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案】6.骑鹅旅行记(节选)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教案】6.骑鹅旅行记(节选)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4: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骑鹅旅行记(节选)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骑鹅旅行记(节选)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浏览作品精彩片断,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语言应用:结合资料,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 思维能力:熟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态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审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内容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1、《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小的原因是( B )A.被他欺负的动物请求小狐仙把他变小了。B.他得罪了小狐仙,小狐仙把他变小了。C.他因为撒谎骗人,被小狐仙变小了。D.他因为偷吃东西,被小狐仙变小了。2、词语辨析“缘故”和“原因”【相同】都表示事情的起因。 【区别】缘故”偏口语化,泛指事情发生的原因。原因”可表示事情发生的前后因果关系,偏逻辑性。例句:他到这时候还没来,不知是什么缘故。这件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整体把握 《骑鹅旅行记》写的是一个14岁的瑞典小男孩尼尔斯的故事。尼尔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他因惹怒了小狐仙而被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并骑着大白鹅开始了一段旅行。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周游瑞典各地,看到了祖国的旖旎风光,了解了祖国的地理、历史,听了许多故事传说,也历经了不少惊险和苦难。在漫游的过程中,尼尔斯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并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正直、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并在重返家乡后变回原来的样子。三、品读释疑(一)研读课文第1部分(第1-3自然段)1.童话以“骑鹅旅行记”为题,有何妙处 充满幻想意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2.为什么要写小男孩站在镜子面前的细节 站在镜子面前的目的是看自己的样子是否变化,写这个细节说明他对自己样子的变化很吃惊。3.第3自然段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心理描写 运用的是心理描写。表明小男孩对当前状况的打算-找小狐仙讲和。(二)研读课文第2部分(第4-22自然段)4.说说麻雀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语言描写写出了对小男孩变小之后的新鲜和吃惊。5.小男孩为什么能听懂动物他们的对话 这是一种童话的处理方式。在这里,鸡以及其他的动物都被人格化,所以小男孩能够听懂鸡的对话。阅读方法 在童话中巧用拟人手法这篇童话中,一只只小动物具有了“人情”“人性”,小麻雀、鸡、鹅、猫、牛等居然讲起“人话”来了。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种手法靠的是作者艺术的合理想象。文中无论是对整群鸡“装着聚精会神地在地上刨虫子吃”、猫“精心地在眼前盘成了一个圆圈”的形象描写,还是对鸡、猫、牛等的语言描写,都使人感到生动而真切。6.为什么鸡对他说活该 因为他曾经欺负过它们,现在看他遭到报应,心里十分开心。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小男孩以前的调皮捣蛋。7.第12自然段关于猫的外形描写,表现了猫的什么特点 外形描写 表现了猫皮毛柔顺光滑,看起来很温柔、安静的特点。描写方法 外形描写外形描写是对事物的外形特征进行的描写,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事物的印象。8.“寒光”一词写出了猫的什么心情 寒光不仅是猫本身的特点,在这里写出了它对小男孩的冷漠。9.小男孩愤怒的这个神情描写说明了什么 说明此时的男孩仍十分自大,不把动物放在眼里。写出了他不尊重动物,不能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特点。10.你从“温柔和善”读出了什么感受 这么温柔的猫竟然如此对待小男孩,可以看出它对小男孩的仇恨,也从侧面说明了小男孩对动物们的态度。(三)研读课文第3部分(第23-30自然段)11.牛对小男孩的态度是什么 这又说明了什么 牛们都要以暴力“回报”他,动物们对小男孩曾经给予的虐待表达了愤怒之情。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 )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活动:或者高兴,或者悲伤,或者激动,或者厌恶,或者悔恨,或者麻木等,用文字把它们具体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内在个性,会让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和明显,形象也更丰满。12.男孩后悔什么 说明了什么 后悔曾经虐待动物,没有和动物们和谐相处,说明了他的性格开始发生改变,也开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不当之处。(四)研读课文第4部分(第31-48自然段)13.小男孩为什么要爬到围墙上 这是他接连被动物们厌烦和斗争失败后的行为表现。因为失败,他感到无奈、无助,只好爬到墙上看风景。14.第32自然段自然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环境描写 既是对当时环境真实的描写,是眼中所见,又是对自己心情的反衬。以喜景衬哀情。说明面对眼前天气的爽朗,小男孩对于自己的无力与无助更加感到无奈和悲伤。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一)有选择、有针对地描写环境,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环境描写再分得细一点,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不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或场面描写,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都要有利于体现人物的性格,烘托气氛,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15.第37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明当时天气很好,很适合飞行,衬托出家鹅对于飞行的动心。16.体会“真的”一词的妙处。“真的”是确实的意思,说明了雄鹅动心的程度。17.“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一清二楚”指心里非常明白。写出了男孩对家鹅行动的关切,联系下文可知,男孩是担心家鹅飞走造成家里的损失,表明男孩对家庭的一种担当。18.体会文中“头晕目眩”的意思。“头晕目眩”就是眼睛和头都感到晕写出了男孩在天空中快速飞行的感受。表现出家鹅向往天空之急切以及男孩飞上天空的恐惧。四、课文主旨节选部分讲述了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在他寻找小狐仙讲和的过程中,他受到家里动物们的嘲笑、欺负与仇视,他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形为,最后,他为了抓住想要飞走雄鹅从围墙上跳下去,最后却被带上天空的故事。阅读感悟: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在选文里,因为尼尔斯曾经虐待动物们,在他变形后,不仅遭到其他动物们的嘲笑,而且受到极度的仇恨。后来,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得到了锻炼,逐渐变得善良、勇敢、聪明,这让我知道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你爱护它的话,等你有困难的时候它们也会帮助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五、知识拓展以乐景衬哀情 以乐景烘托哀愁的反衬手法,是以景衬情的手法之一。通过描写欢乐、美妙、愉快的场景,与人物哀愁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人物内心的悲凉。运用这种衬托手法,能够使得人物的情绪更加突出,描写更为动人。六、课后作业及课堂演练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