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鲁教新版九年级
第11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以下建兰文创产品所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年4月,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治理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下列各举措中不利于减缓空气污染的是( )
A.增加绿化面积 B.工厂废气达标后排放
C.出行多开私家车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3.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提倡人走灯灭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用一次性餐具 D.选择公交出行
二.实验题(共1小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从外观上看 与其他化肥颜色不同;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识别出来的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种化肥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肥效降低。有同学提出,最后两种化肥也可用下列某些试剂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酚酞溶液。
三.解答题(共6小题)
5.燃料的变革。
(1)木柴
柴火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部结构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
柴火灶中的 (填序号)可使空气充分对流,木柴充分燃烧。
(2)油
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可省油之半”。
①夹瓷盘(如图)是省油灯,用棉绳做灯芯;上层盏盛油,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使油温升高,保持油灯持续燃烧;下层盏内水,可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减少油的挥发,达到省油目的。
②“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出的水会减少。对该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填标号)。
A.水分子数目减少
B.水分子间隔变大
C.水分子受热分解
(3)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 。
②石油古称“洧水”.《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洧水之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烟”的主要成分为 。
(4)新能源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首次实现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以下供电没有使用清洁能源的是 (填标号)。
A.燃煤发电
B.光伏发电
C.风力发电
6.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1)下列不会增加空气中 PM2.5 的是 (填序号)。
A.露天焚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发展轨道交通,低碳出行 D.增加燃煤火力发电
(2)①氢能作为理想的新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太阳能也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Ⅱ中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写元素名称);反应Ⅲ的实验现象是 。
(3)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少量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泥土 B.蔗糖 C.食用油 D.高锰酸钾
7.2022年初北京冬季奥运会圆满结束,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图1是速度滑冰运动员使用的刀冰鞋。
①刀冰鞋中含有的金属材料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②制造刀冰鞋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 。
(2)图2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名为“飞扬”,火炬外观突破传统火炬的封闭造型。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火炬将被点燃。凹面镜聚光对点燃火炬所起的作用是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
(3)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冬奥会服装中的“黑科技”。
(1)速滑竞赛服中,会在大腿的部位选择一种比普通纤维弹性强数十倍的橡胶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体力消耗:在右胯部的位置,则是会采用一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优点为 ( 填序号)。
A.耐油
B.耐高温
C.耐磨
(2)作为历届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元素之一,此次冬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晴无数。火炬外壳不仅要耐火抗高温还要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如何承受这“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奥秘就在于其所使用的新型材料中。此次冬奥火炬“飞扬”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材料,这种材料属于 (填材料的类别),质量只有钢的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9倍。
(3)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那么为什么“飞扬”的火焰颜色如此夺目?这是因为攻关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为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
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采用什么方法 .
10.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形成地球上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石燃料仍然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常用的燃料。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造成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2)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请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 。
(3)古代书画家用墨汁(由炭黑制成)绘制的水墨画经久不变色,原因是 。
(4)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新版九年级第11章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以下建兰文创产品所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答】解:①中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②塑料为有机合成材料,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④纯棉材料属于天然纤维,因从①②为有机合成材料,故选A;
故选:A。
2.2021年4月,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治理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下列各举措中不利于减缓空气污染的是( )
A.增加绿化面积 B.工厂废气达标后排放
C.出行多开私家车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解答】解:A、积极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能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利于预防空气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工厂废气达标后排放,利于预防空气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出行多开私家车,会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预防空气污染;故C符合题意;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污染,利于预防空气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提倡人走灯灭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用一次性餐具 D.选择公交出行
【解答】解:A、人走灯灭减少电的浪费,符合绿色发展概念,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可以进行资源再利用及危害物质的集中处理,符合绿色发展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一次性餐具过多使用,造成资源浪费,造成环境危害,不符合绿色发展概念,选项C符合题意;
D、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石油资源的使用,符合绿色发展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实验题(共1小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从外观上看 磷矿粉 与其他化肥颜色不同;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碳酸氢铵 ;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识别出来的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氯化铵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种化肥时,要避免与 碱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肥效降低。有同学提出,最后两种化肥也可用下列某些试剂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AC 。
A.氢氧化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酚酞溶液。
【解答】解:(1)氯化铵、碳酸氢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而磷矿粉是灰色的,故观察颜色可以把磷矿粉鉴别出来,故填:磷矿粉;
(2)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填:碳酸氢铵;
(3)氯化铵能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氨气,会造成肥效的降低,故施用氯化铵时要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氢氧化钡鉴别这两种物质;氯化钠与两种物质都不反应;硝酸钡不与氯化铵反应,能与硫酸钾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哪个硝酸钡鉴别这两种物质;酚酞试液在这两种溶液中都不变色,故填:AC.
三.解答题(共6小题)
5.燃料的变革。
(1)木柴
柴火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部结构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使木材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
柴火灶中的 ②④ (填序号)可使空气充分对流,木柴充分燃烧。
(2)油
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可省油之半”。
①夹瓷盘(如图)是省油灯,用棉绳做灯芯;上层盏盛油,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热 能,使油温升高,保持油灯持续燃烧;下层盏内水,可 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减少油的挥发,达到省油目的。
②“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出的水会减少。对该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B (填标号)。
A.水分子数目减少
B.水分子间隔变大
C.水分子受热分解
(3)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 天然气 。
②石油古称“洧水”.《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洧水之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烟”的主要成分为 碳 。
(4)新能源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首次实现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以下供电没有使用清洁能源的是 A (填标号)。
A.燃煤发电
B.光伏发电
C.风力发电
【解答】(1)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使木材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柴火灶中的②④或②③④可使空气充分对流,木柴充分燃烧;
(2)①灯点燃后会加热灯盏,灯盏的热量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油,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如果在夹层中加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油的温度升高的较慢些,所以相对耗油量就少些;;
②“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出的水会减少,原因是水受热分解了,水减少,则水分子数目减少,
分子间间隔增大,不会造成水的减少,故选B;
故选:B。
(3)①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
②从烟为墨,黑光如漆这个信息可知,“烟”的主要成分为碳;
(4)燃煤发电是使用的能源是煤,燃烧的产物造成空气污染,
故选:A。
故答案为:(1)使木材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②④或②③④;
(2)①热;吸收;
②C;
(3)①天然气;
②碳;
(4)A。
6.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1)下列不会增加空气中 PM2.5 的是 BC (填序号)。
A.露天焚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发展轨道交通,低碳出行 D.增加燃煤火力发电
(2)①氢能作为理想的新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②太阳能也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4=2H2O+2SO2↑+O2↑ ;反应Ⅱ中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氢元素和氧元素 (写元素名称);反应Ⅲ的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日常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少量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BD (填序号)。
A.泥土 B.蔗糖 C.食用油 D.高锰酸钾
【解答】解:(1)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是增加空气中PM2.5的主要原因;
B.治理工地扬尘能防治空气中PM2.5的产生;
C.发展轨道交通,低碳出行能防治空气中PM2.5的产生;
D.增加燃煤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烟尘,增加空气中的PM2.5。
故选BD;
(2)①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②在反应Ⅰ中,硫酸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硫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2H2O+2SO2↑+O2↑;
反应Ⅱ中是二氧化硫、水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成硫酸和硫,化学方程式为:3SO2+2H2O2H2SO4+S,反应前后氢元素都是+1,氧元素都是﹣2;在反应前硫元素为+4,反应后一部分变成了+6,一部分变成了0;
反应Ⅲ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进行硬水软化;蔗糖和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选BD。
故答案为:
(1)BC;
(2)①Zn+H2SO4=ZnSO4+H2↑;
②2H2SO4=2H2O+2SO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煮沸 BD。
7.2022年初北京冬季奥运会圆满结束,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图1是速度滑冰运动员使用的刀冰鞋。
①刀冰鞋中含有的金属材料是 铝合金、不锈钢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锦纶 。
②制造刀冰鞋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 4Al+3O2=2Al2O3 。
(2)图2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名为“飞扬”,火炬外观突破传统火炬的封闭造型。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火炬将被点燃。凹面镜聚光对点燃火炬所起的作用是 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隔绝(或清除)可燃物 。
(3)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C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答】解:(1)①铝合金、不锈钢都含有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锦纶利用有机合成反应制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铝合金、不锈钢;锦纶。
②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覆盖在铝表面起到保护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答案为:4Al+3O2=2Al2O3。
(2)凹面镜聚光后,将太阳光聚集到一点,温度升高,达到燃料着火点,使其燃烧;关闭燃气阀门,切断可燃物的供给,燃烧三要素缺少可燃物,所以不再燃烧;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隔绝(或清除)可燃物。
(3)加入锌和铁金属活动性都在锌之后铜之前,而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加入后不与硝酸镁反应,只有硝酸铜反应,且是锌先与硝酸铜反应,锌、铁、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锌>铜>铁,此时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铁参与反应生成了铜:
①根据分析可知,滤渣一定含有铜,①不合理;
②铁参与了反应,是否有剩余无法判断,若铁有剩余,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会看到气泡,②合理;
③硝酸镁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锌全部反应完毕,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溶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而硝酸铜是否全部反应完毕,无法推断,则可能含有硝酸铜,③合理;
④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硝酸锌相对分子质量比硝酸铜大,而硝酸亚铁相对分子质量比硝酸铜小,因此溶质质量不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④不合理;
故答案为:C。
8.冬奥会服装中的“黑科技”。
(1)速滑竞赛服中,会在大腿的部位选择一种比普通纤维弹性强数十倍的橡胶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体力消耗:在右胯部的位置,则是会采用一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优点为 C ( 填序号)。
A.耐油
B.耐高温
C.耐磨
(2)作为历届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元素之一,此次冬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晴无数。火炬外壳不仅要耐火抗高温还要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如何承受这“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奥秘就在于其所使用的新型材料中。此次冬奥火炬“飞扬”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材料,这种材料属于 复合材料 (填材料的类别),质量只有钢的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9倍。
(3)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那么为什么“飞扬”的火焰颜色如此夺目?这是因为攻关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为 0价变为﹣2价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解答】解:(1)合成纤维耐磨、耐化学腐蚀,强度高,弹性好,故选C;
故答案为:C。
(2)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形成该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故答案为:复合材料。
(3)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反应前氧气中氧元素为0价,反应后生成水,其中氧元素为﹣2价;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故答案为:2H2+O22H2O;0价变为﹣2价;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磷矿粉 .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碳酸氢铵 .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采用什么方法 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是否有刺激性的气味产生 .
【解答】解:(1)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白色的固体,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与其它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不同.
(2)稀盐酸能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铵、硫酸钾均不反应,故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氢铵.
(3)剩余的两种化肥中氯化铵是铵态氮肥,遇碱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氨气,硫酸钾不能;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氯化铵.
故答案为:(1)磷矿粉;(2)碳酸氢铵;(3)氯化铵;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是否有刺激性的气味产生.
10.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形成地球上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石燃料仍然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常用的燃料。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造成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2)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请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 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的使用量(答案合理即可) 。
(3)古代书画家用墨汁(由炭黑制成)绘制的水墨画经久不变色,原因是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4)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6O+3O22CO2+3H2O 。
【解答】解:(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原子构成,但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其物理性质的差异;
故答案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减少酸雨,可以找到新能源,代替煤,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可以有效减小酸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故答案为: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的使用量(答案合理即可)。
(3)炭黑主要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
故答案为:C2H6O+3O22CO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