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物种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
1.不久前在云南昆明召开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议对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治理进行了谋划。目前,我国保护珍惜生物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整治环境污染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制定法律法规 D.禁止乱砍滥伐
2.对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B.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C.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D.有利于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
3.在我们身边可能发现下列一些行为:①食用野兔、野鸡等野味;②在旅游风景区乱扔食物包装袋等垃圾;③安放入工鸟巢或饲养台;④消灭鼠、蚊、蝇等;⑤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其中不利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是( )
A.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4.与植物细胞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叶绿体 ④细胞质 ⑤细胞核 ⑥液泡
A.②③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5.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有利于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D.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6.2021 年 10 月 11 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7.下列有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湖实行10年退捕政策
B.潞村建设“桑基鱼塘”项目,打造丝源文化
C.大量引入其他地区的生物,丰富本地区生物种类
D.将濒危物种迁入动物园、植物园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8.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海带 B.衣藻 C.草履虫 D.酵母菌
9.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③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 ④迁地保护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
10.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收集白海豚做标本
11.如图是单细胞生物绿眼虫。它生活在有机物质较多的水域,因含叶绿体而呈绿色,主要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而存活。关于绿眼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叶绿体,属于植物
B.观察其结构时可选用放大镜
C.绿眼虫的主要营养来源是有机物
D.一个细胞不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12.下图表示4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草履虫,④是衣藻
B.③用食物泡消化食物,用胞肛排出食物残渣,用伸缩泡排出废物
C.只可能出现细胞分裂过程而不可能出现细胞分化过程的是①②③④
D.③④都有细胞壁
13.杨梅是宁波的特产水果,果实黑紫,汁液丰富,深受全国人民喜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杨梅树不开花,属于孢子植物,靠孢子进行繁殖
B.用杨梅酿造的杨梅酒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C.用杨梅煮酸梅汁时,水很快变红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杨梅细胞的细胞膜
D.从一粒种子到一颗杨梅树,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4.青藏铁路修建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可让动物穿过的“通道”,这样做的优点是( )
①能减少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 ③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 B.物种具有遗传稳定性
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交配一定不能成功 D.同一物种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16.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①乱砍滥伐;②乱捕滥杀;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入侵。在长江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的白鳍豚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请填序号)。生活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的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请填序号)。
(2)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我国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__。
17.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实例表明生物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
18.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大熊猫在繁殖上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但目前大熊猫这个物种的数量急剧下降,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例如它的食物结构单一,繁殖能力较弱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19.根据如图所示的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2)变形虫通过___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是否会运动 B.是否有鞭毛
C.能否生活在水中 D.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2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请将生物大白菜,大肠杆菌,H7N9病毒,大熊猫,填入对应序号。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1.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________(选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
A. 刺激草履虫 B. 给草履虫供氧 C. 连通两个液滴 D. 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四、解答题
22.被称为温州“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内河道开阔。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
(1)如表所示,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 主要依据是 _____。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草鱼
乙 蜜蜂 蚯蚓
(2)某同学在湿地看到了4种植物P、R、S和T,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叶…………………………………………2
1b无叶…………………………………………P
2a有根…………………………………………3
2b无根…………………………………………R
3a有种子………………………………………S
3b无种子………………………………………T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蕨类植物,它是 _____。(填“P”、“R”、“S”或“T”)
(3)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是。
A.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猎取
B.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C.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
23.欲研究药物乙对草履虫分裂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草履虫的数量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材料与用具:草履虫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瓶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草履虫属于______动物。
(2)实验分组设计:
A组:草履虫悬液+培养液,B组:草履虫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C组:草履虫悬液+培养液+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3)用来观察草履虫的液滴应该取自培养液的______;为了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______;
(4)实验结论:
C组培养皿中草履虫数量远高于A组和B组,说明药物乙对草履虫的分裂有______(填“抑制”或“促进”或“无影响’)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A
6.D
7.C
8.A
9.B
10.B
11.C
12.D
13.A
14.D
15.C
16. ②③;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17. 适应环境 影响环境
18. 胎生##哺乳 哺乳##胎生 人类活动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地
19. 单细胞 表膜 D
20. 大白菜 大肠杆菌 H7N9病毒
21. (1)表 (2)C (3)有利 有害
22. 有无脊椎骨 T AC
23. 单细胞 药物乙溶液 表层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促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