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长春版)期中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长春版)期中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03 16: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长春版) 期中检测题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萧关逢候骑, 。(王维《使至塞上》)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
6.《游山西村》中既写景又蕴含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7.《过零丁洋》中,“ , ”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忠贞的民族气节。
8.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12.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13.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1)
(2)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以勇力事鲁庄公( )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
15.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1分)
16.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一只鸟对峙
它显得那么从容,有点漫不经心,在我办公室外间的会议室里腾挪跌荡。我倚着办公室的门框,像看一场独角戏。奇怪的是,作为观众,随着它振翅东扑西闯而产生的轻微风浪的冲击,我的手心里竟然攥出了汗。而它,旁若无人。
它间或停在墙上胡华令教授的题字匾上端歪着脑袋观察着我,间或落到椭圆形的会议桌上走走停停。在它不经意地闯入我的领地时,它已经在我的心理上踩了一脚,我承认,它占据了对峙的先机。
它是一只成年的麻雀,这太容易判断了,它那一身灰麻的羽毛似乎就是插在我童年翅膀上的记忆:捅鸟窝,掏鸟蛋,用弹弓瞄准射击,麻雀曾是哥哥们最佳的取胜目标和玩乐指向。对于眼前这只过于熟悉的鸟儿,我的第一疑问是:它是怎么进来的?四扇大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连窗帘都悬垂得一丝不乱。那么它该是从开着的门里进来的了,像一个醉汉或者侠客误闯了新龙门客栈。我突然觉得这只鸟真是愚蠢,心里便有点鄙夷和幸灾乐祸起来。
许是我这样凝望得久了,它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一种危险的气息在空气中游离,于是开始显得有点躁动不安,虽仍保持着或飞或停的状态,但频率明显加快,翅膀振动发出呼呼的风声,偶尔还夹杂一两声尖利的鸣叫。我就这样盯着它,以静制动,脑袋里则在揣摩着这只鸟的心思,它为什么放着广阔的天地不走,而非要从那扇敞开的门穿越到我的世界里来。莫不是它被过年的喜庆炮仗炸昏了头脑,或者正有什么烦恼和忧伤缠裹了它的思维,从而导致它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它也许是一个母亲,在严冬里找不到食物来填补孩子们那饥饿的杏黄小嘴,所以铤而走险;也或许是一个久别家人的父亲,为了急于见到妻儿而慌不择路。我给它的落拓假设了数种可能,并开始在这些假设中升腾起同情和怜悯的雾气。
我试图赶走它,但是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却根本不领会我的好意,它嘴里开始不停地发出鸣叫声,像在呼救,又像是对我的警告。它在办公室里跌跌撞撞,却就是不知道飞向那个透着光亮的门。我开始停下来嗔怪它训斥它:亮着的地方就是光明之地,你快飞出去啊!而它,一只鸟儿,在陷入危险境地时却依旧固执地盲目前行,多么懵懂无知。
也许你就是这样的命运,活该落入我的手中。我愤愤地想。随后索性把门关上,堵死了鸟唯一的活路。鸟,停在电视机上,歪着脑袋看我,圆溜溜的眸子里盛满了惶恐,我冷笑了一声:你终于知道害怕了啊!有你好看的!我的心理优势已经远远站在高巅之上,这只鸟现在是我俯视的一只猎物,我将玩弄它于股掌之中。
我开始掏出手机给儿子打电话:
“儿子,有只鸟飞进办公室了。”
“逮回来,我要。”
“这是只成年的鸟。”我们曾经捉住过一只幼鸟,虽然儿子舍不得,但还是在我的劝解之下放了。幼鸟让我想起我的儿子,而这只成年的鸟,在我的私心面前只能算是个活腻了的倒霉蛋。
“那我也要。逮回来!”
“可它……怪可怜的。”在儿子强硬的态度面前,我又动了恻隐之心,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应该负有教育和感化儿子的责任,我不能让他因为一只鸟而变成一个残忍的人。
“哎呀,我们玩两天,再放了它不就行了?”
“可那么远,要是它找不到家怎么办?”
“那就再带回原地去放呗。”这是一个好办法,也是玩弄它的一个牵强理由。此时的我已经被儿子软硬兼施的态度牵制住了,一心想成为被儿子认可的好妈妈,我的这个想法覆盖了刚刚冒出来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我挂了电话,带着满脸的寒气扑向那只鸟儿——我认定的囊中之物。
我把对峙变成了战争,双方的势力显失公平。我像个大国的霸主,依仗自己作为人的强大,向一只弱小的鸟单方发起挑战。在我的想象当中,不足十分钟一切就会尘埃落定。不需要血腥的决斗,不需要冲锋的号角,对付这只鸟儿,我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结果远超出我的想象。任何一个生灵在面临生死抉择时都会倾力自救,这只鸟也不例外。它显然已经明白了我的险恶用心,并开始了顽强地抵抗。我扑向左,它飞向右,我们围着会议桌兜着圈子,它更是充分发挥了飞翔的优势,上下左右,翻飞自如。不一会儿下来,我累得气喘吁吁了,而它似乎正带着讥讽的神态用爪子固定着身子在高高的字匾上嘲笑我。它激怒我了!难道我一个堂堂的人还奈何不了你?我操起门背后的一根隔断木,毫不留情地挥向它,它尖叫着扑腾着躲闪着,撞向窗户、灯管和门上端透着亮光的一小块玻璃。该死的家伙!刚才为什么不知道往这个地方飞呢?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非要闯进来,知道后悔了吧?我浑身大汗,口中念念有词,心理上虽然强悍,体力上却先败下阵来。我的速度慢了下来,而那只鸟并没有如我所愿累倒在地上,它快捷地或疾走或翻飞,把我远远甩到一边。当我再次转到办公桌的一边时,鸟却突然从空中落到另一边去了,我以为它累了,欣喜地扔掉木棒跑过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踪影了!我像只困兽一样围着办公桌打转,并在角角落落里探头寻找,但奇怪的是,这只鸟不见了!
最后我在空调柜机的后面,发现了一个洞,那是连接压缩机的通道。这个洞足够鸟儿从容地穿过,它让我彻底气馁。如果这只鸟是这样逃走的,那真是它的幸运,我想起了那个成语:绝处逢生。
我与一只鸟的对峙在高潮处突然终结了,我是真正的失败者。
打开办公室的门,明亮的光再次涌了进来,我给儿子打了个电话。
“鸟呢?”
“飞了,对不起!”
“唉,算啦。妈妈快点回来,我饿了!”
“好。”
我折身拉开一扇窗帘,打开了一扇窗。
如果那只鸟还没有走,我希望它能最终找到这扇敞开的窗,重新获得自由。
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攥出( ) (2)对峙( ) (3)嗔怪( ) (4)惶恐( )
18.本文笔法精致,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不一会儿下来,我累得气喘吁吁了,而它似乎正带着讥讽的神态用爪子固定着身子在高高的字匾上嘲笑我。
19.文中的“我”几经波折,与一只误打误撞的鸟对峙着。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过程。(4分)
20.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同情、怜悯鸟的原因。(3分)
21.文中第6段写道:“我将玩弄它于股掌之中。”此句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把该句写下来,并指出这两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22.文中的鸟都采取了哪些自救的措施?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23.本文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佳作,情节跌宕起伏,情由事起,理在其中。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失败者”。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6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分)
(2)请写出鲁达主要的性格特点。(3分)
三、写作(60分)
25.请以“我心目中的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③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八年级语文(下)(长春版) 期中检测题
参考答案
1.相见时难别亦难
2.感时花溅泪
3.都护在燕然
4.潦倒新停浊酒杯
5.何似在人间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7.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能力。1~5题为记忆性默写,根据平日的背诵积累直接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注意“亦”“溅”“燕”“潦”“浊”等字不要写错。6、7题为理解性默写,要对《游山西村》和《过零丁洋》熟读成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写出正确答案。注意“疑”“暗”“照”等字不要写错。)
8.示例: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门(本题考查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对联时,上下联必须符合如下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对联的拟写还要切合主题。)
9.(1)通“德”,感激。 (2)停止。(本题解释课内文言实词,一定要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
10.(1)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本题翻译课内文言语句,大意正确即可,不要写错别字。)
1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是对前面做法的一个总结,通过阅读可知,这里的“此”指的是上文的三个“乡……今……”句式引导的句子。本题考查代词指代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的考查。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筛选归纳出最合适的答案,不要答非所问。)
12.道理 举例 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敌来犯,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判断以及为文中观点增写事实论据的能力,考查同学们对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典型、叙议结合即可,列举其他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也可。)
13.示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要是孟子的富有哲理的名言均可。本题考查孟子的有关问题,提醒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加强文学常识的积累。)
14.凭 答应 在 割让或丢失(联系上下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判断。)
15.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作战中丢失的土地。(从文中“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可以得出答案。)
16.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抓住关键词“夫”“以”“信”“于”“天下”“与”“之”,联系上下文翻译。)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曹沫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逃跑。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地区求和。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
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见,订立盟约。桓公和庄公在盟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手拿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的侍卫人员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桓公问:“您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于是齐桓公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桓公很生气,打算背弃盟约。管仲说:“不可以,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于是,齐桓公就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回归鲁国。
17.(1)zuàn (2)zhì (3)chēn (4)huánɡ(本题考查识字的能力,要正确认读普通话。)
18.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人鸟对峙中作者的狼狈不堪和鸟的应对自如。(本题考查辨别修辞手法的能力。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人的狼狈与鸟的应对自如。)
19.鸟误闯进办公室,作者由担心到鄙夷和幸灾乐祸;给鸟的落拓假设了数种可能后,开始同情、怜悯;试图赶走鸟却不得要领时的嗔怪和训斥;决定为儿子抓住当玩物后,愤恨,气馁;最后鸟的逃离又带给作者以欣喜。(本题旨在考查对作者感情线索的掌握。文章以作者对鸟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写出了自己由原来的担心、鄙夷、同情、怜悯、嗔怪、训斥、愤恨、气馁到最后的高兴与欣喜之情。)
20.围绕“鸟可能受到惊吓,忧思难当,为孩子捕食,期盼与家人团聚”其中一点来谈,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者在第4段中写出了自己对鸟的怜悯与同情。)
21.照应句:“在我的想象当中,不足十分钟一切就会尘埃落定。不需要血腥的决斗,不需要冲锋的号角,对付这只鸟儿,我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作用:表现出作者对鸟的轻视,不屑;为下文作者捕鸟时的力不从心做铺垫。(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所谓“照应”是文章前后在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这样使文章的结构更为完整。对于其作用的说明应从照应的角度出发,不仅从内容上,而且要从结构上全面把握和概括。)
22.顽强地抵抗,围着会议桌兜圈子,充分发挥飞翔的优势;扑腾躲闪,向带着亮光的玻璃上飞;藏匿于连接压缩机的通道里躲过一劫。(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要点。)
23.(1)围绕“失败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情感上的。获胜者因对方的仁慈而获胜,失败者心理释然”回答即可。(2)围绕“人与动物应和谐友善地相处”回答即可。(联系文章的主旨回答。)
24.(1)《水浒》 施耐庵 (2)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根据选文中人物“鲁达,鲁提辖”可以推知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作者是施耐庵。鲁达听了金翠莲的遭遇后怒不可遏,去找郑屠理论,这反映了他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性格。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可知鲁提辖在打郑屠之前,先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这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25.思路点拨:“我心目中的良师”这个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从题面来分析,“我”限定了文章的人称。对于“心目中的”这四个字,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它既可理解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藏在我们的心底的,又可理解为理想的、自己所追求的。“良师”是关键词,它既可理解为生活中为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也可把“良师”的外延扩大,理解为“能给予我知识的人”“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人”或是“能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如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还可把“良师”的内涵拓展,理解为能带给“我”知识、对“我”有积极影响的动植物,如默默无闻的小草、快乐飞翔的小鸟等。这篇作文的体裁宜采用记叙文,写作中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抒写出真情实感。
例文:
我心目中的良师
你听,“咝咝咝”是小草顽强生长的声音,“噔噔噔”是蚂蚁团结起来运食的声音,“嗡嗡嗡”是蜜蜂辛勤采蜜的声音。这是自然物语,更是良师们在讲课呢!
——题记
顽强的小草
初春,漫步在田野上。即便有清新的空气和鸟儿的歌唱,也带不走我烦躁的心绪!第一次考试就被远远地甩在十几名之外,怎能不苦恼!昨天晚上下过一场暴雨,高大的树险些被风折断,想必这脆弱的小草也和我一样在无奈悲叹?不,没有!看呀,大块小块随意铺着的草芽芽们更绿了,更精神了。它们接受了风雨的洗礼,正高傲地扬着头。暴风雨的冲刷只能让它们顽强,微风拂过,它们唱着歌,歌颂生命的坚强。我呢?我不禁低下了头,然后坚定地往前走!
团结的蚂蚁
“嘻!蚂蚁搬食呢!哼!纵你有‘大力士’的美称,也运不走大你们几十倍的大昆虫。放弃吧!”那只黑黑的小蚂蚁却倔强地不搭理我,调头快步走了。我紧追不舍,看到小蚂蚁七拐八拐进了洞,继而引来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蚂蚁们穿着“黑礼服”“黑皮鞋”,战士一样“噔噔噔”地走着。它们毫不畏惧眼前的庞然大物,有条有理地分好工。几个强壮些的蚂蚁抬大昆虫的前半截身子,稍弱些的蚂蚁则抬大昆虫的大腿,都卖力地干着活,那大昆虫居然被它们抬走了!黑色的队伍艰难而自豪地走着,似乎在用行动宣告:“我们虽然不能一个人运走大昆虫,但是大家合起力来就能将它运走,因为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呆呆地看着它们,突然想起和同桌中间的那条“三八线”,觉得很惭愧。是这些蚂蚁,让我得到了启示!
勤劳的蜜蜂
花园里妖娆的花朵们正窃窃私语,多情的蝴蝶只知东玩玩,西遛遛地串门儿。你静下心来仔细听,才会听见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嗡嗡嗡”“嗡嗡嗡”,这是蜜蜂勤劳的声音。美丽的大花园里,只有它们在春天最美的时节劳动着。它们不自卑,更不自负,默默地沉稳地扇动翅膀,耐心地采撷花蜜,再酿出幸福的蜜汁。当我们在题海中挣扎埋怨时,难道不该想一想蜜蜂吗?
让我们用心倾听自然物语吧,它们都是我心目中的良师!
点评:这篇文章格式让人眼前一亮,运用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连缀成文,行文利落,主旨鲜明。开头结尾呼应,自然连贯,是一篇佳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