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能设计一些表格,比较细致的记录养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3.能设计一些可行的小实验来探讨自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4.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爱护蚕宝宝,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伤害蚕宝宝。
3.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
一.教学导入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吧!
二.活动 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3.)描述其他新发现。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辅助观察)
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 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2.提问: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3.学生罗列问题。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为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
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一.教学导入
1.观看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提问:它们怎么了?
2.明确: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睡眠”和“蜕皮”。
3.过渡: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吧。
二.活动 观察蚕宝宝换“新衣”
1.出示: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蚕宝宝“蜕皮”前、“蜕皮”中、“蜕皮”后的情形。
3.汇报观察结果。
4.把观察结果记到养蚕日记上。填好教材第33页的记录图。
三.拓展
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
四.布置任务
课后观察自己所在小组养的蚕,统计其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