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6课《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陶罐和铁罐》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言运用:抓住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三、思维能力: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四、审美创造: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重点 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难点 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问题导入: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结合课文和插图,说一说有哪两个场景出现在故事中?国王的橱柜里 荒凉的废墟上2、根据两个场景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同学们交流一下!第一部分(1-9):在国王的橱柜里,铁罐看不起易碎的陶罐,奚落和蔑视陶罐。第二部分(10-17):在国王的橱柜里,铁罐看不起易碎的陶罐,奚落和蔑视陶罐。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陶罐和铁罐》。板书:陶罐和铁罐 指名回答小组讨论交流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问题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课文赏析(一)请同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吧! 骄傲的铁罐为什么会常常奚落铁罐呢?因为铁罐觉得自己很坚硬,看不起容易破碎的陶罐。(二)学习铁罐的“傲慢无礼”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9自然段,思考:(1)用“—”在文中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语。(2)用“△”标出表示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2、出示课文中铁罐说的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4、出示铁罐的对话:标出表示标出表示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1)“傲慢”是什么意思?骄傲(2)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3)指导朗读,读出傲慢的语气。(语调上扬)5、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戴震更加轻蔑的语气。(1)为什么铁罐敢骂陶罐是“懦弱”呢?因为它觉得陶罐易碎,不敢碰自己(2)指导朗读。语调下沉,突出懦弱。6、出示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1)为什么铁罐觉得陶罐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论呢?因为他只看到陶罐的短处:易碎,觉得陶罐会破成碎片,而自己坚硬永远不会消失。(2)指导朗读:声高气粗。7、出示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填一填。“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的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火冒三丈,暴跳如雷(2)指导朗读。读出他的火冒三丈。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铁罐的什么呢?傲慢、无理取闹过渡:铁罐如此傲慢无理地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我们按照学习铁罐的方法,来找找。(三)学习陶罐的“谦虚”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9自然段,思考:(1)用“﹏﹏”在文中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2)用“ O ”标出表示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2、出示陶罐回答的话:标出表示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3、出示句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1)相对于傲慢无礼的铁罐,陶罐怎样啊?很谦虚。(2)指导朗读。读出谦虚的语气,加上表情动作。4、出示句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1)这只陶罐不止谦虚,还很友善(克制)呢,当铁罐骂他懦弱时,他并没有以凶还凶。(2)他为什么会争辩呢?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长处,可以盛东西,虽然自己的缺点是比较容易破碎。(3)省略号说明什么啊?他还想说下去(4)想象说话:陶罐还会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5)指导朗读,读出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5、出示句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1)填一填。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的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心平气和、好言好语(2)指导朗读,读出陶罐的宽容。6、思考:(1)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生: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2)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生: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小结: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过渡: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五)学习第10-17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 )了。2、完成填空。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朴素)、(美观)、(有价值),而铁罐(什么也没有了)。3、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生: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4、师小结: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5、想象说话:童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试着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 )对陶罐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没看到你的优点 。” 陶罐( )说:“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6、写法指导: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生动。 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不光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物说的话读好,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以及人物的性格、品质等。(六)小结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小结:是啊,我们要像陶罐一样做个谦虚的人,跟同学们要和谐相处。二、拓展练习1、拓展阅读:金鱼和鲤鱼有一个富人家里养了两条鱼:一条是身材娇小,无忧无虑的金鱼;另一条则是体形粗壮、骄傲自大的鲤鱼。他们不但体形不同,生存环境也不同:金鱼在鱼缸里生存,而鲤鱼却在花园的大水池里生存。有一天,富人的仆人收拾房间,把盛着金鱼的鱼缸放在了养着鲤鱼的水池边,于是金鱼和鲤鱼在水池边相遇了。鲤鱼说:“哎呀呀!金鱼老弟,你怎么这么瘦呀,像个小瘦猴似的。是不是主人给你的食料,你没胃口,只吃一点点呀?你看,我长得多粗壮,主人给我的食料我全吃了还不够呢!我曾经听到主人说:‘哎呀!鲤鱼真能吃,把我们家所有的食料都吃完了,得买食料去。’这一定是在赞扬我吃得多!”金鱼听了笑着说:“鲤鱼老哥,主人是在抱怨你太能吃了!”鲤鱼不信。金鱼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不再说话了。有一天,富人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非常爱吃鱼,富人不舍得花钱去买,猛然想起自己家养了一条鲤鱼,便吩咐仆人把鲤鱼抓来做汤。可怜的鲤鱼临死前还不明白,为什么主人这么精心喂养它,最后还要吃掉它呢?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如果鲤鱼在被做成汤之前又见到了金鱼,它会对金鱼说些什么?2.读短文,说说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鲤鱼可能对金鱼说:金鱼老弟,我现在明白了,吃得多、被喂养得粗壮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之前是我太狭隘了,还因为你瘦小嘲笑你,我向你道歉。如果还有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像你一样谦虚、脚踏实地地生活。2.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要谦虚,当你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就盲目乐观、骄傲自大时,祸乱往往就来到你的身上。2、课堂练习(1)连一连:找到下面的词语的解释。奚落 轻视,不放在眼里。朴素 人烟稀少,十分冷清。荒凉 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轻蔑 朴实,不浮夸,不虚假(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结实耐用,但易生锈的是(铁罐),美观耐腐,但易破碎的是(陶罐)。2、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长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自由读读后思考指名读指名回答自由读读后思考指名读指名回答指名读根据语气提示再读指名读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回答自由读读后思考指名读根据语气提示再读指名读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交流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想象说话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集体交流指导后再读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自由读读后完成填空完成填空集体交流自由读指名读读后交流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想象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2、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试着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课堂小结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6、陶罐和铁罐傲慢无理 谦虚有礼,不懦弱 奚落铁罐 陶罐 据理力争坚硬 易碎什么也没有了 朴素、美观、有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