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8 池子与河流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2.
语言运用: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生涯、遵循”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思维能力: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4.
审美创造:懂得“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新知讲解
目录
第一章
新课导入
第二章
课文赏析
第三章
拓展练习
新知讲解
壹
新课导入
新知导入
你们见过池子和河流吗?请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池子
河流
新知讲解
克雷洛夫
池子与河流
新知讲解
贰
课文赏析
新知讲解
克雷洛夫(1769—1844),俄罗斯及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与伊索、拉封丹齐名。他的寓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讽刺和揭露沙皇专制统治、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反映日常生活现象。代表作有《狮子和蚊子》《大炮和风帆》《鹰与鸡》《受宠的象》等。
新知讲解
我会读
tāo yá fù lù zūn
滔 涯 妇 碌 遵
xún zūn yìng yàn
循 尊 应 验
新知讲解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遵照。
【蜿蜒】
【滔滔】
【生涯】
【遵循】
【源源不断】
(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形容大水滚滚。
连续不断的样子。
新知讲解
(预言、预感)和后来发生的事实相符。
【 应验】
【忙忙碌碌】
【一无所为】
【无忧无虑】
【奔流不息】
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没有作为。
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新知讲解
读一读1-8小节,思考:池子和河流对生活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因为它觉得“河流”的生活的太累,负重太多。
池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生活?
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着,身上负载着船只、竹筏。
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新知讲解
“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
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这样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
还有什么能够替代?”
没有忧愁和烦恼,很自在。
池子平日的生活是怎样的?
“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
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河流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比喻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诗歌第7-8节,思考:
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新知讲解
河流的生活观点是又是怎样的呢?
遵循“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
也就是一种辛勤劳动的生活。
新知讲解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新知讲解
“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诗歌第9-10节,思考:
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池子:完全枯干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它会逐步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以河流目前的川流不息对比池塘最后的的淤塞直至灭亡。揭示出只有抛开安逸才能永葆生机的道理。
“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河流”比喻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对比
新知讲解
我也赞同河流的观点,因为“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并会逐渐磨灭;”懒惰只能使人一无所为,一无所获。
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我赞同河流的观点,人要勤劳,因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课堂总结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思考:
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我们现在正直大好年华,是学习的黄金期,若在此时浪费时间,虚度日子,长大后换来的只是凄苦的生活;反之,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则老而无愁。
新知讲解
叁
拓展练习
拓展阅读
勤劳的小鸟
小鸟每天忙忙碌碌地叼树枝建造自己的房子。
一只苍蝇飞过来,讥笑他说:“你真是一个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快乐的家伙!瞧我,住在懒小猪的家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整天唱歌跳舞 ,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多舒适呀!”
小鸟轻蔑地看了苍蝇一眼,继续建房子。
懒小猪受到小鸟的启发,也变勤快了。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安上了漂亮的纱窗,并把苍蝇赶出了门。
下雨了,无家可归的苍蝇被雨淋得东撞一下西撞下,仓皇逃窜。而小鸟却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快乐地唱歌。
苍蝇终于明白了:靠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享受起来才真正快乐。
21教育网
拓展阅读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靠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享受起来才真正快乐。
课堂练习
一、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回答。
1、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3、“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池子”比喻那些 的人。
“河流”比喻那些 的人。
二、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 。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
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着,身上负载着船只、竹筏。
因为它觉得“河流”的生活的太累,负重太多。
板书设计
8、池子与河流
池子:贪图安逸 不思进取
河流:永不满足 负重前进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把这则故事讲给父母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