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丁香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内容分析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丁香花,作者从“颜色、外形、气味”三个方面描写了城里开得繁茂的丁香、城外美丽芬芳的丁香以及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相关的三株丁香。城里丁香“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月下丁香“白的潇洒”,斗室外的白丁香如“檐前积雪”,都写白丁香,表达各不相同,可见作者对丁香花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描写花形时从一朵“十字小白花”到“一簇”再到“许多簇花开满一树”,从局部到整体,条理清晰。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感极强,学生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想开去,丰富阅读感受。
第二部分主要写作者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先从古人写“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自己曾目睹微雨中的丁香,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慨。接着作者由对“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疑惑联想到自己在一次雨中观察丁香的画面,从外形相似和象征意义两个方面解读明白了“丁香结”说法的由来。最后由“丁香结”想开去,联想到人生经历,对“丁香结”有了新的领悟,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的人生也算有滋味的人生。
课后的阅读链接中安排了四句跟丁香结有关的诗句,诗句中都以“丁香结”寓意愁绪,帮助学生理解丁香的象征意义。
学情分析
本文思路清晰,分为两个部分,梳理文章对学生来说不算难点,但是本文语句意蕴丰富、深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第一课时主要梳理作者从“颜色、样子、气味”三个方面写丁香花,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通过想象画面帮助理解。难理解的语句可以结合图片理解,如:感受“星星般”的花,以及阳光下和雨中丁香的对比。
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从事物引发联想,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这部分内容与本单元语文要素紧紧相关,学习时,借助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多角度联读,联读图片想开去理解丁香花与丁香结外形相似;联读“阅读链接”理解丁香花与丁香结象征意义相似;最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想开去,如在考试中失利、与同学争吵等生活中不顺利的事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些都是从课文内容想开去,与《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板块衔接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
文章语言精美典雅,适合学生积累,在揣摩语言的过程中应把感悟和朗读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熟读积累。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等11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4.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情境导入
01
初读感知
02
新知探究
03
拓展延伸
04
情境导入
Part 01
读一读
缀 幽 雅 案 拙 薄 糊 蕾 襟 恍 怨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花苞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自读提示: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课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用横线画出来。
整体感知
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根据课文内容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6)
丁香花
丁香结
赏花
悟花
课文结构:
初读感知
Part 02
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研读课文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城里街旁的丁香花
城外校园的丁香花
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雨中丁香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颜色
形状
气味
视觉
嗅觉
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颜色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形状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气味
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繁密耀目
幽雅的甜香
娇俏灵动
鲜润妩媚
对比朗读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
紫的丁香花都好看。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潇洒:写出了白丁香在月光下的纯净洁白。
朦胧:写出了紫丁香在月光下的朦胧美。
“白的潇洒,紫的朦胧”对仗工整,结构优美,形象地表现了白丁香和紫丁香在月光下的不同情态。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写丁香花的部分。
新知探究
Part 03
再读课文,思考:
丁香花有什么特点?
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
回顾前文
第2课时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
格外妩媚
线条模糊
颜色交融
宛如画作
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将丁香融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着愁怨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勾起人的愁绪,不禁让作者认同古人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
课文解读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圆圆的,鼓鼓的花苞
盘花扣
比喻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纱》
“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闺怨、愁思的诗境中。思考:文章引用诗句的作用?
引用古诗句,使文章意境更加优美,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愁怨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朗读句子,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
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丁香一般开在暮春时节,诗人面对美丽易谢的丁香,便易伤春,说丁香是愁思,而丁香花的花苞便成了诗人眼中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以
“丁香结”喻愁思固结不解是一种惯常用法,而本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认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拓展延伸
Part 04
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感悟人生
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回顾写法
丁香结
赏花:颜色、形状、气味
悟花:“结”乃常态,坦然面对
乐观豁达
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