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信息技术(首师大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⑴ 信息一个抽象的概念
信息与数据: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和浓缩后,形成对人类社会活动,包括决策、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的表示与传播:以数据形式出现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表示与传播
传统形式媒体(语言、文字)
模拟形式媒体(以电磁波为载体的文字、声频与视频等)
数字形式媒体(二进制数字编码的文本、多媒体与程序等)⑵ 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科学
研究收集、组织、存储、管理、传播、交换、检索、处理、应用数据信息的理论与方法
信息技术
传统媒体技术(报刊、杂志、书籍)
模拟通信技术(广播、电视、电话、电报、传真)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媒体的网络通信与播放)⑵ 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续)最新信息技术的含义
20世纪后半期:3C(计算机、通信、控制)
(数字技术、模拟数据处理与通信、机电技术的混合物)
21世纪:计算机、网络、多媒体
(更强调数字技术)1.人类使用计算机的三个阶段 ⑴ 50~70年代: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
⑵ 80年代:一人用一台计算机
⑶ 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人用全球的服务器 ⑴ 50~70年代: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专家语:全世界只需几台计算机就够了。
应用事实:美国航空售票系统由纽约中央机场的一台计算机连接美国各大城市机场售票终端。
应用特点:数十、数百人只能通过各自的终端共用一台计算机主机;
一句话小结:“秀才”可望而不可及。⑵ 80年代:一人用一台计算机专家语:80年代是微机发展与普及的10年。
应用事实:个人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应用特点: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工作、学习与生活,享受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的乐趣。
一句话小结:“秀才”不用纸和笔,就可写和画。⑶ 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人用全世界的服务器专家语:要造一个数字地球。
应用事实:Internet在全球范围的发展与普及。
应用特点:每个人通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可以访问与应用全世界的服务器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一句话小结:“秀才”不起床,能知天下事。2.应用计算机的三个层次 主机和终端(专业人员,已成为历史)
单 机(专业与非专业人员)
网络客户机(专业与非专业人员)
网络服务器(专业与准专业人员)2.应用计算机的三个层次(续)基本要求:单机与网络客户机的熟练用户
中级要求:网络服务器的熟练用户
高级要求:网络服务器的管理者 物理地球与数字地球物理地球
基本单元是Atom(原子)和Molecule(分子);
组成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陆地、海洋、山川湖泊,动植物等)和人类社会(商店、书店,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园、剧院、运动场、游戏娱乐等等);
如何产生尚无定论。
数字地球
基本的单元是bit(位:0和1)和Byte(字节);
模拟、仿真、克隆、重塑一个虚拟的数字地球,并将在存储空间、传输速度等诸多方面优于物理地球;
由人设计与制造。
数字地球不可能取代物理地球,但数字地球将对物理地球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传输速度(以传统图书与数字图书相比较)世界上飞行最快的协和飞机的最快飞行记录是25多个小时绕地球一周
物理地球上两个相距最远距离位置之间传输一本传统图书至少需要12小时
因特网的传输速度
数字地球上目前传输速度已达~Gbps数量级,即每秒钟可以传输~108字节,即5本上述传统书籍(差不多一本大百科全书)的全部信息
第2代因特网的传输速度还将提高一个以上数量级要以因特网本身的精神管理与应用因特网开放(Open)
充分让大家使用,提供健全而非残疾的服务
平等(Equality)
全球用户具有获取因特网服务的平等权利,每个人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
协作(Co-Operation)
团结、协作、互助
共享(Share)
全球资源共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