但仔细想想却也并不夸张。
邓丽君是整个华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女歌手,没有之一, 创造了乐坛无数的奇迹至今都无人超越。甚至于,在过世的十几年后,随着“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她的那首《但愿人长久》也开始在太空中飞扬。不仅如此,邓丽君还在建国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的网络评选中获得榜首。毋容置疑,邓丽君就是华语乐坛一个不朽的传奇。
她的歌声影响了数代人,而且这种影响力仍将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最后同学们,让我们跟着歌曲的伴奏,把这首《水调歌头》朗诵一遍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或表达愿望,或言明志向,写诗词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大文学家苏轼给 了我们很多启发。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感而发,也能写出真情实感,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属于自己的诗词。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一下苏轼写词的情景。体会诗人是如何热爱生活,思念亲人的。
(有感情跟着歌曲伴奏地朗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