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4.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4.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27 22: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知道,了解《芥子园画传》,熟悉中国山水画中树的基本方法,感悟家乡帝王树的艺术美。技能:熟练运用夹叶法、点叶法等表现出特点突出,形态生动,墨色丰富的帝王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合作、探究、讨论、欣赏,使学生巩固中国画树的画法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描绘帝王树、提高学生对笔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熟练山水画中树的画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水墨表现帝王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画兴趣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同时增强其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其对家乡的自豪感。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夹叶法、点叶法等表现帝王树。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笔墨画出特点突出,形态生动,墨色丰富的帝王树。教学具准备教师:书、ppt、范画、毛笔、墨汁、宣纸、毛毡、笔洗、调色盘、国画颜色学生:毛笔、墨汁、宣纸、毛毡、笔洗、调色盘、国画颜色、《芥子园画传》资料。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用谈话的方式从我国的古树名花导入,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将本课引到了帝王树,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家乡的帝王树原来不仅是棵古树,更是全国知名的十大古树之一,增强学生家乡自豪感。之后通过小导游介绍,学生观察帝王树图片,教师提问,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帝王树的特,导入新课。并为下一步画帝王树做铺垫。复习旧知 合作探究 通过分析学生潭柘寺景区实践线描作品,从而发现国画用笔知识,复习《中国画——树的画法》旧知,通过教师过渡句:“我们有这些知识画帝王树可是不够的,老师给你的推荐一本秘籍”引出《芥子园画传》并让学生朗读简介让学生了解《芥子园画传》,最后通过两次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从《芥子园画传》中发现画帝王树的方法,解决重点;学生讨论“把整棵树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认为哪是难点?”发现难点。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启发提问,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新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示范,解决难点。本阶段是在探究发现难点的基础上,教师有重点的示范,解决难点!并最终展示两幅不同画法的完整示范图。并通过教师小结,用所学知识分析教师范画,进一步巩固新知。对照图片 写生实践。学生伴随舒缓的古典音乐对着照片进行写生,表现出特点突出、形态生动、墨色丰富的帝王树,教师巡视辅导。展示评价 要点突出本节课要求每组中讨论找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将其贴到符合的要点板书下,使学生一目了然,进一步明确本节课学习的要点。教师小结 拓展升华教师语言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引到潭柘寺地区的其他著名景点,拓展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促进其更加热爱家乡,具有家乡自豪感。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1.谈话导入:古树名花不仅使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而且使我们赏心悦目,那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古树名花吗?2. ppt欣赏:这些古树名花历史悠久,是古今许多画家乐于表现的内容,更是文化的见证。欣赏轩辕柏、凤凰松、迎客松……3.了解帝王树:1)我们潭柘寺也有一棵全国知名的古树。那就是我们同学刚才提到的帝王树,他就像我们潭柘寺的一张名片,我们会因为拥有它而自豪。2)下面请我班小导游自豪的把帝王树介绍给大家!请同学们认真听并观察帝王树在树冠、树干上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正如我们三年级学的造型表现课《画画古树》中所描述的古树的特点。这棵银杏树虬枝参天,冠盖如云,帝王之势浑然天成。4.揭示课题:《中国画-树的画法》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国画的形式来表现这棵具有帝王之势的帝王树。 认真听老师的谈话,积极思考。学生回答要点:轩辕柏、迎客松、二将军柏、凤凰松……学生欣赏古树图片,及名家古树绘画作品图片。学生发现帝王树是知名古树,是潭柘寺地区名片。小导游介绍:潭柘寺的古树中最著名的当属这棵帝王树,这棵帝王树是银杏树,是古老的树种,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其叶子形似鸭掌,古称鸭掌树,因其果实与杏相似,后来改称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又因其生长缓慢,树龄极长,往往是爷爷种树,孙子摘果,故而又称为“公孙树”。银杏树雌雄异株,木质坚硬,树叶、果实均可用药。东侧的帝王树,高达40余米,直径四米有余,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此树植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岁的高龄了。相传在清代,没有一代新皇帝继位登基,就从树的根部长出一支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乾隆皇帝在来寺游玩时,御封此树为“帝王树”。学生聆听、观察、分析帝王树的特点。学生回答:树冠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为引入帝王树做铺垫。揭示帝王树。了解帝王树,增强自豪感。 分析帝王树特点,为绘画做准备。
学生探究(10分钟) 1.ppt回忆旧知:1)欣赏潭柘寺景区实践所画线描作品。2)分析画面中的国画用笔,谁能说一说?这是我们五年级下学的《中国画-树的画法》中的内容2.认识《芥子园画传》:1)老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本山水秘籍。《芥子园画传》,他为什么称为秘籍呢?看这里就知道了,谁能为大家读一下!2)教师小结:你读的非常好,说到启蒙良师——比如画虾非常著名的齐白石,国画大家潘天寿,著名山水画家陆俨少,以及文学家郭沫若都跟《芥子园画传》学过。下面我们也向《芥子园画传》学习学习!3.探究《芥子园画传》小组合作探究①: 参看手中《芥子园画传》资料,对比实物图片,小组讨论哪种画叶、画枝的方法适合画帝王树?4. 小组合作探究②:要把整棵树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认为哪是难点?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欣赏学生回答:点叶法、夹叶法、鹿角枝、蟹爪枝。学生认识《芥子园画传》学生诵读:《芥子园画传》,中国画技法图谱,诞生于清代。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别墅"芥子园",并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编绘画谱,故成书出版之时,即以此园名之。此画谱堪称中国画的教科书。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皆得惠于此。称其为启蒙之良师。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获得知识:叶:点叶夹叶干:鹿角枝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难点 复习国画旧知,为熟练的国画形式描绘帝王树打下基础。了解《芥子园画传》。通过探究《芥子园画传》解决本节课重点。提升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合作探究发现绘画难点.
教师示范(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示范难点。2.教师展示完整示范:3.教师小结 学生认真观察 解决教学难点.欣赏范画,强化难点。
学生实践(20分钟) 1.内容:请同学们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帝王树。2. 要求:特点突出、形态生动、墨色丰富 学生伴随音乐进行实践。 学生实践,提升国画造型能力。
展示评价(4分钟) 1.分组评价每组中讨论找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2.教师小结:我发现同学们各有各的优点,有的特点突出,有的形态生动,有的墨色丰富。真的很棒。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 学生小组上台汇报。 学生评价,提升其专业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师小结拓展(1分钟) 1.教师小结2.情感升华 学生欣赏聆听 拓展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促进其更加热爱家乡,具有家乡自豪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本着“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原则。尤其对能力中等偏下的学生,教师要引导评价方向,及时鼓励以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作业情况。采用综合评价,即:课上评价与课后评价相结合。课上集体评价,互动交流。课后自评采取评价表的形式,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成长。
评价量规《中国画-树的画法》评价表(五年级)评价内容自评他评师评学习过程课堂参与学习☆☆☆☆☆☆☆☆☆☆☆☆☆☆☆课堂与人合作☆☆☆☆☆☆☆☆☆☆☆☆☆☆☆知识技能特点突出☆☆☆☆☆☆☆☆☆☆☆☆☆☆☆形态生动☆☆☆☆☆☆☆☆☆☆☆☆☆☆☆墨色丰富☆☆☆☆☆☆☆☆☆☆☆☆☆☆☆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 教学内容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课程内容。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地域特点和国家课程有所区别,而本课却是依托于教材的校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为帝王树、配王树的中国画画法。是依托于五年级下《美术》《中国画——树的画法》展开的,而帝王树和配王树是我校所在潭柘寺地区的著名景点潭柘寺中的著名景物,具有地域特征。因此这节课不仅让学生拓展学习了中国画树的画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熏陶。2. 对于经典艺术书籍《芥子园画传》的初步探究。 《芥子园画传》,中国画技法图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让学生知道他很有必要。因此本课在《中国画——树的画法》的基础上引入此书,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更有据可循,依托于传统,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修养。3. 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本课避免教师的直接讲授,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在回忆-启发-合作-探究中完成的。特别是2次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