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灯笼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 灯笼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9 11:06:25

内容文字预览

(共12张PPT)
4 灯笼
吴伯箫
(第二课时)
一、拓展阅读
1.自读巴金的《灯》。
曹禺先生说:“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吴伯箫在《灯笼》里回忆童年生活,由灯笼联想到灯、光、火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形势,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流淌着爱国主义的情感。
一、拓展阅读
2.补充相关材料。
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同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灾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巴金于1942年2月在桂林写下《灯》,并于当月编入散文集《废园外》。
他在该集的《后记》中说:“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又说:“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1)创作背景。
一、拓展阅读
2.补充相关材料。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欧洲古代传说中的爱尔克。爱尔克和弟弟相依为命,住在哈里希岛上。弟弟出海远航时,她每天夜晚都在窗前点起一盏灯,迎接弟弟归来。结果,弟弟始终没有归来,直至爱尔克悲伤失望地死去。
(2)文章涉及典故。
希洛:希腊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女教士。希洛长得很漂亮住在塞斯塔斯,侍奉着爱神阿芙洛狄忒。赫里斯海峡对岸的阿拜多斯城,有一名叫利安得尔的少年,爱上了她。希洛每天晚上在楼上挂一盏灯,让利安得尔顺利游过海峡,来和自己相会。-个暴风雨之夜,她的灯被毁坏了,利安得尔也不幸溺水。第二天早晨,希洛面对顺着海水漂来的利安得尔的尸体,悲痛万分,投海而死。
一、拓展阅读
3.感悟文章主题。
文章最后一段说:“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灯光”为什么不会灭 这“灯光”还指什么
点拨:以“灯”象征光明,象征人民的希望。所以,作者歌颂灯光,就是歌颂希望和胜利。正如作者在《<废园外>后记》中所说:“我怀疑过‘将来’么 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 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 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二、比较两篇散文的情感
1.引出爱国主义的主题。
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都读出了作者心中流淌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它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
二、比较两篇散文的情感
2.吴伯箫的《灯笼》与巴金的《灯》比较阅读。
两篇散文都有一个情感转变过程,吴伯箫的《灯笼》由对乡村灯笼的深情回忆转换到愿做“马前卒”保家卫国的激情表达,巴金的《灯》有怎样的情感转变呢
点拨:开篇用“噩梦”“窒闷”“漆黑”等词描绘自己的心情及周围的环境;中间用三处灯光分别象征亲情、爱情、友情的力量,唤醒了心中的温暖和前行的信心;结尾“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三、比较两篇散文的思路
吴伯箫的《灯笼》由深情转换到激情,依靠的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联想,巴金的《灯》由“窒闷”到“微笑”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劝慰又无突发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灯笼》思路
小孩喜欢火光——乡村灯笼——文化灯笼——燎原烈火
(历史人物事件)
(抗敌卫国激情)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走古访今,听故事赏戏曲探军营,由宁静深长的个人情感到激越悲壮的家国情怀,我们的情感也在颤抖中升华。
三、比较两篇散文的思路
小组合作,概括《灯》的内容:
平房射出的灯光
雪夜豆大的灯光
哈里希岛的孤灯
希洛点燃的火炬
桌上的油灯
(眼前)
(回忆)
(联想)
(联想)
(眼前)
给人指路
指引航向
照亮眼睛
鼓舞生命
扫淡黑暗
三、比较两篇散文的思路
梳理《灯》的写作思路:
《灯》思路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
作者以各种各样的“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时而对眼前的现实运笔,时而对往营的回忆着墨,时而叙述真实的例子,时而引用典故,将现实的感受和联想的故事贯串起来,层层深人,强化了“灯”与象征体希望、信心、力量和光明的对应关系,最终完成“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真理感悟,从而实现由“窒闷”到“微笑”这一感情转换。
四、比较两篇散文的寓意与写法
1.比较散文寓意。
两篇散文都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灯笼》写于抗战爆发时期,《灯》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的灾难之中。两篇散文借“灯火”这一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灯笼”见真情,温暖亲情,徐徐展开;“灯笼”表文化,岁月沧桑,文化流淌;“灯笼”言志向,灯笼太朦胧,火把、探海灯、燎原烈火气势足!这是担当,是誓言!
“灯”,温暖之灯、引路之灯、亲情之灯、爱情之灯、生命之灯。“灯光是不会灭的”,寄托作者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四、比较两篇散文的寓意与写法
2.比较表现手法。
两篇散文借同一物象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兴寄”和家国情怀,从表现手法上看,“灯笼”和“灯”在文章中各有怎样的作用
《灯笼》中“灯笼”是文章的话题,是文章的明线,拢起各种材料;同时还以小见大,表达作者的抗争意志和爱国热情。
《灯》采用象征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景物与故事的描写之中。“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这是曲笔手法,表达作者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两次反共高潮的斥责。灯 巴金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山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
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
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
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土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
“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