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共6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5 09: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孟子
1.2 齐桓晋文之事
统编版必修下册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家墓
亚圣 孟轲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相关常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积累常见的文言现象,归纳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体会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及精彩的语言艺术。
知人论世
01
孟子故里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入世的进退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决不附和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思想界则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所以不能不与各种学说进行辩论交锋,以捍卫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这就决定了孟子文章“好辩”的特点。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三种看法。或认为是孟子本人所著,或认为是他的门徒所著,或认为是他们师徒合著。后一种观点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的,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孟子》是模仿《论语》的,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间攻城掠地、残害人民的不义之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还呼吁省刑薄赋,制定民产,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对社会分工问题对论述)
(三)孟子思想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齐桓 晋文 之 事
文题释义
齐桓公
晋文公
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于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
《孟子》的散文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很有说服力。
历史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解析原文
02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
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助词,的
使……听到
之徒:这类人
谈论
“是”,这。“以”是介词,因、由于。“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
流传
不得已,“以”,通“已”,止。
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如何,根据什么(由何)(宾语前置)
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之)衅钟。”王曰:“舍之!
安抚
表顺承
阻挡,抵挡
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宾语前置)

加强疑问语气,“吗”
从何处
状语后置
王于堂上坐
表修饰
宾语前置。之:动词,到,往
以:介词,用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
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恐惧发抖的样子
若:这样。就:动词,靠近走向
而:连词,却,表转折

识:知道
诸:之乎,兼词
吝啬
本来
然:对,正确
的确
狭小
就是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
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奇怪。
形作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若:如果
怜悯;痛惜
区别
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
恶:怎么/那里
是:这。诚:的确真的
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应该的。主谓倒装。之,助词,取独。
没有妨害
仁道,即行仁政的方法、途径
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揣测,估量
宾语前置句
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的原因
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禀报
30斤为一钧
鸟兽秋天新生的细毛
整车的柴火
赞同,认可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恩德
功德
却,偏偏
宾语前置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
被动句
表现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
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
表顺承

的确
判断句
“枝”,通“肢”肢体
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表递进,进而

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寡妻:正妻
治理

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
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
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
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所以……者:……的原因
名词作动词,称量
度:丈量
厉害,严重
考虑,思量
副词,难道
使…受到危害/使…处于险境
跟,同
结怨,结仇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
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凭借
使……听到
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
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还是
绚丽的颜色
“采”同“彩”
国君左右受宠爱的人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开辟
使....朝见
统治
指中原地区
如此
像,如
语气词,表揣测
恐怕
攀登
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表修饰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
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
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
小、大:形作名,小国,大国
寡、众:形作名,人少的国家,人多的国家
弱、强:形作名,弱国,强国
方圆
会集,总算起来
使....臣服
通“盍”,何不
同“返”,回到
根本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
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
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
通“昏”糊涂
聪慧
长久
只有
有志之士
一般人,平民百姓
假使
放:放纵 侈:过度
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辟、邪:不正
等到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网捕捉,这里比喻陷害
哪里
规定
判断句
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
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
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侍奉,赡养
养活
妻子和儿女
丰年
往,走向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君主
足,够
空闲
通“返”回来
何,哪里
根本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种植
状语后置句
名词作动词,穿
小猪
耽误,失
重视
告诫
古代的学校
尊敬兄长
状语后置句
须发花白。颁,通“斑”。
背负东西
头顶东西
宾语前置句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不识有诸?
无道——没有谈论
是以——“以是”,因此
无传——没有流传
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
何如——如何
王——wàng 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识——知道、懂得、认识
诸——之乎,合音词
答疑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王说,曰:“……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异——对……感到奇怪。
以……为……——认为……
这真是什么心理呢?
以羊易之
百姓之谓我爱宜乎。宜——应该
说——悦
之所以——……的原因
合于王——于王合。和王道仁政合拍
答疑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独——“却”
为——是
wáng
wàng
明——视力
见——表被动
曰:“……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
老1——意动用法。尊奉。
老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辈。
幼1——爱抚。幼2——孩童。
天下可运于掌——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答疑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
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吾何快于是——吾于是何快
将以——用来。将:拿,用。成语有“将功赎罪”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与:通“欤”。
恐怕,可能
得不到鱼
后患

(要是)竭尽心力地去做,以后一定会有灾祸
答疑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
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
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
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答疑
小,大——形作名。
小国,大国
通“盍”

发布政令,施行仁义
商贾皆欲(把货物)藏于王之市
通“途”
憎恨
通“诉”
赴愬于王——赴于王愬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倒装,宾语前置)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疑
不明白,糊涂

不懂得这个道理
相当于“而”
明确地教导我
(见课本)
行之——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
盍——何不 本——根本,指实行王道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
颁通“斑”,颁白——鬓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负戴——用背驮着东西、用头顶着东西
探究讨论
03
请同学们背诵课文末段(“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向齐宣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理想图画,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孟子心目中“王业”的集中展示。尽管这种理想在今天看来有些“低级”,甚至有些“可怜”,但这是孟子所追求的理想世界。从课文中我们清楚地知道,齐宣王是热衷于齐桓晋文之事的,是霸业的热心追随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固有主张而接受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具体问题 。
论辩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论辩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思路
艺术特色
保民而王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翻译下列短文,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妻子儿女

等到
使动用法
停止
通“返”
该怎么办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臣子中,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受冻挨饿,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孟子又问:“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又问:“国家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着左右扯别的问题。
参考译文: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小结
1.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圣人也会说谎么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3.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4.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思路
艺术特色
保民而王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积累识记
03
2.通假释义。
无以,则王乎 (“以”同“已”,停止)
王说(“说”同“悦”,高兴)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
刑于寡妻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同“诉”,诉说)
是罔民也 (“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3.古今异义。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爱护,喜爱。)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古义:痛惜,哀怜。今义:隐藏不露;潜伏的,藏在深处的。)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4.一词多义。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动词,揣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动词,计量长短)
王请度之 (动词,考虑)
关山度若飞 (动词,越过)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名词,限度)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名词,制度、法度)
可得闻与 (助动词,能)
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动词,领会、理解)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动词,得到、找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激,感恩)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形容词,得意,满足)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名词,表现)
视之,形若土狗 (名词,形状)
无案牍之劳形(名词,形体、身体)
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 (动词,比较,对照)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动词,像)
若无罪而就死地 (代词,这样)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连词,如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代词,如此)
曾不若孀妻弱子  (动词,及,比得上)
更若役,复若赋 (代词,你的)

以羊易之(代词,代“牛”)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牛何之(动词,往)
夫子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代词,代“这样的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连词,那么)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连词,表假设,如果)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则……则……”并用,加强对比)

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动词,述说,谈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动词,安定,安抚;御,动词,阻挡,抵挡)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动词,吝惜,舍不得)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动词,走向)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动词,痛惜,哀怜)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动词,替换)
有复于王者 (动词,禀报)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动词,推及,推广到)
犹缘木而求鱼也 (动词,攀援,攀登)
殆有甚焉 (副词,恐怕,可能)
其若是,孰能御之 (连词,表假设,如果)
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权,然后知轻重 (名词用作动词,称重)
然后从而刑之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用作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2)动词的活用
危士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3)形容词的活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字及下句第一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敬爱”“爱护”的意思;第二个“老”字及下句第二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是“老人”“小孩”的意思)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甘,美味的食物;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
小固不可以敌大(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势力;大,大的势力)
寡固不可以敌众(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寡,人少的一方;众,人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敌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弱小的力量;强,强大的力量)
7.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乃……也”表判断)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也”表判断)
非不能也 (“非……也”表否定判断)
是诚不能也 (“也”表判断,此句为否定判断)
(2)省略句
臣闻之(于)胡龁曰 (省略引出对象的“于”)
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省略引进处所的“于”)
将以(之)衅钟 (省略介词的宾语“之”)
(3)宾语前置句
是以后世无传焉 (即“以是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即“臣未闻之也”)
莫之能御也 (即“莫能御之也”)
何由知吾可也 (即“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 (即“牛之何”)
一羽之不举 (即“不举一羽”,“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舆薪之不见 (即“不见舆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4)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5)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 (即“吾何于是快”)
天下可运于掌 (即“天下可于掌运”)
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6)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5)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 (即“吾何于是快”)
天下可运于掌 (即“天下可于掌运”)
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6)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六】、布置作业
以“批评要讲究艺术”为题,采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等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Thank you for w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