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力的存在
1.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 B.人 C.船桨 D.龙舟
2.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成功“打卡”火星表面。祝融号自身质量240千克,着陆火星整个过程经过三个阶段在9分钟的时间里将速度从约每秒4.9公里降到0,第一阶段:气动减速——靠火星的大气层减速;第二阶段:它需要立刻打开自己的减速伞,直到速度降到每秒不到一百米时,就会进入到第三阶段:动力下降段,火箭发动机向下喷气,反推减速到0,关于祝融号火星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火箭发动机反推减速方式降落火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在火星表面降落留下的压痕,是祝融号的重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
C.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运动状态不改变
D.已知火星表面的引力大小是地球表面的左右,祝融号到达火星表面后质量变为80千克左右
3.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每个钩码重5牛顿,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5牛顿 0牛顿 B.5牛顿 5牛顿
C.0牛顿 5牛顿 D.5牛顿 10牛顿
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乒乓球,乒乓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B.
C. D.
6.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下端挂300克物体时长15厘米,若改挂500克的物体, 则弹簧长:( )
A.25厘米 B.20厘米
C.17厘米 D.不能确定
7.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观点 正方 反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8.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看不见的,所以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受力物体,也没有施力物体
B.一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是否接触是能否产生力的作用的关键所在
D.既要有受力物体,又要有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9.小亮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误将物体挂在了挂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是4.0牛,则物体实际重是( )
A.一定等于4.0牛
B.一定大于4.0牛
C.一定小于4.0牛
D.不一定小于4.0牛
10.用一水平推力推花瓶的下部,花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花瓶的上部,花瓶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11.如图所示,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核桃果皮破裂,胚完好,适宜条件下可以萌发
B.核桃的胚乳中储存大量营养物质
C.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12.鱿鱼是以类似于导弹的推进方式来推动身体运动的。当它紧缩口袋状的身体通过漏斗状喷口将水向前喷出,从而推动身体向后运动。如图,推动鱿鱼向后运动的力来自( )
A.四周的海水 B.口袋状身体的收缩 C.触足的摆动 D.喷口喷出的海水
13.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L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力F与弹簧长度L 的关系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L0是10厘米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牛/米
C.当受到F=5牛时,弹簧缩短了2.5厘米
D.当弹簧伸长了15厘米(弹性限度内)时,受到力F=30牛
14.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15.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牛;
(2)某次测量时,指针所示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读数是______。
16.端午节(五月初五)中国有很多传统习俗:包粽子、撞鸡蛋、划龙舟等。
撞鸡蛋的时候,小明选了看上去比较结实的那一头去撞小伙伴的熟鸡蛋,蛋壳先被撞破的那一方为输。则相互撞击过程中,先被撞破的那个鸡蛋受到的撞击力_________后被撞破的鸡蛋受到的撞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4月份我校将举办科技节,小宇想做一个水火箭。他将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顶部做成子弹头形,瓶中装入约的水,瓶口用带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子两侧装上侧翼。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水火箭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使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小宇想,神舟十三号上的三位宇航员预计在4月16日左右乘坐返回舱返回地面,为了使返回舱不至于高速撞击地面,火箭到达地面附近点火,应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喷气。
18.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km/h,合___________m/s。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___________ (选填“A”或“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_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从而导致卫星减速。
19.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F1=F3=F4>F2,拉住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四种形变。
(1)图甲和图丙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
20.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受到的拉力(牛) 0 1 2 3 4 5 6 7
甲 弹簧的长度(厘米) 6.0 6.6 7.2 7.8 8.4 9.0 9.6 10.6
乙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丙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1)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2)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可以选原长更___________(填“长”或“短”)的___________(填“甲”“乙”) 种材料。
21.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专业研究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2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硬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________反映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________有关。
(3)实验后,小科对高空落下的雨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感到好奇。他通过在阅资料知道: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后,雨滴匀速落向地面。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对于下落的雨滴不伤人的现象,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22.小伶和小柯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溶液后,用图示弹簧秤测出其重力,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密度() 0.4 0.6 1.0 1.4
弹簧秤的示数() 1.6 1.8 2.2 2.6
弹簧的长度() 10.4 10.8 11.6 12.4
(1)通过分析此表,小柯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
A.
B.
C.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为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
(3)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的长度是时,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______
(4)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塑料小桶的重力为多少牛?弹簧的原长为多少厘米?塑料小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B
6.D
7.C
8.D
9.C
10.C
11.A
12.D
13.C
14.B
15. 0.2 2.4N
16. 等于
17. 运动状态 水 下
18. 7.5×103 B 升华
19. 方向 甲、丁
20. 甲丙 长 乙
21. 石膏板的形变程度(或被破坏程度) 下落高度 减小
22. A 2.3 1.6×103kg/m3 1.2N,7.2cm,100ml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