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5 07: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鲁教新版九年级
第11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N2
B.煤液化能够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C.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D.石油经过化学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柴油等燃料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氢能 C.生物质能 D.天然气
3.利用橡胶来制造汽车轮胎,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这是因为橡胶具有(  )
A.较好的导热性 B.较好的弹性
C.较大的密度 D.较大的硬度
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钻石饰品 B.塑料玩具 C.玻璃水杯 D.黄金面具
5.生活中的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真丝围巾 B.塑料直尺 C.纯棉衬衣 D.玻璃花瓶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推广应用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
D.将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
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碳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磷矿粉四种化肥鉴别的方案及结论,错误的是(  )
A.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出硫酸钾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
8.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不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1)在我国,实现对煤的综合利用已是当务之急。使用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2)中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国家。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在物质分类中,瓦斯属于    。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为避免煤矿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提高通风能力
③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5)生活中为防止因煤气泄漏中毒(CO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的乙硫醇(C2H6S)。乙硫醇具有很嗅的气味,请回答:为什么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乙硫醇气体?   。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请写出乙硫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0.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接力将在冬季低温环境中进行,采用氢燃料,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
(2)颁奖礼仪服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钠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D.铜
(3)“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CO2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固态二氧化碳叫做    ,能用作制冷剂的原因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压后CO2分子体积变小
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
(4)《千里江山图》为运动员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其真迹颜料含有石绿。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新版九年级第11章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N2
B.煤液化能够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C.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D.石油经过化学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柴油等燃料
【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N2,占78%,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煤液化能够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都属于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经加热炼制,利用其沸点的不同,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产品,不是经过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氢能 C.生物质能 D.天然气
【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A、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B、氢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生物质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利用橡胶来制造汽车轮胎,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这是因为橡胶具有(  )
A.较好的导热性 B.较好的弹性
C.较大的密度 D.较大的硬度
【解答】解: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用它来制造汽车轮胎,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
故选:B。
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钻石饰品 B.塑料玩具 C.玻璃水杯 D.黄金面具
【解答】解:A、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属于非金属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该选项正确。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该选项正确。
D、黄金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5.生活中的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真丝围巾 B.塑料直尺 C.纯棉衬衣 D.玻璃花瓶
【解答】解:A、真丝是天然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B、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正确。
C、纯棉是天然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D、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推广应用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
D.将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
【解答】解: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故A正确;
B、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故B正确;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会造成水土污染,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故C错误;
D、将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芯,石墨具有润滑作用,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故D正确。
故选:C。
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碳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磷矿粉四种化肥鉴别的方案及结论,错误的是(  )
A.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出硫酸钾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
【解答】解: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其它化肥是白色的,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不能鉴别出硫酸钾,碳酸铵也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碳酸铵、氯化铵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只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不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剂,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有毒且与水反应生成酸,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故B正确;
C、焚烧法处理垃圾会生成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因此不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故C正确;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1)在我国,实现对煤的综合利用已是当务之急。使用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
(2)中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国家。天然气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在物质分类中,瓦斯属于  混合物 。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4)为避免煤矿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提高通风能力
③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5)生活中为防止因煤气泄漏中毒(CO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的乙硫醇(C2H6S)。乙硫醇具有很嗅的气味,请回答:为什么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乙硫醇气体? 以便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请写出乙硫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2H6S+9O24CO2+2SO2+6H2O 。
【解答】解:(1)使用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天然气是一种化石能源,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混合物;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4)①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具有可燃性,故煤矿中要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故正确;
②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提高矿井中通风能力,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并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正确;
③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无法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只能降低瓦斯气体的温度,使之达不到着火点,故错误;
故选:①②;
(5)一氧化碳没有气味,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乙硫醇气体,是为了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C2H6S+9O24CO2+2SO2+6H2O。
故答案为:(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不可再生;
(3)混合物;CH4+2O2CO2+2H2O;
(4)①②;
(5)以便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2C2H6S+9O24CO2+2SO2+6H2O。
10.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接力将在冬季低温环境中进行,采用氢燃料,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无污染 (写出一点)。
(2)颁奖礼仪服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BD (填序号)。
A.氯化钠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D.铜
(3)“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CO2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固态二氧化碳叫做  干冰 ,能用作制冷剂的原因是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加压后CO2分子体积变小
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
(4)《千里江山图》为运动员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其真迹颜料含有石绿。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H2O+CO2↑ 。
【解答】解:(1)氢气热值大,作燃料在空气中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所以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有热值大,无污染等;
(2)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D、铜由铜原子构成。
故选:BD;
(3)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能用作制冷剂;
A、加压后CO2分子间隔变小。A错。
B、水变为冰后分子运动变慢。B错。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C正确。
故选:C;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则三种氧化物是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故答案为:(1)无污染;
(2)BD;
(3)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
(4)Cu2(OH)2CO32CuO+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